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半个时辰之后,内阁成员全部集结在养心殿中。“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内阁大臣们在周延儒的带领下三呼万岁,崇祯吩咐王承恩赐座,这已经是崇祯登基以来开的不知道第几个小会议了,每次这种会议一准没什么好事,都是大难题。崇祯看着众人的脸,周延儒,温体仁,徐光启,梁廷栋,毕自严,等等等等,这些人可都是大明的肱股之臣,可是连一个刘毅的婚事都没办法拿个主意,如果朝堂就这么永远的乱下去,自己这个皇帝岂不是越当越累,崇祯心底里叹了一口气,自己自认为比哥哥,比父皇都要勤政百倍,可是大明在自己的手上是日益颓废,崇祯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如果皇帝这么努力,大明的局势还是每况愈下的话,那还要一个努力的皇帝有什么用,就让魏忠贤来祸乱朝政好了,崇祯有时候在批改奏折时往往会反复琢磨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魏忠贤乱政的时候,国库能收上来的税银反而比现在要多,为什么自己消灭了自认为是坏人的魏忠贤集团,可是收上来的税银却变少了,大明的人口肯定是增加的,那银子呢?银子都去哪里了?

还有叛乱的问题,奇怪就奇怪在这里,魏忠贤在位的时候除了白莲教和郑芝龙等人的叛乱以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大的流贼势力了,而且当时也是很快就将叛乱平定,可是现在呢?西北局势愈发糜烂,辽东就更是不用说了,本来稳定的辽东防线自从自己登基以后就变得千疮百孔,这还是辽东防线吗?真不知道若是这次新军没有去前线,仗会打成什么样子,但是崇祯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的,即便是他明知道刘毅不私自带兵去辽东,仅凭卢象升的人根本就顶住不皇太极的大军,他也不愿意承认。

眼见崇祯的眼神有些出神,周延儒适时的咳嗽了一声,提醒崇祯。崇祯立刻回过神来,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对大家说道:“诸位爱卿,今天请你们来的原因你们也知道了,朕是想当面问问你们,对刘毅妻子诰命的事情怎么看,为什么这么小一件事情,内阁却不能拿出一致意见呢?”周延儒听见崇祯发问连忙起身回答道:“陛下,不是臣等不能拿出一致意见,内阁一致认为诰命肯定是要有的,只不过在品秩的问题上发生了些许争执,温阁老和梁尚书等人的意见是将品秩降低,而徐阁老等人则认为要按照大明律敕封。所以臣等只能听听陛下的看法。”

梁廷栋起身道:“陛下,微臣之所以反对徐阁老的意见,乃是因为刘毅本就不算是什么有功之臣,当日若不是看在孙承宗孙阁老的面子上,他这个漕运协同的官位也拿不到,既然已经给他升了一级,微臣以为,已经算是陛下皇恩浩荡了,毕竟刘毅这次违抗皇命的事情太大,并且私自调兵进入山东平叛,若是放在一般的时候,这两条哪一条不是死罪,可是刘毅呢?不降反升,微臣一直认为,功是功过是过,既然刘毅在平叛和抗击建虏方面有功,这个我们已经表彰过了,那么过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清算一下,要不然以后大家都效仿刘毅,反正违抗皇命也没什么,最后还能升个官,那就违抗皇命好了,到那个时候,圣上的威严在哪里,圣上的脸面往哪里搁?所以诰命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当成对刘毅的封赏,微臣以为,有必要以陛下和内阁的共同名义警告一下刘毅,将他的妻子诰命降成五品,微臣觉得他一定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崇祯没有说话,如果是对于一般的将领,崇祯肯定是大为赞同梁廷栋的意见,但是刘毅不是一般人啊,刘毅手上的兵力极其雄厚,如果不给刘毅这个面子岂不是等于不给新军面子,新军说是朝廷的军队,但是刘毅领导新军这么久,新军就是他一手打造的,那么里面有多少他的嫡系?在曹化淳的消息没有传递回来之前,谁也不可能轻举妄动,这个时候西北局势糜烂,更是不能在东南方向生出什么事端,刘毅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一个处理不好,大明的朝政可就危险了。最近崇祯这边也接到了不少内阁呈上来的折子,都是地方官控诉刘毅在漕运的事情上兴风作浪的告状信。崇祯也很头疼如何处理,刘毅的权力必须要限制,让他当上漕运协同本来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官职,但是他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还真的管起地方的事务了,如果都这么干,中央朝廷对地方还能有威慑力吗?特别是有的地方官反映,刘毅想要在地方谋求驻军,名义是保护漕运航线。简直是笑话,各布政使司什么时候轮得到刘毅来驻军了?刘毅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崇祯非常想同意梁廷栋的意见,给刘毅一个警告。可是理智告诉他,现在不能这么做,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隐忍,千万不能跟刘毅明着翻脸,那样有百害而无一利。“梁尚书,恐怕你这么说有失偏颇了,古人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也不可能知道前方的战事如何,刘毅能适时的做出调整,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从结果来看,虽然辽东军损失惨重,可是毕竟也取得了极大的战绩,上次给了刘毅一个漕运协同的官职已经算是对他的警告了,相信他应该会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朕不是一个小气的君王,一个女子的诰命朕以为也算不得什么,不如就按照徐阁老的意思办吧,反正是按照大明律来的,天下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梁廷栋的脸色极其难看,这个刘毅简直让人嫉妒的发疯,他究竟是何德何能,当初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这才多少年工夫,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而且天下间仿佛没有他解决不了的战事,好处都叫他包揽了,最可恨的是他还跳过了兵部,什么事情都将孙承宗搬出来,要知道兵部尚书可是他梁廷栋。温体仁的眼珠转了转,他突然发现,崇祯的想法好像跟自己并不太一样,他猛然反应过来,崇祯根本就不想警告刘毅,不仅不想警告刘毅,还要放出烟雾弹,让刘毅觉得朝廷并没有敌意。上次叫曹化淳来不就是。。。

温体仁蹭的一下起身施礼道:“陛下,微臣想明白了,还是按照徐阁老的意思办吧,甚至还可以提一提,以显示圣恩浩荡,相信刘毅也一定会痛哭流涕,感恩戴德。对圣上万分崇敬吧。”众人猛地回头一起看向温体仁,仿佛是在看一个怪物一般。。。

六月初一,太平府上下已经开始忙活起来,城里的老百姓自发的组织到一起,将整个太平府的街道打扫的一尘不染,家家张灯结彩,离刘毅大婚还有五天时间,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军队,官府和民众一心,大家一起出力,一定能将太平府的面貌焕然一新,要知道,刘毅大婚,来的可不仅仅是南直隶本地的客人,还有很多人特地从外地赶来,所以为了给这些人留下个好印象,太平府的老百姓可不敢怠慢,都希望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

这就是青弋军每天都在强调的集体荣誉感,要知道,青弋军的这种精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整个太平府的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刚到这里不久的孙元化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余观太平府之百姓,颇有古周礼之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乐于助人,并忧天下之事,正乃圣人所言之大同也。这种集体荣誉感从太平府辐射整个安庆卫,这里的人生活水平比外面的人好,自然就珍惜自己所处的这方水土,从内心就会自发的维护这里的安定和谐。所以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如今将军大婚,更是太平府多年来的盛事,由不得百姓们不重视。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9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9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