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种消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从城门开始飞快的向城内蔓延,不一会,大半个京师都知道新军造反的消息了。凡是听到的人无不是错愕惊讶。大家不能理解,去年还拼命保卫京师在城外和建虏血战的王者之师怎么会叛变,这太可怕了。梁廷栋还没到紫禁城,已经有不少官员得到了消息。就连还没有出门的周延儒和温体仁也得到了消息。周延儒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说反就反,一点预兆都没有。就连心性一向沉稳的温体仁也坐不住了,虽然他想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拉周延儒下马,但是新军造反这种大事件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住的,上面那位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谁会来背这锅,恐怕周延儒一个人不够,整个内阁都要跟着倒霉,毕竟昨天在养心殿,大家可都是在场。刘毅造反是什么原因,无非是大家不听他的建议,非要将他留在京师,让他不能去救孙承宗,以刘毅跟孙承宗的关系,这帮人可不是把见死不救的罪名就扣在了刘毅的头上吗?所以刘毅有情绪可以理解。现在的问题是,刘毅造反到底是什么样形式的造反,是要攻打京师了?还是要回老家了?还是要抗命去辽东救孙承宗了?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事情就麻烦了,搞不好周延儒和他自己都要掉脑袋。

如果是后两种的话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尚能挽救。特别是如果他是去救孙承宗了还能从道义上说的通,润色一下,刘毅固然要倒霉,但是自己的事情可就撇干净了。

想到这些,温体仁立刻吩咐家丁备车,他要立刻赶到紫禁城见崇祯,不仅仅是他,各部尚书全部都在得到消息之后往紫禁城赶去。

时间尚早,紫禁城的大门刚刚打开,还没到点,百官只是聚集在大门外,不敢不顾规矩冲进去。周延儒,温体仁等人已经是赶到了门口,他们直接找到了已经被几个尚书围住的梁廷栋。周延儒分开人群直奔梁廷栋的面前大声问道:“梁尚书,到底怎么一回事?”

梁廷栋一指身边的一名官员道:“阁老,你问他吧,这是兵部主事韩斌,昨日我派他到刘毅那边当监军,可是刘毅竟然将他绑了。你看他的脖颈后面。”梁廷栋将韩斌转过来,周延儒等人立刻看到了韩斌脖颈上的红印,虽然吴东明出手并没有用全力,但是不可避免的,肯定会在脖颈处留下伤痕,手刀要想将人打晕,可不是像各种神剧上的那样,轻轻点一下,人就晕倒了,而是必须施加很大力气,给人造成钝击伤害,震动才会形成短暂的脑震荡。将人震晕。

“韩主事,你快快讲来。”周延儒急切的问道。温体仁和毕自严等几个人将周围的中低级官员驱散,这种细节的事情在上报圣上之前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没必要搞得满城风雨的,现在一切都还不好说。

“启禀阁老,说来惭愧,昨日我一入军营就被刘毅绑缚,他说朝廷竟然不顾辽东死活,辽东重要不应放弃。”韩斌话还没说完,温体仁立刻插话道:“那你的意思是说,昨晚刘毅悄悄拔营去支援孙承宗了?”

“应该是这样的,梁尚书已经派出斥候追踪新军的行动路线去了,想必不久就会有回音了。”韩斌说道。“正是,本官已经派遣多批斥候出城前去侦查,料想刘毅的踪迹躲不过这些兵部的精锐斥候。”梁廷栋答道。

“那京营呢,京营那边有什么行动?”周延儒刚问完。身边响起了洪亮的声音,“回禀阁老,京营已经加强各个城门兵力,城内已经暂时进行戒严,城门关闭,各城门皆有京营严格守卫,请阁老放心。”

周延儒回头一看,不是孙兴还能是谁。照理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孙兴应该是在城头部署才对,可是不知他是怎么得到消息的,听说了刘毅此次不听号令的原因之后,孙兴怒气冲冲的赶到了紫禁城,这个京营提督他可以不做,可是这个公道他必须要讨回来。这帮大人都这个时候了,脑子里竟然想的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关外什么局面他们不知道吗?竟然阻止刘毅去支援孙阁老,孙阁老一个人苦苦在关外支撑,为什么就没人想想他的处境,难道他不是为了大明拖着已经七旬的身体还在戍边吗?

还有卢象升,天雄军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让训练不足的天雄军去送死吗?此刻,孙兴的心中只有悲愤。

听到孙兴说话,不论是周延儒还是梁廷栋,脸上都有尴尬的表情,他们知道孙兴是孙承宗的亲将,自己这帮人做出不救孙承宗的决定,也不知道孙兴知不知道,如果孙兴知道的话肯定心中会非常不满。虽然孙兴只是一个副总兵衔,放在内阁这帮大佬面前当然有些不够看,可是仔细想想,孙兴毕竟是崇祯亲自下诏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拔到京营提督的位置上的,换句话说当日立功受赏的几名将领,除了北地边军的几个人以外,剩下的几乎都被关联了,不论是刘毅,卢象升,孙兴,甚至是孙承宗本人现在都处于不利的境地。

再换句话说,要是这几个人把事情闹到不能收拾的地步,这几个人固然是要倒大霉,可是内阁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依着崇祯的脾气,周延儒自己恐怕要到鬼门关走一遭了。

周延儒不看到孙兴还好,看到孙兴他才意识到,现在的事情已经变得失控了,表面上看,这次是一把消灭孙承宗势力的好机会,但是反过来看,如果在现在的情况下,孙承宗势力全部倒台了,那么辽东和山东肯定是完了,这个责任谁来负?还不是内阁来负,自己当上首辅才几天,要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岂不是要遗笑万年。

周延儒看看韩斌,既然此人刚进入军营就被打晕,那么也不会知道什么有用的线索了。现在第一是要稳住圣上。第二是要兵部尽快查清刘毅军队的去向,好让内阁掌控局势。

紫禁城宫门外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宫内崇祯皇帝也没闲着,甚至他是和百官们同步知道消息的,自从骆养性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虽然锦衣卫和东厂经过魏忠贤的折腾之后基本游离于主要权力圈之外,已经今非昔比,但是骆养性还是加强了京师和北直隶地区的锦衣卫建设,最起码在北直隶范围内整个锦衣卫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

锦衣卫作为特务机构,他们不仅仅隐藏在军政机关当中,大量的锦衣力士其实根本就是分布在民间,说白了,天桥下面说书的,卖糖葫芦的,都有可能是锦衣卫底层情报人员。所以,守城千总这么大嗓门说新军造反,底层的锦衣卫早就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禀报了骆养性,骆养性在百官来到之前就已经进宫跟皇帝禀报了。作为天子亲军,骆养性和百官不一样,他有不经通传,直接面圣的权力,何况他本就是在崇祯还是信王时跟着崇祯的老人,自然跟王承恩一样是崇祯的心腹,所以崇祯准许他,哪怕是在自己睡觉的时候也可以面圣。

“那,泰如,现在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朕,朕。。。”养心殿,昨夜崇祯见完刘毅之后便没有出养心殿半步,一直在此办公,最后累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王承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万岁爷要是这么高强度的办公下去,恐怕这身子骨就要坏了,刚过弱冠之年的皇帝怎么能经得起如此折腾。

而天刚亮就就被骆养性直闯养心殿惊醒的崇祯更是被骆养性带来的消息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摔落到地上,桌子上的奏折都被他扒拉了一地。新军造反了?这个消息犹如雷击,一下子劈在了崇祯的心里。他百思不得其解,昨天不是刚跟刘毅见过面吗?怎么会说反就反。一点预兆都没有。

直到骆养性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崇祯的心绪才稍稍平静了一些,骆养性安慰道:“陛下,现在具体城外是什么样子,微臣已经派遣锦衣卫精锐出城查探消息,相信兵部也已经派人了,稍后肯定会有更加确切的消息传回来,圣上,新军造反这种说法有些耸人听闻。试想,既然昨天陛下接见刘毅的时候并无什么异样,那么所谓造反这种定论下的为时尚早,还是应该再看看深层次的原因。”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5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5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