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真不能谈。”
“那你留着吧。”吴夺抬手,“小心收好。”
“小兄弟,你不能砍这么狠呀,这让我怎么说?”
“不能谈就不谈,买卖不成仁义在嘛,我再看看别的。”
“好吧,你说的确实不能谈。”
随后,吴夺只是象征性地扫了扫他摊子上的其他东西,便准备离去了。
这时候,宁霜却蹲下身来,从摊子上拿起了一件黄杨木雕。
吴夺便就没走,过去蹲在了宁霜身边。
葛亮笑道,“我去别处转转。”
梅小梅一看,也说了一句,就此离开了这个摊子。
这件黄杨木雕高约二十厘米,雕的是一个瘦骨罗汉。双肩耸立更显瘦骨嶙峋,屈一膝,蜷一腿,双手交叠于一膝之上。
罗汉的面容虽然消瘦,但却不乏慈和之感;双眼半张半闭,嘴角微微上扬,乃是静思之状。
吴夺跟着瞧了一会儿,这件瘦骨罗汉的雕工确实不弱,不过也到不了名家大师的境地;最关键的是,年份不行,应该是民国的东西,而且还到不了民国初期。
所以他不明白宁霜为何看得如此专注。
难不成有什么玄机?
吴夺不由轻轻碰了下宁霜的胳膊。
宁霜看了看他,轻声细语,“瘦骨罗汉,又称雪山大士,相传在雪山苦修,唯食诸果,静坐苦思,不涉人间,因此身体变得极度消瘦,却终于在这种情况下参透成佛。”
吴夺:“······”
宁霜又道,“别误会,我不信佛,我是想到了我妈。她走得早,生前一直信佛。她就供奉过一尊瘦骨罗汉,不过是铜器。”
“那?”
“走吧。”宁霜起身,“我就是一时有些思绪而已。”
“我还以为你发现什么了。”吴夺跟着起身,两人并肩离去。
没走两步,吴夺突然顿步,“隐居雪山,静坐苦思,不涉人间?”
“怎么了?”
“我想到了一个人。”
宁霜眼波流转,“镝叔?”
吴夺点点头,“你说他会不会也是这个情况?”
“这怎么说?不过根据你告诉过我的前因后果,不太像;他和爷爷关于这件大事,还没有什么明确进展,而且又是不辞而别。”
“突然之间断绝红尘,在入佛门之人当中,也不是没有啊。”
“好了,你不是说过么,这件事情多思无益。”宁霜挽住吴夺的胳膊,“今天就好好逛逛市场,放松一下吧。”
······
两人便就没再讨论这个话题,好好逛了起来。
连续慢慢看了好几个摊子,两个人都没见到什么眼前一亮或者值得上手细瞧的东西。
转过一段路,又先后看到了葛亮和梅小梅,他俩是分开逛的,当时都在上手看东西呢,吴夺和宁霜也没有上去打扰。
当走到一处拐角处的摊子时,两人却不约而同注意到了一件东西。
这是一件瓷器。
四联瓶。
四联瓶,也可以写作四连瓶,就是四只瓶子成正方形连在一起的形态;单个瓶子多是筒瓶,短束颈,小侈口;四个瓶子两两之间带着“连桥”,而中间则是上下通的。
四联瓶多是用来插花。试想一下,每个瓶子各插一支不同的花,也是很有意趣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陈设观赏器,因为器型还是比较新颖别致的。
四联瓶这种瓷器形制,首创于雍正朝。
雍正朝是明清瓷器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皇朝,除了精品迭出,创制的新器型也是不胜枚举。
单单只说瓶子,除了四联瓶,还有赏瓶、云耳瓶、如意耳蒜头瓶,等等。
“四合一”不仅在工艺上相对繁复,对整体美感的要求也很高,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都得考虑到。
所以,四联瓶主要就是雍正朝和乾隆朝出现得多,乾隆朝以后就很少见了。
吴夺和宁霜同时注意到这件四联瓶,不光是因为形制,它的釉也很特别。
铁锈花。
铁锈花釉,很容易顾名思义,就是褐色釉层之中夹杂黑色斑点,微微还有闪光的感觉。
叫这个名字,不光是因为视觉效果,现在调釉的时候,是真加了铁粉的。
巧了,这种铁锈花釉,也是雍正朝创制的。历史上也有一种铁锈花釉——宋代的山西黑瓷,大致是黑釉闪动褐色花纹;它和雍正朝创制的铁绣花釉还是明显不同的。
这件铁锈花釉四联瓶比较小巧,高度不过十厘米左右,摆在这个摊子居中的位置,下面还配了木质底座。
站在摊子边看这四联瓶的底座,不像是新做新配的,貌似有些年份了,不知道是不是和四联瓶同年份的原配。
“老板,我看看中间四个连在一起的瓶子啊!”吴夺动手之前,先跟摊主打了个招呼。
“啊?”摊主是个胖老头儿,也不知道是有点儿耳背还是因为“四个连在一起的瓶子”的称呼,看向吴夺微微一怔。
吴夺逛摊,除了特别常见的器型,叫法那是随心所欲,大多都不会显得自己很专业。
“好,自己拿吧,加小心,还有个底座呢。”胖老头儿摊主旋即便接了一句。
吴夺便就探身用双手稳稳把瓶子拿了起来;宁霜配合了一下,接着把底座也拿了起来。
摊主又看了看他俩,看出是一起的,便也没再多话。
于是,一起蹲在摊子前,吴夺先看瓶子,宁霜先看底座。
这个月很多事情确实赶到一起了。后天是下元节,因为今年老家重修了祖坟,所以下元节需要集中祭拜。我明天一早就得赶回老家准备,更新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提前汇报一下,并致以歉意。
吴夺看瓶子先翻底。
每个瓶底一个篆字,读起来是:雍正年制。
四联瓶如果有底款,往往不是“雍正年制”就是“乾隆年制”。
官窑如此,民窑也有不少这么落的。至于后世的仿品,器型小的,一般落“雍正年制”;器型大的,一般落“乾隆年制”。
如果是雍正官窑四联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仿宋官釉四联瓶。
铁锈花釉虽然有特色,但是视觉效果上,肯定比不了宋代官窑的釉色和开片。
吴夺从胎到釉到氧化层,仔细审视了一遍,感觉差点儿意思。
这件四联瓶很可能是现代高仿。
吴夺如今在瓷器上的眼力,其实已经堪称高手,即便不用听,这个判定也差不离。
不过还是顺带听了听。
果然,确实是现代高仿。他不由看了一眼宁霜,想递个眼色。
不料宁霜却依然比较投入,聚精会神地看着底座。
这个木质底座,首先不可能是紫檀花梨;这两种木料对于吴夺来说,很容易辨识。
也不像其它硬木类的。
至于楠木、黄杨木,颜色就对不上,因为呈现黑褐色。
此时,吴夺看着宁霜用手来回搓动,心头不由一动,这难不成是沉香?
严格来说,沉香不能叫木料,不过总归是有木性的。
搓动之后,宁霜果然嗅了嗅。当然,她不会很明显,是借着凑到眼前看的样子,悄悄嗅了嗅,只是没有瞒过旁边的吴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