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的跟蒙古军队打了这么些天,三千多弟兄们死伤的就剩了一千多人了,现在黄志手上是一点预备队都没有了,一千多人全部顶在城头上,几乎是人人带伤,黄志只能咬牙和蒙古军队硬拼了。左右是个死,就算是死,黄志也要从土谢图嘴里掰下一颗牙来。
轰轰轰,城上的大炮开始了最后的怒吼,大小佛朗机,虎蹲炮,大将军炮一股脑的将剩下的所有炮弹全部发射出去,将蒙军的阵型打出一条条血胡同。但是土谢图也是发了狠,全军将士都知道,打破这座城池,后面就不会再有阻碍。草原军队的攻城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其实他们不缺乏勇气,只是输在了方法和器械上。但是今天,面对人数上绝对劣势,且士气并不高昂的明军,土谢图要证明草原勇士们也有能力攻下坚城。
啪啪啪,带着呼啸的怪响,大量存储这火油的陶罐被投石机射上了城头,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黄志大喊道:“是火油,离开沾上火油的地方,动作快。”很多士兵的衣服上都溅到了火油,黄志内心焦急,他知道土谢图想要干什么了。蒙古骑兵陡然加速,冲进了弓箭的射程,朝着城头猛地射出了手中已经点着的火箭。轰,城头烈火爆燃,来不及撤出的士兵一下子被笼罩在火焰之中,发出不似人声的厉声惨叫。
一个士兵被冲天而起的火球包围,一瞬间便点燃了身上的棉甲,他扔掉手中的兵器,奋力的扑打着身上的烈火,但是无济于事,火油的黏着性将火焰紧紧的吸附在衣物和皮肤之上,身边的战友想要帮忙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士兵嚎叫着,挣扎着,在地上翻滚着,然后渐渐的没有了生息,如此的场面不断在城头涌现。
云梯搭上了城头,从垛口处已经能看见脸上布满狰狞表情的草原士兵,他们怪叫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黄志捡起一杆红缨枪嗖的一声投掷了出去,一个举着木盾的敌军刚一登上城墙就被红缨枪扎中胸膛,惨叫着摔下城头,后面的士兵丝毫没有受影响,一跃而起翻上城墙,和明军激战在一起。滚滚黑烟之中,两军士兵混战,双方看不见远处的敌人或是战友,就盯着眼前的人捉对厮杀。黄志拔出腰刀,带着数名亲兵呐喊着加入了战团。
城下的土谢图嘴角露出了冷笑。。。
蓟镇迁安平原上,三个团的精锐骑兵正在狂奔,一人双马显得声势浩大。刘毅和甲午冲在最前面,身后的骑兵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每个人都是面色如常。尽管刘毅已经对他们说了此次的任务非常艰巨。并且得不到炮兵的支援,只能凭借骑兵快速攻击。并且前路未知,刘毅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会碰到多少敌人,运气好,可能遇到的都是单股的敌人,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遇到满蒙联军的主力,可是这一次不比京师城下,没有援兵,他们就是援兵。孙阁老那边现在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也不清楚,刘毅甚至想过,万一他们赶到了宁远却发现宁远已经被攻下了,到那时青弋军应该怎么办。
“前面十里就是迁安城了,将军,要去休息一下吗?”一名前方探路的斥候前来禀报,甲午上前询问刘毅道。刘毅摇了摇头,对甲午说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卢象升的人马已经领先我们很多天了,恐怕已经进入辽东了,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万一我刘毅救不了阁老,至少不能让卢兄和天雄军折在辽东,这是底线。”甲午沉重的点了点头,青弋军成军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将军常说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这一次,刘毅自己食言了。但是数千弟兄们都不后悔,他们都是百战精锐,只要跟着自己的主将,这些困难都难不倒他们。看见骑兵们六瓣盔上的红缨了吗?那就是他们百战余生的最好证明。
迁安城刘毅可是太熟悉了,皇太极入关之时,游弋军在蓟镇和数万满蒙联军鏖战,正是刘毅领兵深入敌后奇袭了迁安城,并且在迁安城定下了飞夺遵化的奇谋,可以说迁安之战是整个蓟镇大站的转折点,游弋军在迁安创造了辉煌的战绩,蓟镇的百姓至今提到攻取迁安的这些好汉爷还是一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
“甲午,你亲自去迁安城打听一下卢兄的情况。速去!”刘毅马鞭一指道。“得令!”甲午插手应答,带着数名骑兵立刻加速飞奔前往迁安方向。
大军过境,迁安城的斥候早就探得了情报。迁安如今的守将叫高俊,本来是蓟镇当地的千总,蓟镇大战之时,总兵赵率教阵亡,蓟镇兵死的死,降的降,全部的建制都被打乱,在蓟镇大战结束之后,朝廷从北直隶,边军等处调集人马填充蓟镇,然后在蓟镇本地募兵,将原来蓟镇剩下的一些军官派去带兵,勉强重建了蓟镇的防御体系。而这个高俊也算是因祸得福,本来只是蓟镇的一个千总,在补充了大量的新兵之后升任了游击将军,麾下也有三千人的兵力,驻扎在迁安,迁安因为是被刘毅奇袭,所以当时损坏的并不是特别严重,青弋军在后来的对战之中也没有对迁安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所以迁安算是蓟镇保存的完整的城池,高俊驻防迁安,算是捡了个大便宜。所以高俊对刘毅,卢象升等人是充满感激的,如果没有他们击退建虏,怎么会有他高俊的今天。前些日子卢象升路过的时候,高俊出城迎接卢象升,将城内的物资提供了许多给卢象升。也算是结下一个善缘,今日听闻刘毅领兵前来,高俊更是不敢怠慢,一接到斥候的报信,立刻就带着亲兵出了城,准备迎接刘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