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吴大志又看过另一个兽头之后,却发现了一丝端倪。
这两个兽头雕刻的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吴大志看得细,基本一致不代表完全一致,两者之间还是一处不同。
兽头底部和小石柱连接之处,都雕有回纹;但是,回纹的线条走向和线条间的宽窄不一样。
一个兽头底部的回纹线条间略宽,线条走向是逆时针。另一个兽头底部的回纹线条间略窄,线条走向是顺时针。
吴大志看得时间略长,后来吴夺和葛亮也跟着研究起来。
“这两个兽头好像能动!”吴大志终于下了结论。
“难道有机关?”吴夺和葛亮异口同声。
吴大志沉吟,“只是在这巴王庙之中,设置机关······”
吴夺接口道,“这巴王庙建在水下,本就蹊跷,说不定这机关开启后,能找到真相。”
“建在水下,一个很突出的效果就是,一般人进不来······”吴大志轻轻抚摸了一下兽头,“但是神庙,却又是祭拜用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供专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祭拜的。”
吴夺点点头,“所以,这个机关开启,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如果是为了防范其他人的危险机关,就不会如此隐秘,您不也是费了半天劲才发现端倪么?”
吴大志想了想,“本来还没试,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就是机关。但是这么一交流,越发觉得就是了。”
“要么咱们现在就试试,要么回去让大家看看视频和图片,集中讨论一下再试。”吴夺说道。
“下来一趟挺麻烦,还是别浪费时间了,现在就试试吧!”吴大志看了看吴夺和葛亮,“你俩觉得呢?”
吴夺和葛亮对视一眼,接着都点了点头。
从回纹的特点和不同来看,兽头应该是可以转动的。
回纹线条走向逆时针的,应该是依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回纹线条走向顺时针的,应该是依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先转哪个?
三人简单一商量,决定先转回纹线条走向逆时针的。
这里头不能说没有现代人的心理作用,因为现在所有的开关和螺丝,都是逆时针转动为打开,顺时针转动为关合。
但更重要的是,回纹线条逆时针走向的、回纹线条间略宽,略宽就有“开”的暗示在里头。
确定了先转哪一个兽头,也确定了转的方向,还有个问题就是转的圈数。这一点很难找到提示,只能转的时候灵活机动了。
吴大志来转。吴夺负责观察周围变化,葛亮则盯着不转的另一个兽头。
果然能转动。
而且在转动之时,吴大志感觉到的不是兽头底下有什么连杆之类的东西,而是兽头就像磁铁被吸附在小石柱上的感觉。
同时,发出的声响,也是那种类似摩擦的声音。
吴大志转了一圈之后暂停,三人都未发现任何异常。
继续转。
一开始,转个一圈两圈的,吴大志会停一停,但是一直没什么异常之后,他便一直转了下去。
足足转了十二圈之后,转不动了。
此时仍未有什么异常出现。
又过了大概十秒钟之后,石桥底部突然传来一阵“喀啦啦”的声响。
于此同时,兽头开始缓缓自动往回转动起来!
三人连忙下了桥。
只见桥洞下地面的石板,居中有两块正在同时缓缓下沉。
这两块石板是相邻的,每块石板大概一米见方,两块石板最终停住之时,下沉了大约两米半。而此时,兽头已经转回了十二圈,又停住了。
桥洞下的地面上,就此出现了一个长两米、宽一米的长方形洞口。
举灯照射,长方形洞底窄边一侧,出现了斜下的通道和台阶。
因为通道和台阶是斜下的,所在上面看不了太深,目及之处还是台阶。
此时,吴夺不由又看了看桥上的另一个兽头,“如果顺时针转动那个兽头,看来应该可以重新封闭洞口。”
听了吴夺的话,吴大志摸了摸下巴,“有开有关······那么,这条通道,看起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那就下去吧?”吴夺接口,“没准儿是个藏宝之地,巴王庙只是个幌子。”
“巴蔓子可是当时巴国神一样的人物,用巴王庙当幌子?”葛亮微微一怔。
吴大志笑了笑,“不管多牛的人物,包括所谓的神圣仙佛,在统治者眼中,或许只是可以利用的棋子。比如华夏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尊佛朝代,也出现过数次灭佛之举;说白了,就是看皇帝觉得哪个更重要,哪个对统治更有利。”
葛亮听后,“难不成,这里的巴王庙,乃是真正的巴国国君所建?”
吴夺应道,“不是没有可能啊。巴蔓子是怎么死的?说到底还不是替国君死的?他死后,巴国国君自当把他举高高,但实际上呢,他不过是国君的牺牲品。所以,利用巴王庙来秘藏一些重要的东西,也不奇怪。”
葛亮点点头,“嗯,这么一说······巴王庙首先能保证安全,因为一般人不敢亵渎神灵,况且还是在水下,很难进入;再者,国君进进出出就算为人所知,也有合理的祭拜巴蔓子的名义。”
“你们讨论的很合理,不过考古这种事儿,有时候结果往往匪夷所思。”吴大志抬抬手,“下去吧,且看看再说。”
随后,三人便下到了通道之中。
走上向下的台阶,三人都明显感觉到比较干燥,和巴王庙潮湿的环境不同。
不仅干燥,而且有一定的暖意。
在通道两侧是石壁上,涂抹着一种红色的石粉。这种红色石粉可能具有火性,产生了干燥和暖意。
向下的的台阶通道只有一米左右的宽度,他们在上面看不到多少,往下走其实也并不深,但是因为台阶斜度不大,所以行进的距离比较长,起码得有个二十米。
最后,他们进入到了一间石室之中。这间石室应该已经出了巴王庙所在的范围了。
这间石室高大宽敞,顶高五米左右,地面是个长方形,长约十米开外,宽度也有七八米。石室的四壁,也涂着那种红色的石粉。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室中央竖立着一根粗大的青铜柱。
青铜柱直径至少两米,顶天立地,上部和下部分别插进了顶面和地面中。
青铜柱的表面,有一处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方形纹饰。当然,青铜柱表面是有弧面的,所谓方形纹饰也是一个弧面方形,只不过四角是直角。
这个方形纹饰边有双道凸起的竖线,外道竖线和周边有很深的缝隙,而内道竖线则略宽一点儿。
这个方形纹饰如同镜框;在“镜框”中间,则密布着谷纹,也只有这一种纹饰。
在这个大大的方形“镜框”纹饰的左侧,只间隔两厘米左右,还有一个凸起的虎钮。
虎钮长约十厘米,宽约三厘米,底部则是一个长方形的边缘带棱的区域,虎钮高出青铜柱表面、也就是虎钮的高度约有五厘米。
这个虎钮铸造得很精美,倨牙昂首,长尾垂地、和四肢一样与底部的长方形区域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