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德格类却不这么想,他不挑剔,皇太极的意思摆明了是让他当旗主,莽德格类激动的浑身颤抖,自己的愿望这么快就要实现了吗?莽德格类纳头便拜,大声道:“奴才愿意为大汗分忧,万死不辞。”皇太极点点头,“那好,你就从正蓝旗调出,出任镶蓝旗的代旗主吧,镶蓝旗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希望你不辜负本汗的期望,给你两年时间让镶蓝旗恢复元气,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跟本汗禀报。”
一旁的济尔哈朗面色数变,皇太极这是什么意思。两红旗有代善这个共主,两白旗有阿济格,两黄旗直接就是皇太极,那么两蓝旗呢?莽德格类不过出任的是代旗主,说白了就是两年的时间里面干得好就转正,干不好就下台。可是皇太极的意思摆明了是要将莽德格类这个代旗主拔高到跟自己一样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济尔哈朗没能顺利的成为两蓝旗的共主,莽德格类现在完全可以绕过自己直接找皇太极,这意味着皇太极内心里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可是这一次自己可是什么出格的举动都没做啊。心里是这么想,济尔哈朗可不敢问出来。他已经觉察到皇太极的目光向他这边扫射过来,他连忙低头掩盖住自己神色。
皇太极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便摆摆手示意莽德格类退下。莽德格类内心狂喜,不住的磕头谢恩。两年够了,只要给他两年的时间他有信心将镶蓝旗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此次对阿敏的审判结束之后,金国的决策层开始对整个大凌河防线的布局进行调整。首先是蒙古军,既然已经分到了辽河以西的肥美土地,也可以班师了,土谢图连夜便带着剩下的部众开始返回草原,辽东军镇几乎被打空,现在全都是漏洞,即便是明国的新军在这里,也不过是能控制宁远,锦州这些个主要的大城,很多军堡依然是空无一人,而且明军的步兵居多,机动能力不行,也没有能力封锁整个辽东镇,毕竟兵力不足,反倒是土谢图他们回去的时候还可以搜索一番,如果碰到一些村落军堡什么的看看能不能搜刮一些油水。
蒙古军选择从西北方向的大尖山经过大凌河中游,撤回草原,再派驻兵力到辽河套,并且迁移一部分部众过去。因为蒙古参战的部落也是众多,一些小部落的壮丁全部被消灭,很多小汗王也是战死,这部分人的部落身家回去之后肯定会被周边的大部落吞并,所以蒙古军内部也是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加上已经到手的辽河套如何分配也是一个大事,他们回去还要慢慢商议。皇太极没有挽留他们的意思,也没有这个心情。草草和土谢图作别,便立刻处理八旗的事务来。
经过商定,从大局出发,目前要做的就是将已经占领的大小凌河和锦县守住,小凌河是废城,没有防守的意义,明军恐怕也不会眼看着自己修复城池,所以干脆放弃,以锦县县城和大凌河城构筑一道防线,保持有三个旗的兵力驻扎在这里。目前统计一下兵力,两黄旗和两白旗只剩下一半不到的人马,合起来约有一万三四千人,镶蓝旗直接排除,正蓝旗建制基本完整,正红旗建制也基本完整,镶红旗还有约三个甲喇,四千人。只能采取轮换防守的办法。以三个月为一轮,两黄旗和两白旗先撤回去补充,留下两红旗和正蓝旗,调代善来充任指挥官。留下巴牙喇。这样兵力勉强足够,等其他的旗补充人员物资完毕再调换回来。
九月二十七日,皇太极大军班师,从孙承宗下令修建大凌河城,皇太极为了阻止筑城而发动攻击,一直到今天皇太极留下兵马防守已经攻占的大凌河防线,剩下的人撤回盛京。历时数月的辽东大战以明军失败而告终。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到数日之前,也就是金兵兵败伏牛岭,大举溃退到大小凌河一线的时候。
“阁老,您的战报怎么能这么写?咱们城里还有两万多颗人头,这怎么能是失败呢?”宁远城内,程仲手上拿着孙承宗写的战报文书,有些埋怨的对孙承宗说道。经历过一场大战,抛开官职等级不说,大家也算是生死之交,孙承宗本身也不是那种老古董,封疆大吏处事一般都比较灵活,所以现在宁远府衙内没有什么规矩,程仲,孙安,刘毅,卢象升都是坐在孙承宗的下首,孙承宗草拟的战报也让大家传阅一下,卢象升和刘毅没有发表意见,程仲倒是有些坐不住了。孙承宗的辽东战役奏报文书竟然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这要是报上去,阁老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程仲说话的声音很大,孙承宗放下了拿在手上的毛笔,坐直了身体,对程仲说道:“你说的两万多颗人头确实不错,不过那是宁远战役的胜利,也不是辽东军关宁军的胜利,只能说是在朝廷援兵支援下的胜利,而从辽东的局面来看,我们败了。锦州我倒是不担心,新军就算不能主动出击,守住城池应当是没有问题,皇太极没那个能力拿下上万新军把守的锦州,此战基本上也就在锦州城下为止了,皇太极见攻城无望只能撤回大小凌河。可是即便是这样,哎!”孙承宗长叹了一声。
程仲回头看看卢象升和刘毅等人,急道:“哎呀,卢大人,刘将军,孙将军,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啊,这两万多颗人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东西,不错,咱们是损失了不少人,可是咱们也歼灭了不少敌人啊,这功过不能相抵吗?”
卢象升和刘毅眉头紧锁,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必要劝孙承宗,朝廷的人也不是傻子,圣上虽然对兵法不懂,可是大明的立国宗旨一向是存地失人,就算是瓦剌打到了京师城下,当年于谦也没有屈服,宁可换一个皇帝都不割让一寸土地。如今孙阁老战报中说的不错,辽东战役明军败了,就算是杀敌数万那又如何,大小凌河失去,辽东军镇本来就已经被挤压的只剩下沿海这么一条线的土地又往后退了一大步。后方的锦州变成了一线。你说你胜利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你胜了,人们看到的只是大明的版图又缩小了。况且还丢了辽东十几万精锐,这可是要命的事情,朝廷每年千万两的辽饷都花费在这上面,如今怎么跟圣上交代,难道说你每年给我一千万两银子,我给你的答复就是全军覆没,土地尽失?就算孙阁老不上书请罪,朝中诸公能放过孙阁老吗?请罪尚能表现诚意,若是这个态度都没有,圣上会怎么想。
程仲是单纯的武将,对政治这一块是一窍不通,孙安作为孙承宗的心腹将领,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他知道阁老这么做肯定别有深意。而卢象升和刘毅可是确实的知道孙承宗的意图。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保住孙承宗这辽东督师的位置吗?如果换一个人上来,这辽东不知道又要变成什么样子,兵家大忌乃是临阵换将,辽东只要按照孙承宗的方略走,皇太极就没办法,明军损失大,皇太极的损失也不小,没有几年时间恢复不了,而他们用几年时间恢复,难道明军就不恢复了吗?大明家大业大,只要朝廷全力支持,同样的时间内,大明恢复的会比金国好很多,下次皇太极面对的也许就不是这样千疮百孔的辽东军镇了。可是问题就在于朝中的诸公会给孙阁老这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