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小街的街名就叫文玩街。
不过,此时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关了,只有寥寥几处亮着灯。
吴夺刚经过了热闹的夜市,感觉这条街特别安静,便信步走了进去。
亮着灯的几个店,基本都是卖菩提珠串核桃之类的,只有一家店,名字有些特别,叫“旧物道藏”。
这名字,还显得挺有底蕴的样子。
吴夺推门而入,没想到店里只有一个老太太,看样子怎么也得七十多岁了。留着短发,穿着也很利落。
这家店的格局和寻常古玩店差不多,只是摆放的东西多是器物,没有书画类的。
老太太见吴夺进来,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您好,您是老板?”吴夺便打了个招呼。
“这店是我儿子开的,他刚才临时有事儿,我来替他盯会儿。”老太太的声音有几分嘶哑。
“噢,那该打烊了吧?”
“我在等一个客户,他来拿了东西我就关门走了。”老太太笑了笑,“小伙子,你随便看看吧,喜欢什么给我说。或者你喜欢哪一类,我给你找找。”
吴夺心道,看来这老太太也是懂行的,便点了点头,“我自己看看吧。”
吴夺看了一圈,发现这店里的东西,瓷器大多年份浅,没啥好货;杂项也多是些小玩意儿;但是玉器明显要高一个档次。
不是说玉器有多贵重的东西,而是有不少年份够老的。
当然了,即便年份够老,要是品相不好,吴夺也看不上。
吴夺最后指了指柜台里的一个白玉件,“麻烦您拿出这件来我看看。”
老太太应了一声,连带这个白玉件下方的锦盒一起放到了柜台面上。
这个白玉件造型有些特别,总的来说像一把剑,但又不是剑。
长条形,长约十二厘米,宽约三厘米;一端如同剑头,但是两侧有内凹的弧度,中部则有多处类似镂空护手一样的结构;另一端有点儿像如意头,但造型更为尖锐和刚劲;而“如意头”和中部的结合处,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凸起,上面也各有一处镂空。
而玉件的两面,还雕刻有纹饰,一面为阳雕,一面为阴雕,纹饰也不相同。
不管是阳雕纹饰,还是阴雕纹饰,吴夺都没见过。
好像近似于古代玉雕常见的那些个纹饰,但又没有完全相同的,也不失美感。
吴夺要看这玉件,不仅是造型奇特、纹饰罕见,还因为他感觉够老。
从雕琢工法、沁的情况,还有包浆来看,应该是唐代之前的东西。
而且这玉件肯定入过土,不然不会有土沁;但出土时间应该也不短了,起码也得百年左右,不然不会有这样的包浆。
“小伙子你挺有眼力,这东西玉质够好、年份够老。”老太太在吴夺看的时候,笑着说了一句。
“这是个什么件呢?”吴夺接口问了一句。
其实,吴夺刚才也顺带听了听,但他只听到了年份和质地,别的都没有听到。
虽说他的“听力”确实也时常不稳定,但一般也不会听得这么少。
从年份来看,这个玉件制成于南北朝时期,具体时间也能推算出来,是574年;如此来看,北方是北周,南方是南陈。
从质地来看,是和田白玉。
“我觉得像是法器,但只是感觉,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老太太应道,“这是我儿子收来的,好像货主还介绍过一些,应该是民国出土的。”
是不是法器吴夺不能判定,但其他的信息,肯定是都对的。
“嗯······”吴夺缓了缓才问道,“多少能出?”
“你真想要?要是不喜欢别犹豫,退货很麻烦的。”老太太是感觉吴夺并不是很想要。
“我吧,以藏养藏,要不要,不光看喜欢不喜欢,也得看价儿。”吴夺笑道。
“噢!这样啊。“老太太略略沉吟,“那你给一万八怎么样?”
这东西,就算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仅凭年份、玉质、大小,也能知道这个价儿不算贵,甚至是个占便宜的价格。
吴夺想了想,“我就喜欢一些值得研究的玩意儿。这样吧老板,我也不砍价了,但我有个附带要求,您看行不行?”
“你想问问我儿子当时收货,都了解了哪些消息?”
“对!”
老太太说道,“可是我儿子在忙,不能现在就问。”
吴夺一脸认真,“只要您答应我帮着问就行,您答应了,我就信您;何况您还是开店的,店在这儿呢。”
这东西买了不亏,而且少见,就算老太太问不到,吴夺也可以这个价儿拿下。
“行,你信我,我就答应你。”老太太也认真地点点头,“这是个纸板锦盒,我给你找个好看的盒子。”
“谢谢。”
货款两清,吴夺和老太太互留了电话,吴夺收拾好东西和盒子,装袋的时候,店门又开了。
进来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他直接快步走到柜台对老太太说道,“姨,还麻烦您等着了。钱我给斌子了,东西也看过了,现在给我拿走就行。”
“小张,钱我知道。东西,你还是看一遍再拿走吧。”老太太俯身从柜台下面拿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长方形锦盒。
“不用不用,我还信不过您嘛!”高大男子连连摆手。
“这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不差这会儿工夫了。”老太太说着就打开了锦盒,把东西拿了出来。
吴夺此时已经装好了东西,但还没迈步,就此便看了看。
这是一个青釉四系罐,不大,高约十五厘米,直径八厘米左右。
所谓四系,就是有四个能穿孔系绳的“耳朵”。这个四系罐,四耳不同,有一对方形耳,有一对桥形耳,上面都有孔。
高大男子象征性地拿起看了看,吴夺看到了圈足底部露出的灰黄色胎质。
同时,这个四系罐的青釉带黄,上有开片,胎釉结合不怎么紧密,罐腹还有一圈贴塑的花纹。
“没问题没问题!”高大男子只看了几眼,便迅速将这个四系罐装进了锦盒,而后又装进了的皮包。
老太太点点头,“路上慢点儿。”
“您还有客人,我不多说了,先走了,姨。”
高大男子走得很快,吴夺却又开口了,“不好意思啊,多嘴问一句,这个罐子,是不是和我买的玉件是一起收来的?”
老太太微微一怔,“小伙子你咋知道?一件瓷器,一件玉器,你都能看出是同一个货主?”
“我是瞎猜的。”吴夺立即转口道,“那什么,您别忘了帮我问就行。”
“放心吧,答应你的事儿,我肯定做到。”
“那好,那您忙着,我也走了。”
吴夺离开了“旧物道藏”,发现古玩街上的其他店铺现在全都关了,便向街外走去。
刚才他问老太太四系罐和玉件是不是一起收来的,是因为他能看出,这个青釉四系罐,也是典型的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和玉件的年份基本一致。
要说原始瓷,商代就有了,但是真正的瓷器,东汉才有;虽然经过了两晋的发展,但是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依然不怎么精美。胎质普遍比较松,釉面多是青黄,不紧密,易开片。不过装饰方面已经开始了刻花、贴塑等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