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结果,一切按计划发展,无论是关西军还是幕府军都在向陈宝和王浩重金求购新式火铳,让人感到非常气愤的是,这些火铳的威力虽然大,可是质量实在是太差,竟然打个五十发左右就会出现炸膛的现象,在已经白热化的战场上,可能五十发就是一次战斗的用量,也就意味着,两边的人马要不停购买这些海盗的火铳,而更可恨的是,这些海盗时常会用缺货的借口来控制火铳的供应,引起双方的竞价,价高者得。红了眼的双方只能拼命加价以期获得更多的火铳甚至是国崩。五月中旬,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战,第二次关原合战在关原地带爆发,双方参战兵力达到了创纪录的二十七万,十二万关西军对阵十五万幕府军,双方杀声震天,几乎是刚刚进入战场就将战争升级为数十万人混战的大战役,在这场战斗中,双方所装备的新式铁炮和国崩发挥了生命收割机的作用,有时候仅仅是一个早上,对射的双方就要付出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而关西军虽然人少,但是已经被冲昏了头脑的宇喜多秀家仗着有郑芝龙的舰队暗中协助,竟然主动发起了进攻,甚至不惜代价,为了突破幕府的关原防线,组织了三次军团级攻击,也就是以一万人为一个军团,十二万大军分批次,轮番发动人海冲锋,被关西军疯狂的战斗意志所震慑的幕府军节节败退,只能在东京以南五十里的地方苦苦支撑。战斗陷入了僵持之后,宇喜多秀家才惊觉事态发展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兵力抽调一空的四国岛被郑芝龙顺理成章的接收,四国海峡游弋着郑芝龙的舰队,没有更加强大的水师是根本无法突破郑芝龙的海上封锁线的。九州被占,四国被占,宇喜多秀家这才发现不对劲,只是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两条退路都已经被切断,如果不能吃掉眼前的幕府军,而被德川家光打反击的话,关西军将退无可退,只能迎来失败的结局,为此,宇喜多秀家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十五岁以上的青年男子参战,他们几乎没有训练就上了前线,而德川家光做了同样的事情,双方不断的将人命堆积到关原战场上,整个本州的青壮年男子几乎被全部征调,本州真正的成为了人间炼狱。

陈宝王浩还有郑芝龙在九州和四国岛上悠闲的看着本州岛打成一锅粥,心中窃喜,相信再过几年时间,当双方将本州岛的人力和资源全部耗尽之后,他们就可以登陆本州岛去收拾残局了,本来只想占领九州和四国,可是按照现在情势的发展,就算是占领整个倭国也不是梦想。

看着成康高兴的念着战报,刘毅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谁也想不到计划进行的如此顺利,日本战略的成功就意味着,青弋军在海外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块大型飞地,并且人口空缺达到了百万。而最让人开心的是,本次还敲诈了双方一大笔银子,这些制造总局生产出来的残次品在倭国竟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以极低的成本价格几乎赚取了十倍的利润。刘毅不禁感叹,后世的米利坚军火商为什么要在全世界挑起战争,分明是军火交易就是暴利啊。一杆青弋军都不会正眼瞧的成本只有二两银子的火铳,在倭国竟然能卖到二十两甚至是更高的价格,天哪,若是这样持续下去,全日本的白银都会被刘毅收入囊中,要知道,后世的材料上可是写了,日本的白银储备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这可是以亿为单位的白银啊。若是都到了青弋军的手中,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成。

成康看见刘毅面露微笑,当然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成康放下战报走出大堂外,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甚至不可思议已经不能形容青弋军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样一支有着高度凝聚力的军队值得成康将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直到瞑目的那一天。

接到战报的当晚,刘毅召集了军部所有的文臣武将,大家在耿福兴进行了一次规模不小的聚餐,庆祝东征大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众人皆是酩酊大醉,尽兴而归。

“太平讲武堂一期的学员们,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跟诸位见面,是我刘毅的荣幸,太平讲武堂的设立,是我青弋军一次质的飞跃,自今天起,我们青弋军便要定下规矩,第一,如果是普通士兵或者普通士子想要成为军官,赞画,除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条途径之外,还可以参加一年一次的讲武堂选拔考试,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皆可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就可以进入讲武堂学习,从讲武堂结业的人自动晋升为小旗官衔或者是初级赞画。而在战场上立功升职的军官也必须在讲武堂进修三个月,系统性的学习理论知识。至于是什么样的理论知识,这个比较复杂,我在这里就不多做描述了,等到诸位前来上课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五月十五日,经过数月的谋划,大量人员的配合,刘毅一直关注的太平讲武堂终于在这一天宣布成立,史可法亲手书写的太平讲武校堂的牌匾被镀上了金漆之后,高高的悬挂在讲武堂大门的正上方。讲武堂的校址就选在了太平府城中的张家山,这里是抗倭的根据地,是太平府尚武精神的根基,所以刘毅特地将张家山的顶端全部平整,太平讲武堂依山而建,在城里地势平缓的地方一眼就能望见讲武堂,这里将会被打造成青弋军的圣地,只有从讲武堂中走出来的军官,才是一个有信仰,有担当,军事技术,心理素质过硬的栋梁之才。

今天的第一批学员,是刘毅从青弋军全军中遴选的一千名总旗以上的军官,这些人虽然已经是军官,但是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必须要经过培训之后再次上岗,前三批的学员都会是青弋军现有的军官,有的人还在外执行任务,所以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先行对安庆卫境内的军官进行整训。从第四批学员开始,就可以接受通过参加考试选拔出来的普通士兵和士子了。这将会成为青弋军庞大的人才储备库。以后的青弋军整体兵员素质将会突飞猛进,成为一支由知识青年构成的铁军。

刘毅在台上讲话,台下的一千名太平一期学员们挺胸收腹,笔直的站在那里,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看过去,都是一条直线,这正是这支强军一贯的风格。王先通站在刘毅的身后望着台下目光炯炯有神的一千名军官,一色的鳞甲,一色的六瓣铁尖盔,今日的风颇大,洋洋洒洒的盔缨迎奉飘荡,说不出的豪迈。王先通频频点头,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犹如今日的盛景。

“下面让我这个校长来介绍一下,这位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史可法史先生,既是我们军部的栋梁之才,同时从今天开始,他还将出任太平讲武堂的堂长,平日里讲武堂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史堂长来负责,希望大家能在史堂长的领导下,严格遵守讲武堂的纪律,要记住一点,讲武堂不是法外之地,你们都是军人,讲武堂里面违法都将跟军队一样执行军法,都听明白了吗?”刘毅对下面的一千名学员问道。

众人大吼道:“明白!”刘毅点点头,不错,这些学员的精神面貌都很好,一开始刘毅还有些担心,毕竟讲武堂这种东西是在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现在太平府建立了这么一座新军讲武堂,不知道士兵们能不能适应,在现在大明的将士印象中,打仗那都是从战场上学到的东西,或者跟着一个名师学习兵法。可是从来没有人会有将所有人集中到一起系统学习的观念,还有理论知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政战,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即便是新军,恐怕也要考虑到大家的接受能力,不过好在学员们都是好样的,这也得益于新军内部的令行禁止,多年来将士们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并没有人对讲武堂提出异议。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9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9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