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接着道:“这样一支恐怖的军队,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恐怕皇帝都会坐立不安,可是刘毅竟然还像没事人一样到处出兵,甚至还打到我们的腹地来了,这只能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军力到底有多少恐怕连明国朝廷都不知道。那么我们再想一想,假如明国朝廷对刘毅新军的所有信息都是一知半解,而刘毅在这个时候攻打我们的盐场,你们说打盐场还能有什么目的,无非是想从我们这里捞银子,而如果明国朝廷知道这件事,他从我们这里得到的银子都要上缴给朝廷,你们觉得他花费这么大力气就是为了将银子交给朝廷?如果说他是听了朝廷的命令前来夺取盐场,那就跟本汗刚才说的话相悖,明国皇帝都知道他有攻进我们腹地的能力了,难道不应该让他集中所有兵力直接灭了我们吗?还会单单攻打盐场?”
“那这个刘毅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有不臣之心?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给明国皇帝告密,可是,如果他有不臣之心,那么他为什么要出兵辽东,还有,据我们在朝鲜的哨探报知,辽东战役发生的时候明国的山东也发生了叛乱,这个刘毅也派兵前去山东平乱了,如果是我的话,巴不得明国朝廷手忙脚乱,又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呢?”提问的正是新任的镶白旗旗主多尔衮。他实在是不理解刘毅的所作所为,如果按照大汗所说,这个刘毅完全可以放任事态的发展,用自己的军队帮助明国朝廷办事,这不是傻吗?
“呵呵,多尔衮贝勒,你忽略了一点。”众人纷纷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说话的是范文程。他可是金国汉臣之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范文程捋须对多尔衮说道:“在中原有四个字叫做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刘毅这么做一定是在收买人心,让全大明都知道,只有他刘毅在才能保护百姓的安全,如果他真的像贝勒你说的那样有不臣之心,那么这一点就很好解释了,先将自己的名声确立好,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起兵造反。”
一边的宁完我出声道:“如果真像宪斗公所说,那我们倒是可以利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将这个刘毅置于死地,解决我们大金的后顾之忧。”
“不,二位大人,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大汗所说在下非常赞同,可是在下的心中总是有一些忐忑不安,在下以为刘毅这个人总是不按套路出牌,是一个喜欢打破常规的人,他未必是想造反,可能还有着更大的理想和抱负。”说话的正是鲍承先。在他看来,范文程和宁完我说的固然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要说到玩反间计,他鲍承先才是高手。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绝对不会像他们分析的那么简单,刘毅有些事情做的这么明显,明国的皇帝多少应该听闻了蛛丝马迹才对,而按照明国的传统,有锦衣卫,又有东厂,各种特务机关难道明国朝廷会不用?既然用了,他们多少掌握了一些关于刘毅的信息,而明国皇帝和朝廷没有反应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们不清楚刘毅的实力,一个是他们心中有数但是偏偏不敢动,因为刘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的军队竟然连八旗军都能轻松击败,如果这样的话明国将他逼反恐怕就是大明灭亡的那一天,朝廷不是不想动他,而是不敢动他。这样他的行为才更加合理,夺占盐场正是为了从金国的头上敲诈一笔经费,鲍承先甚至可以预料到,刘毅也不会跟八旗死磕,见好就收才是他的本意,但是八旗的价码一定要开到他满意才成,也就是说以后盐场的收益肯定不是金国独吞,而是要跟刘毅共享,如果八旗不听,那刘毅完全有本事让沿海的盐场全部关门。这才是最可怕的,刘毅可以不要盐场的银子,可是大金不能不要,这是大金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跟刘毅同归于尽不划来。
“哼,鲍大人有些危言耸听了吧,依我看刘毅也是凡夫俗子,他练就强军不是为了谋朝篡位还能是为了什么,总不能说是普度众生吧。那不成菩萨了。不管怎么样,宁完我大人说的对,该用的计策就要用,我们可以去跟刘毅接触,掌握一些关键性的证据,到时候再呈交给明廷,看看明廷有何想法。”范文程将鲍承先的话给噎了回去,他和宁完我对鲍承先甚为不喜,他一个武夫出身的人因为有些小聪明喜欢弄些阴谋诡计现在还成了皇太极身边的第一红人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治理国家不靠他们这些文臣,难道还要靠武人吗?君不见大元立国不过短短的九十七年就被朱元璋的红巾军推翻,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文人,想用打天下的那一套治天下,最后落得个处处造反的下场。
鲍承先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范文程计较,虽然他内心早就对范文程和宁完我有所堤防,但是毕竟范文程和宁完我是皇太极手下汉臣的首领,真的在明面上开罪了他们,以后也有自己受的。鲍承先微笑着点点头,不再说话。
清宁宫的气氛有些沉闷,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卫士在门外喊道有八百里加急文书。众人的神经紧绷,皇太极更是觉得头晕目眩,这几天都来了多少八百里加急文书了,让人实在是招架不住了,他强作镇定的挥挥手,示意哲哲等妃子和韩医士等人退下,他们虽然有些不放心大汗的身体,但是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他们肯定是不能在场听取的,所以无奈,只能是退下。
卫士进来将一封文书递到了豪格的手里,皇太极点点头,示意豪格直接拆开看。豪格拆开了封皮,仅看了一眼信封,就愣住了,上面分明写着,“大明南直隶参将指挥使刘毅予天聪汗亲启”。这竟然是一封刘毅的亲笔信。
当日刘毅领兵占领了娘娘宫盐场和歼灭了后续的援兵之后,因为这些人都被消灭,没有人通风报信,其余的盐场也对敌人的情况不了解,刘毅索性领军将周围的大小盐场全部攻掠,然后写了一封亲笔信,挑出一个俘虏,让他将信带回海州卫,海州卫的将领自然会将信转交给皇太极。
豪格颤抖着双手将信递给皇太极道:“父汗,是刘毅给您的。”皇太极愣住了一小会,一把拿过了信封撕开,展开了里面的信。。。
“哈哈哈,哈哈哈,好,厉害,厉害啊,真是了不起,本汗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本汗才有资格称得上是胆大,可是没想到,一个明国的参将竟然比本汗还要疯狂,果真应了中原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的人从今天开始就会是我大金的头号劲敌,不除掉他本汗寝食难安。”皇太极在拆开信封后的表现让众人有些惊讶,没想到皇太极竟然称赞起自己的对手来了,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魔力。
皇太极将信反过来,展示给大家看,上面仅仅有两个字,海州。众人更是一头雾水,既然是刘毅的亲笔信,想必应该有很丰富的内容才对,怎么会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这是什么意思。“鲍先生,你能看透其中的意思吗?”皇太极转头问鲍承先道。
鲍承先躬身道:“大汗,奴才以为此人诡计多端,大汗切不可上当,跟他讲信义,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鲍先生,本汗以为这一次他是来真的,利益,他永远是在考虑利益。”皇太极和鲍承先在这边一问一答更是让大家不明所以,范文程和宁完我用嫉妒的眼神看着鲍承先,这个混蛋,在那边耍什么小聪明,总有一天要让他好看。
皇太极见下面众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禁摇了摇头,他们的智慧还不够啊,还有豪格,一点都看不出其中的关节,他离大汗的位子还远的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