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戊戌要来见本军师,那就让他过来吧。承志,让为师猜猜,戊戌肯定是来劝本军师回去的。”成康似笑非笑的对袁承志说道。
马蹄声从前方传来,好像有十几名骑士正在朝这个方向奔驰,成康已经能听到前方不远处的声音。“末将斥候营主将戊戌参见陶将军!”“免礼,戊戌将军作战辛苦,吴将军此次驰援济南劳苦功高,安庆卫的诸位都担心着大家的安危哩。你是来见军师的吧,那就别在我这里耽误时间了,赶紧去中军吧,军师就在那里,这次是军师亲自领兵,本将也是副手。”陶宗说道。“是!”戊戌抱拳拱手一礼,立刻赶往中军。
“末将戊戌,参见军师。”“参见军师!”戊戌一到中军,第一个翻身下马,身后十几名骑士一同翻身下马,对着成康大声吼道。“好好,士气旺盛啊,很好。”成康接连夸赞了一番。袁承志虽说在青弋军中也待了不少的时日,可是见到这种刚从战场上下来,身上还沾着已经变成褐色的血迹的精锐战士还是心里有些发怵。又听见戊戌等人整齐的参见声,不禁心跳有些加速,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驰骋疆场。
成康瞥了袁承志一眼,淡淡道:“承志,你心中可是在想什么时候能和戊戌一样上阵杀敌啊。”袁承志一愣,随即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老师,我。。。”“哼!还没学会走就要跑了。你还是先把战阵兵法学扎实了再说吧。”成康佯装生气道。
“老师,戊戌将军他。。。”
“戊戌他怎么了,心里不服是不是,是不是觉得跟着为师几天,战阵兵法都学会了,难道还不如江湖出身的戊戌?大错特错!戊戌身经百战,不错,他确实没有专门去学习过什么战阵兵法,可是你不要忘了,为师经常说的一句,实践是验证一切的标准。他的作战经验,一百个袁承志也比不上,戊戌已经达到了战术于胸的境界,承志,你觉得你行吗?让你带兵你现在能打好仗吗?”
“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心境浮躁。”
“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记住,心如止水,指挥千军万马打仗不能只凭热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承志。”成康摇着羽扇说道。
“是,老师,学生谨记。”袁承志低头说道。
戊戌一脸无话可说的表情,你成康教训起学生来头头是道,那你这算什么,你作为军师不坐镇太平府跑到前线来干啥。又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过是打击叛军,用得着军师亲自出手吗?这不是不相信吴将军和自己吗?
成康看着戊戌脸上变化不定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戊戌说道:“戊戌,你心里那点事情本军师已经猜透了,本军师确实是有要事要办,而且只能本军师来办,你以为某想跑这一趟吗?”
戊戌张大了嘴巴,军师之智让人捉摸不透了,难道有读心术不成?
戊戌跟在成康身边,大军一路继续向济南方向加速前进。而济南城此时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吴东明虽然是相信戊戌和斥候营的侦查能力,但是他不会盲目自大到一点准备工作都不做。所以,吴东明依然是率领一千骑兵集结在南城,而余大成唯恐济南再次有失,也是匆匆忙忙率领着一部兵力,登上南城,加强防御。
余大成和吴东明并立在城头,田建龙因为上次在保护德王的作战中受伤,所以暂时在城中休养,余大成让他安心养伤,军报的事情交给他来润色,肯定会让田建龙渡过此关。田建龙也算是余大成的心腹,余大成将来还要用田建龙,当然要保手下人,要不然以后余大成还怎么在山东服众。其实余大成已经想到了更加深远的层面,如今山东虽然被东江军搅了个天翻地覆,但是从全局上来看,圣上和朝廷已经非常重视山东的局面,山东紧邻北直隶,山东要是有事,北直隶也好不到哪里去,多年前的白莲教之乱已经深刻的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登莱的局面迟迟不能控制,朝廷还会继续增派援军。而余大成心里也明白,既然登莱的东江军已经反叛,那么孙元化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了。孙元化这个人余大成了解,是一名清官,也是一名好官,更是徐光启的爱徒,这样的人断然不会和反贼同流合污,那么依着孔有德这群嗜血好杀的人的性子,恐怕孙元化已经遇难了。
这样的话就会留下一个空缺,最大的可能就是,山东布政使司最后会恢复原来的样子,那就是把登莱给换回来,不再单独设立登莱巡抚。那么登莱作为紧邻辽东的出海口,必须要有一员心腹大将前去镇守,看来看去,余大成觉得,还是田建龙最让人放心。所以,这次无论如何要力保田建龙。
城头上站满了士卒,经历生死,这些老兵显得更加精锐,颇有些气定神闲的味道。吴东明落后余大成一个身位,他看看左右的这些山东守军,虽然这些人的技战术肯定是依然比不上青弋军,这是长年的训练积累所致,一时半会也纠正不过来。但是这些人的胆气恐怕跟青弋军相差无几了,都是经历过血火考验的。有时候,是不是精锐,杀没杀过人,从这些人的眼睛里就能看出来。眼神坚定,目光炯炯肯定是精英战士,而那些眼神涣散,流露恐惧的,肯定就是废物了。
咔哒,吴东明从腰间解下了千里镜开始观察起城外的动静。吴东明等主要将官的千里镜和刘毅自己使用的一样,都是佛朗机的新货,体积要比以前的用的更加小巧,折叠之后也不过就是和手铳一样大,但是观察效果却和以前的千里镜别无二致。确实是神兵利器。
余大成听见响动回过头去,看见吴东明正展开一个看起来价格颇为昂贵的千里镜观测着什么,脑中差点忘掉的疑问又冒了出来。这新军的富有真是不同凡响,一个镇抚使竟然配备这种自己见都没见过的千里镜,余大成不敢想象,恐怕就算是集中山东全境的财力也武装不起这样一支铁甲大军吧。何况还人人配备多杆火器。
“吴将军,那个。。。”余大成开口道。吴东明听见余大成问话,立刻放下千里镜,转头对余大成说道:“还请巡抚大人指教。”末了,却发现余大成的眼睛并没有看着自己,而是盯着自己手上的千里镜。吴东明心中不禁暗笑一声,果然千里镜在这些寻常的官员心中还是属于军事利器,也难怪,这样品质的千里镜恐怕只有皇宫大内才有,普通的地方卫所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装备,所以余大成看着眼馋也就不足为奇了。
吴东明立刻双手将千里镜递了过去,对余大成说道:“大人,末将不才,这杆千里镜送给大人,末将营中还有,千里镜是战场上的神兵,有了它可以掌握敌军的动向,确实,价格是有些昂贵,不过等以后大明的财政正常了,也许可以大规模装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