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对面的空间之中,也有一个类似‘五行俱全小溶洞’一样的福地?”
“不仅如此,如果真有一个对面的空间,那么其中也应该有地下河经过!而且可能会形成特定形态。”吴大志应道。
一直在思考的葛亮这时候开了口:
“这口井下,虽然原先被水流冲击的底座上的结构已经不成型了,但必定是一个风水设置。
这个风水设置引流了地下河水,应该是多个和地下河连通的风水设置的其中之一!
我们经过的墓道石桥、祭坛岛,同样都是其中之一!
而您说的对面的空间可能会形成的特定形态,应该也是其中之一。”
吴夺听葛亮说完,登时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没错!这条地下河对于独山大冢来说,既是一条‘玉带’,又是一条‘护城河’。”吴大志捻动手指,“藏水于山,山水共势;山中坐墓,地水绕墓。当年独山大冢的风水设计,委实是高啊!”
“可惜啊!石乳停滴,一个最重要的风水核心失去了原本的价值。”葛亮接口道。
吴夺也道,“而且还早不停、晚不停,独山大冢基本完工了,停了!”
“人算不如天算。”吴大志摆摆手,“我门目前也只能算推测,尽快拆掉青铜轮盘进入里面,才是工作重点。”
一听拆掉青铜轮盘,权浩然说,“如果没有尖刺,弹力支撑的青铜轮盘拆掉相对容易。但是现在这青铜轮盘的铜杆上布满尖刺,而且太大了······”
“你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想完整地取下,暂时没有。但要是破坏一小部分,估计就可以了。”权浩然应道。
“一小部分?你的意思是,破坏中间连接十二根青铜杆的小圆柱体?”
“对,依我看,中心的小圆柱是个枢纽,弹力起点不是在青铜杆中,而是在它里面。”
吴大志想了想,“交给庞局定夺吧,他若不想破坏,我们搞不定,就让他联系相关技术人员。”
四人和化肥顺利回返、出潭。
化肥到了潭中之时,那条“变色龙”又出现了躁动,直到化肥上岸,才渐渐平息下来。
“好像所有的动物,都有点儿怕化肥啊!”梅小梅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道。
“看情况,化肥不主动的话,主要是异变的动物。”吴夺说完,心中又起了念头。
这些和九鼎改变地气有关的异变的动物,多是因为受五行之一的影响,身上有不同增强的属性,但是化肥好像都能“克制”。
化肥必是五行俱全,而且五种属性都很强。
“别琢磨了,及早回去商量。”吴大志轻轻拍了拍吴夺的肩膀,好似猜到了他在想什么。
······
又是一个长会。
会上,吴大志详细讲述了这一次下去探查的过程,权浩然分析了“青铜轮盘”的情况和结构。
庞统听完之后,先说了一句,“虽然暂时并无有力的文物证据,但这就应该是勾践的独山大冢了。还有安葬末代越王无疆借用的祭坛岛,处理积水之处,很可能还能找出一定的文物。所以,这一趟,收获还是很大的。”
庞统说完,带头鼓掌。
大家自然也跟上了。
庞统说的没错,但是大家也并没有那么兴奋,主要是这个成绩夹在一个有些复杂的过程当中。
不过庞统这么说是有下文的:
“既然现在面对‘青铜轮盘’这个难点,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把‘清理战场’提前,正好一并把这个难点解决掉?”
吴大志听后,“时间上?”
“我只是初步有个设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怎么处理最有效率。”庞统微微一笑。
会上最后讨论并确定出了一个方案。
分步走。
第一步,庞统联系相关部门,先控制“变色龙”,同时取走土黄色的珠子,至于后续的研究和检测工作,就得等到他们离场了。
第二步,特调局的相关考古和技术人员,前往独山大冢主墓室。
实际上,独山大冢主墓室啥也没有,主要是勘查现场。
同时,这一步还有一个关键的工作,就是拆除“青铜轮盘”。
第三步,兵分两路。
一路前往祭坛岛,除了勘查,重点当是围墙之下的积水之处,清理现场并查找可能存留的文物。
另一路自然是行动组,进入拆除了“青铜轮盘”的通道,探查通道连接的空间。
前两步,预估耗费的时间并不长。
重点也是第三步,两路人马都可能耗时耗力;但是因为不在一处地方,所以并行不悖。
······
第二天,方案就开始执行了。不过行动组暂时是闲着的。
本来估计也就是闲三四天,不料居然闲了一周。
主要是“青铜轮盘”的拆除比想象得要复杂。一开始根据上头的意思,还想完整取下,结果没想到设计得极为巧妙。
比如,一根青铜杆缩短的同时,弹力会加强到对立的青铜杆上。再比如,收缩青铜杆的同时,若是收到一定程度,青铜杆居然会旋转,这上面可是有尖刺的,这一旋转起来······
后来又想开凿扩大洞壁,但是这“青铜轮盘”之所以采用弹力装置而不是嵌入固定,就是怕再打洞会破坏稳定结构,最终还是小心起见,放弃了。
到底还是如权浩然所料,通过中间的“枢纽”——青铜小圆柱来解决的。
这个中心青铜小圆柱实际是“空心”的,切割掉一层铜皮,便露出了里头的结构······
经过研究和操作,最终总算是以破坏最小的代价拆掉了“青铜轮盘”。
而且,这个圆形通道里,不止两个青铜轮盘,而是三个。
两端各一个,中间一个,都是相隔十米左右,好在结构是完全一样的。
这条圆形通道,总长二十米左右,从洞壁来看,岩石质地并不均匀,而且有些地方确实看着不太“坚固”。
看来,当时打通之时,就发现了一定的“塌方”隐患,甚至进行过处理,所以加装青铜轮盘时才没有采用打钎凿洞的嵌入固定方式。
······
而那条“变色龙”,根本没法抓走,因为离开潭水,它不仅变色,而且很痛苦,估摸着很可能活不成。
确切地说,不是离不离开潭水的问题,是地气环境的问题。移送到别的环境,哪怕定期运送这口水潭的水更换,也可能出问题。
“变色龙”还得定期食用那种翠青草根,不然好像又压制不了体内强烈的土性。不过它这个“定期”,应该比较长,很可能是春夏秋冬一季一次。
所以对“变色龙”采取了暂时处理的方式,在潭中下入一个大笼子,先将其“软禁”。
土黄色的珠子,也只是先取走了几颗研究。
等到特调局调查组完成任务离开之后,相关部门再进一步研究处理。
······
这天一早,行动组又下潭了。
这一次,是六个人加上化肥一起行动。
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