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刚才发出一声巨响的地方?”李山旋即问道。
“对!”
“那应该不远,好像是另外两道山岭形成的山谷里,出现巨响之后,我立即联系了庞局,他已经派人过去探查了!”
“你再联系下庞局,这井得有十米深,得准备让我们能上去的绳索工具什么的啊!”
“好!你们安心等等,原地休息。”
吴大志挂了电话,对众人说道,“那就先原地休息等着吧。”
大家虽然都很累,但是精神状态却好,席地而坐之后,欢声笑语就起来了。
聊着聊着,吴夺忽而说道,“你们说,就这么深的井,咱们可以联系外界,但若是古代就有后来人取鼎,怎么出去呢?这帮奇人异士也没留下什么工具啊!”
“就算留下绳索,估计也就烂了。”葛亮笑道。
“哎?那是什么?”此时,吴大志手电灯光一晃,照向后方石壁的一处地方。
众人看去,光圈所照的石壁上,好像有一处凸起的圆形区域。之前大家都太过关注“出口”了,后来又联系上了李山,对这处圆形区域还真没太注意。
而且这处圆形区域确实也不怎么显眼。
吴夺起身,发现这处圆形区域像是扣上的一块石皮,边缘和石壁有浅浅的缝隙。
直径不大,连十厘米都到不了。
吴夺抬手,打算先活动下试试,结果碰了几下,这块石皮居然直接碎掉了,簌簌而落。
石皮碎落之后,里面露出了一个青铜圆盖。
这个青铜圆盖就更小了,直径也就是六七厘米。
圆盖上,有两条弧形凸起,用手捏住,好像能转!
吴夺先按照当下逆开顺关的时针方向转了一下,还真的转开了!
众人此时也都围了上来。
旋下青铜圆盖之后,里面是一个青铜筒子,嵌入到了石壁之中。
青铜筒子之中,放着一根更细的青铜圆筒。
吴夺小心翼翼取了出来。吴大志在一旁打灯探视青铜筒子,里面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看来,这个嵌入石壁的青铜筒子,就是为了放置这个青铜圆筒的。
这个青铜圆筒,直径约有五厘米,长度约有十五厘米。
两端各有结构,而且不同。
一端如同偏圆的子丨弹丨头,而且像是被套进青铜圆筒中的;另一端,则多出了一个如同针管尾部活塞钮的结构。
所以这个青铜圆筒像是子丨弹丨和针管的结合体。
“这不会是信号弹吧?战国信号弹。”吴夺哈哈大笑,“刚说了若是古人怎么出井,就发现了这玩意儿!”
“要不试试?看看两千年了有没有失灵?”葛亮兴致勃勃。
宁霜和梅小梅也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权浩然只是微微一笑,看向了吴大志;大家也都看向了吴大志。
“吴组长?您怎么看?”吴夺对着吴大志嬉皮笑脸。
“坏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操作不当,发不出信号弹,却在这里炸了。”吴大志却很认真地说道。
“好像是有点儿兴奋过头了。”葛亮不好意思地笑笑。
“来,我先研究一下。”权浩然开口了。
权浩然研究之后,先确定了这玩意儿不可能整体炸裂;主体青铜管里头,明显还有套管,还不止一层。
而且设计巧妙,炸出方向只能是“弹头”所冲的方向。
同时,发动方式,应该是猛击尾部凸起的“活塞”。
不过,“信号弹”只能向上发射,那就不能直接猛击了,须得手握圆筒,在坚硬的地面或者石块上杵一下子!
“行啊,都想试试,又排除了危险,那就试试!”吴大志点头了。
如果还能成功使用,“弹头”也是从井口直冲上天,哪怕有人在井口周围,也有距离间隔,不会造成什么意外。
“那就我来吧!”权浩然接着说道。
随后,权浩然到了浅坑之中,找了一块比较平整的石块,放好压实······
“嘭!”
随着一声闷响,“弹头”真的向上直冲而起。
尾部还拖着一道青烟。
此时天色已经昏黑。
只见高空之中,又是一声响,炸出了白色的一蓬光亮。
“牛逼!保质期两千多年!”吴夺忍不住叫了一声。
权浩然低头再看圆筒,发现里面的结构确实很复杂,而且圆筒内壁还残留着一些蜡状的物质,估计是起密封作用的。
这时候吴大志的手机响了起来。
“庞局。”
“吴老爷子,信号弹发出的位置,就是你们在的井底?”庞统直接问道。
“对!”
“我记得你们没有带信号弹下去啊?”庞统哈哈大笑,“我和搜索队一起来了!这条山谷太难走了,要不是你们这颗信号弹啊,且还得再找一阵子!”
“那不是我们带的信号弹,那是一个战国黑科技。”吴大志也不由发出了笑声。
“什么?”
“见面再说吧。”吴大志又道,“庞局,劳你还亲自跑一趟。”
以庞统的球状身材,在野外山谷中穿行,着实有点儿费劲。
“必须得来啊,这算是最后的胜利了,剩下的事情就没难度了,迎接功臣凯旋!”庞统声情并茂,不过吴大志他们看不到庞统的神态。庞统此时还肃立了一下。
······
庞统带领搜索队赶到井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六人和化肥顺利上来了。
吴夺在灯光的照射下,四下看了看,这是距离入口荒山还隔了一条山岭的山谷。
这条山谷夏天的时候杂树野草丛生,蛇虫也比较多,而且谷底崎岖难走,所以附近的村民几乎都不进来。
不过现在是严冬,通行情况好一些。
“炸”出来的“井口”位于山谷中段,周围还有几块巨石,还挺有利于捆缚绳索。这也有可能是当年移动放置的。
虽然此地人迹罕至,但是临走前,搜索队仍然将“井口”封上了铁丝网,竖立了警示牌。
回到白杨村之后,行动组的人先吃了饭。庞统说晚上就不开会了,好好休息,第二天再开会。
第二天的会也是晚上开的,算是白天又休整了一番。
会上,庞统先对青州鼎的善后工作作了部署。另外,在入口遗落的八颗小球也得寻找;那条红色怪蛇,也得设法控制研究。
青州鼎的善后工作,庞统提议行动组这次也跟着全程参与,等到所有工作结束之后,再一起开赴封丘,取出豫州鼎。
庞统还在会上透露,取出豫州鼎之后,全部的九鼎将先统一放在燕京郊区的特调局的一处古物基地妥善保存。
现在已经准备好了一处保存大厅,九鼎的摆放位置也都设计好了,定制的特殊底座和安全罩也都已经完工。
不过,九鼎之事,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对外宣传。宣传此事,并不简单,需要做一个详尽而又稳妥的计划。
同时,上头已经通过了九鼎博物馆的事情。而接下来的命名、选址、筹建等等一系列工作,那就耗时比较长了。
就在会议的最后,庞统和大家谈了关乎个人利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