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傅宗龙得到了孙承宗的肯定,愈发的觉得这是阁老对自己的深深信任和殷切希望,切不能辜负了阁老的一番好意。人生得此伯乐,死而无憾。他深吸了一口气,坚定的躬身对答道:“陛下,臣能胜任!”

崇祯不动声色的接着问道:“好,傅侍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可否说说你的平辽之策?”这是一个大问题,当年在朝议之时,崇祯也问过袁崇焕相同的问题,这才有了五年平辽的答案。不过袁崇焕身死,这个问题也就成了辽东局势的死结,不知道傅宗龙今日又要如何作答。众人也是侧耳倾听,这就算是傅宗龙一个人的考场,考题只有一道。答对了,傅宗龙从此就会平步青云,一路高升。不过傅宗龙也不是完全没有思路,作为兵部右侍郎,当然要知兵事,辽东的战局傅宗龙也没有少思考,并且他还在辽东作战过,对辽东的认识更是比一般人要多。

只见傅宗龙整理了一下官袍,对崇祯和百官施礼道:“陛下,诸位,余以为,当以三路并进之策平辽。”“三路并进之策?”崇祯身体前倾问道。显然是对傅宗龙的策略有了非常大的兴趣,就连朝堂上也是安静下来,大家纷纷竖起耳朵听傅宗龙说话。连孙承宗也是全神贯注,没想到傅宗龙竟然已经有腹案,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他。

“是的,就是三路并进之策。辽东之事非三管齐下不可。其一,当是延续阁老的筑堡渐进之策,但余以为,在这之前应当先在宁远和锦州之间多建堡垒,没有别的意思,而是先固守住宁远和锦州,避免后方沦陷,只有有强大的后方,前方才能放手一搏。此次阁老兵败,正是因为后方没有顶住蒙古军的攻势,敌军趁虚而入,张春的援兵从宁远出发之后就是死局,焉能不败。”傅宗龙非常直接的说道。

卢象升面色不虞,这个傅宗龙怎么回事,阁老刚刚才保举了你当辽东督师,怎么转眼就开始说阁老的不是了。卢象升想开口驳斥,但是见孙承宗满脸肯定的神色,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果然,孙承宗开口道:“元宪高才,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不错,老夫自以为辽东后方固若金汤,但是从舆图上看来,辽东镇已经变成了细长的一条,横向的纵深不够,一旦西部防线有一处缺口,蒙古军就蜂拥而至,挡都挡不住。”

傅宗龙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应当先在西部和宁远附近筑堡,筑堡不是为了能彻底击败蒙古军,而是要延缓他们,拖延他们,让他们一时半会威胁不到辽东腹地,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调兵遣将,合理安排兵力。而蒙古军和八旗军都是以人丁为重,如果每攻打一个堡垒他们都要死伤几百人,谁还愿意啃这块硬骨头。”

崇祯恍然大悟,这说的有道理,比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要靠谱,他立刻问道:“那第二路呢?”“第二路就是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外部力量,虽然微臣还没有上任,但是微臣有这么一个思路,比如,金国的邻国是朝鲜,朝鲜是我最忠诚的属国,这股力量利用好了,可以牵制不少金兵,再看看东江镇,虽然毛文龙已死,但是东江镇在旅顺一带还有一些松散兵力,利用好了又能牵制一部分金兵,还有就是蒙古草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朵颜三卫,林丹汗,都是可以利用的力量,有这些人帮我们牵制住蒙古军,加上宣大军,蒙古军的力量将会被分散许多,这对我们又是一个大优势。微臣不是妄言,满蒙联军加起来十一二万人,只要外部势力能牵制他们一半,不,三成,只要能牵制三成,微臣就有把握击败他们。”傅宗龙道。

啪啪啪啪,孙承宗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傅宗龙啊傅宗龙,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大才啊大才。众臣也是赞许,傅宗龙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手底下是有真本事,有道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傅宗龙这两策显然非常合理。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崇祯也是心中大慰,哎,可惜孙承宗这次的事情太大,要不然就凭他这看人的本领,即便不放在辽东,就在京师也是巨大的助力啊。再看看梁廷栋在一边有些抽搐的脸,崇祯没来由的一阵烦躁,自他当上兵部尚书之后,到现在也没见他建过什么言,献过什么策。看来这个兵部尚书的位子恐怕要动动了。“那最后一路呢?”崇祯兴致勃勃的问道。

傅宗龙立刻回答道:“最后一路圣上已经在做了,无他,练兵耳!说来说去,要想根治边患,最后还是要有一支野战无敌的兵马,能跟建虏北虏硬碰硬,臣以为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南直隶刘毅的青弋军就很好,朝廷可以大规模的拨付款项,让卢象升大力训练。而刘毅那边更加成熟,几次大战已经能见到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让他大规模扩军,训练完成之后直接送到辽东,臣也不说大话,五万青弋军,五万如京师大战一样战斗力的青弋军驻扎辽东,扫平金国指日可待。”

傅宗龙说完,本以为崇祯会对他的策略大加赞赏,没想到崇祯的脸顿时黑了下来。温体仁内心窃喜,傅宗龙这个蠢货,直接讲到了崇祯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这时候还给青弋军扩军,不把刘毅抓来问罪就已经很好了。

孙承宗一看崇祯的脸色不对,虽然当时崇祯和内阁商议的时候孙承宗还在赶回京师的路上,但是孙承宗了解这里面的事情,所以他只看了一眼崇祯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事情的大概了,一定是傅宗龙提到了青弋军,在辽东的时候自己就跟刘毅说过,青弋军现在这么庞大的规模,已经是违背了大明律,以前在南直隶还好,现在发生战事,青弋军的规模便不能隐藏,一旦被朝廷和圣上知晓,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据刘毅所说,这次支援辽东也是抗命的结果。崇祯生性多疑,刘毅三番五次的违背皇命,恐怕崇祯心里早就已经非常反感,只是碍于青弋军实在太强的缘故,担心发生变故,明面上还不能把刘毅怎么样。正是这种两难的境地,让崇祯心中会更加的不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毅这么做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崇祯的底线,毕竟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不那么听话,谁会放心。

孙承宗虽然知道崇祯内心的想法,但是毕竟他是和刘毅打了许久交道的人,他当然知道刘毅是心怀天下的大丈夫,更加知道这支新军乃是大明开国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强军,有了这支军队,大明才有了跟八旗野战的可能,有这样一支强军,大明才能将建虏北虏牢牢的堵在关外。更何况大明内部还有贼寇,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支强军作为柱石,怎么能保证大明的根基稳固。于情于理,刘毅的青弋军都应该被朝廷大力支持才是。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7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7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