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发现并发掘勾践墓葬,想必会比允常墓葬更为轰动。
“不是。”吴大志应道,“而且越王勾践曾经迁都琅琊,我怀疑他的陵墓,可能不在越州的大范围内。”
“嗯。”吴夺心头一动,“莫不是战国时期的越王陵墓?”
吴夺之所以又猜战国时期的越王墓葬,多少也是受了张可农从锁龙井得到的凤纹管形器的影响。
“没错,是越国的最后一位国君,无疆之墓。”吴大志这次肯定了吴夺的说法。
“啊?”虽然吴夺的说法被肯定,但是他没想到居然是越国的亡国之君。
吴夺的脑子里,接着便大致回忆了一下他所了解到的古越国的史料。
其实他本来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到了越州之后,闲暇时间进行了恶补。
越国这个诸侯国,在夏商时期,属于古扬州的范围。
而越国国君的始祖,根据《史记》的说法,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如此看来,就算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了。
所以,越王都应该姓姒。
越国的真正强大,是在春秋末期。
当时越王允常和同在东南的吴国相互攻打,而且一度失利。
允常死后,就是勾践即位了。
关于勾践的故事太多了,什么卧薪尝胆、兔死狗烹等等。
是勾践,让越国雄踞华夏东南。
他不仅灭掉了吴国,而且北渡淮河,于徐州与齐晋两国诸侯会合,得到了周王室的重视,越国的势力范围达到鼎盛。
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
大概传到了勾践的第六代,即位的国君,就是无疆。
无疆这个名字和他的举动很匹配,他即位之后,迫切地想要进一步扩大越国版图。
公元前333年,无疆北上伐齐。
这个举动,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来看,问题不大。但是,无疆却没有贯彻下去。
因为齐威王派了一个使者来游说无疆。这个使者姓田,姑且叫他老田。
老田对无疆说的重点就是:大王糊涂啊,为什么不打楚国,反而要打齐国呢?
结果经过一番长谈,无疆居然被老田的三寸不烂之舌给说服了。
实际上呢,如果能攻下楚国,那确实比攻下齐国要牛得多,这是称霸之举。
但问题是,越国干不动楚国。楚国当时太强大了,都是别的国家怕被楚国打,越国居然迎难而上。
而齐国为什么派使者来游说?齐国要是足以抗衡越国,能够轻松反击,还需要游说吗?你来了我干你就是了。
结果就是楚国重兵迎击,大败越国。
而且,强大的楚国根本没有给越国喘息的机会,不仅杀了越王无疆,而且占据大部分越国的领土。
越国就此分崩离析,原先统一的越国没有了。而且无疆死得“突然”,并没有立储,所以越国王族子弟竞争王权,但都向楚国臣服朝拜。
而忽悠越国攻打楚国的齐国,也被楚国在徐州揍了一顿。
就无疆这么一个亡国之君,当时被杀,有没有留下全尸都不好说,他的陵墓,按说应该好不到哪里去。
“无疆陵墓的线索,电话里说不方便,而且也不能操之过急;我这是提前告诉你们,有个心理准备,正好也提前查查史料啥的。”吴大志接着对吴夺说道。
“爷爷,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无疆陵墓,有可能就是锁龙井的地下河连通之处,否则也不会一并处理吧?”吴夺想到,那件凤纹管形器算不上什么精品,这倒和无疆有可能被草草下葬能关联起来。
“是这么个意思。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寻找扬州鼎的线索。”
“我明白了爷爷。”
“我和你权叔还有李山,应该在三天之内到越州,庞局还得留下主持善后工作。就这样吧,先挂了。”
“好。”吴夺挂了电话,接着便对其他三人介绍。
其实在吴夺接听电话的时候,他们也听了一些;吴夺介绍之后,很快就变成了讨论。
对于尚未发现的越国王陵来说,越王无疆的陵墓远不如越王勾践的陵墓吸引力大。
同时,越王无疆的陵墓,现在的线索不够明晰,就连越州考古部门也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而且吴大志还没具体介绍。
所以,讨论着讨论着,就跑偏了,重点成了越王勾践。
作为越国最为著名的一任国君,越王勾践的陵墓一直没有被发现,曾经在发现其父允常的印山王陵之时,有人怀疑勾践陵墓也在附近,甚至同处一陵,但却没有结果。
还有人提出,越王勾践曾经迁都琅琊,有可能葬在琅琊。
勾践迁都琅琊,主要是为了经营北方,进一步称霸中原。不过,之前琅琊还是齐国之地,后来虽然齐国拱手相让,但琅琊毕竟不是“故里”,而且其父允常就葬在越州,勾践葬在琅琊,也有地方说不通。
宁霜还提出了两点史料上的记载。
一是,越王勾践迁都琅琊之后,曾经想给其父允常迁徙陵墓——“取允常之丧,欲徙葬琅琊”。但是,因为“墓中生熛风,飞砂石以射人,人莫能入”,由此放弃。
勾践对此还说了一句话:吾前君其不徙乎?
二是,勾践生前,曾经在越州自己兴建王陵,有名可考:“独山大冢”。但是因为迁都琅琊,“冢不成”。这个“不成”,到底是建好了最后没用,还是没有完全建好,根据有限的史料不能完全确定。
不过,建好了没用也罢,没有完全建好也罢,越王勾践肯定是没有被葬在这个“独山大冢”的。
同时,根据相关史料推测,这座“独山大冢”即便是空的,也应该只是“闲置”,没有被毁掉。
而勾践之后,又有一代越王翳,再次迁都,从琅琊又到了吴。
越州,琅琊,吴,是勾践乃至勾践之后的越国王陵的三个关键地点。
他们四个人讨论,也不会有啥明确结果,不过,在过程当中,彼此在史料和知识上确实也能查漏补缺。
······
两天后的下午,吴大志、权浩然、李山抵达越州,也到山湖美墅住下了。
当天晚饭后开会。
会议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自然是关于越王无疆陵墓的线索。
吴大志铺开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手绘地图,结合讲述。
在咸集镇的北郊,有一座山,名叫环水山,料想古时候应该是有水环绕的,但是现在周围没水了。
环水山位于一处小盆地的边缘,小盆地的周围都是连绵的山丘,只有环水山比较独立,一面朝向小盆地,另一面和连绵的山丘间隔有个几十米。
这几十米是平地,料想古时可能就是水道区域。
这处小盆地,名叫邻水盆地,其中最大的村子就是邻水村。
近年来,在邻水村及其附近,陆续发现了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墓葬,其中不乏贵族墓葬。
所以,有人就推测,这个环水山之中,是不是就有勾践曾经建造的“独山大冢”?
而勾践肯定是没有被葬在“独山大冢”的,所以进一步推测,会不会是越王无疆给“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