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吴夺淡然一笑。

他是从小在聚龙河练就的水性,小时候经常一个猛子扎进河水,憋气潜泳。如果配上先进的潜水服和氧气瓶,不需要憋气了,可以长时间潜行,更是不在话下。

除了吴夺,葛亮和梅小梅的游泳技术也可以。宁霜也会游泳,不过基本维持在泳池水平;在泳池里游泳,和江河之中那可大不一样。

权浩然技术最差,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比旱鸭子强点儿。

吴大志年轻的时候,游泳技术和吴夺应该不相上下,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般情况不成问题。

汇总了大家的情况之后,吴大志点点头,“到时候如果真要探查,本来也得有留守的,不用都下去。不过这下水的事儿,化肥怕是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之前在探查地下迷宫的时候,化肥是潜过水的,从井中到了地下迷宫前的水池又上了岸。不过当时距离很短,只需要短暂闭气。

而如果探查水下巴王庙,乃至之后确定了水下藏鼎之处,需要的时间就长了,必须穿上潜水服。

化肥它也没有合适的潜水服啊,总不能给它单独定制一套,庞统也不可能同意。

“是啊,化肥这次估计不能冲锋在前了。”吴夺一边说一边心想,化肥就算是谛听分身,但潜水这个事儿还真够呛;要是避水金睛兽分身那还差不多。

话音刚落,趴在一边的化肥忽而发出了一声:“嚏!”

“哎?肥哥,难不成你还能长时间潜水?”吴夺起身,上前笑道。

化肥又是一声“嚏”。

吴夺一看,“你真行啊?”

吴大志笑了笑,“他也可能是回馈你一声,意思是知道他不行就不要强调了。到时候,如果它真能下水,现场它应该会有所表示。”

“好吧,肥哥你悠着点儿。”吴夺又对化肥说道。

化肥起身,给了吴夺一个屁股,晃晃悠悠走了。

随后大家也都各自回房休息了。

吴大志关好房门,一时也睡不着,又对着地图开始研究起来。

而吴夺回房之后,入睡之前,也不由琢磨了一会儿现在掌握的地理情况和水下“巴王庙”的事儿。

······

第二天一早,还没到吃早饭的时间,吴夺的门铃就响了。

吴夺揉了揉惺忪睡眼,开门一看是吴大志,“爷爷,这么早?”

“昨天的事儿,有什么新想法么?”吴大志开口问道。

“还真有一点儿,爷爷进来说吧?”

“出去走走吧,活动一下,正好回来吃早饭。”

爷孙两人出了酒店,沿街溜达,一开始没有过多交流;不多会儿,他们走到了附近的杜甫草堂的侧门。

杜甫草堂整体算是个公园,里头的环境不错,花红柳绿的,还有水有亭有塔,散步其间,会有很闲适的感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吴夺笑道,“可惜,现在是秋天不是春天,更没有下雨,不然走在里头会更有感觉。”

“更可惜的是现在没到开园时间,不能走在里头。”吴大志摆摆手,“说说你的新想法吧?”

吴夺点点头,“大鳍山也好,鱼背山、鱼嘴丘也好,都是和鱼有关。而且,那件青铜戈上面的纹饰,也是虎口衔鱼。这附近的江流,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鱼类呢?”

“如果有呢?”吴大志眉头一挑。

“如果有特殊的鱼类······”吴夺看了看吴大志,“不就是和之前遇上的变异动物类似么?”

“接着说。”

“梁州鼎是阴金属性,金生水,对地气产生水性影响,恰好又和嘉陵江相通。如果有什么特殊的鱼类,那就可能是受到梁州鼎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有的话,梁州鼎的秘藏之处可能也在鱼背山附近。”

“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吴大志颔首微笑,“如果是这样,水下巴王庙之中,可能真有和秘藏梁州鼎相关的线索。”

吴夺点点头,“虽然线索未必是直接关联,但有个提示也好,这么大的范围,没个抓手还真不行。”

吴大志接口道,“而且探查水下巴王庙,不白干,庞局也会支持。因为这能成为一个考古项目,投入也不会白费。”

吴夺心道,“水下巴王庙”是自己听到的,肯定存在,之前也没听说过什么考古发现,应该还有原址。只要古称的大鳍山真的就是现在的鱼背山,那就有的放矢。

······

两人走着走着,就又走到了送仙桥古玩市场附近。他们住的酒店、杜甫草堂、送仙桥古玩市场,相距都不远。

现在不过才七点多,打眼往里一看,古玩摊子基本还没有摆出来的,但是旧书摊子却有不少了。

吴大志抬抬手,“走,顺带看看旧书摊吧。”

吴夺笑道,“这里大多是几十年之内的旧书,充其量最早有一些民国的,也没啥古籍善本,您也想买本书里面夹着一张红印花邮票啊?”

梅小梅的红印花邮票就是这么来的,可惜是假的。

“臭小子,走到这里了随便看看而已。”吴大志背着手自顾向前走去。

吴夺便也就跟上了。

逛着逛着吴夺才发现,原来吴大志主要在寻找一些关于利州和嘉陵江的地理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旧书,虽说是临时起意,但也不是随便看看。

书还真买了几本,不过也没什么新发现,只能说对了解当地的情况有一定帮助。

吴夺逛的时候,也发现了一本书。

《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这本书是民国二十五年中华书局发行的,作者刘海粟。刘海粟算是近现代有名的大画家,同时也是美术教育家,出版有不少著作。

这本书品相一般,简装的纸皮封面还有残破,吴夺拿起看了看。

“最后一本了,想要便宜给你!”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癯,衣着朴素,看着带有一股子书卷气;不过,一开口说话这股子书卷气就没了。

摊主这么说,那就是同样的书之前他这里不止一本。而且,既然是剩下的最后一本,想必也是品相最差的一本。

“多少钱?”吴夺一边翻开又看了看内页,一边顺口问道。

他也不是完全随意,虽然这种书不会专门去买,但既然碰上了,有些东西确实也值得学习一下,也是有助于鉴定书画的。

“品相最好的那本我卖了一千块呢!这本三百拿走好了!就是封面看着有点儿破,里头其实挺好的。”

吴夺正要应声,此时不由愣了下,因为他发现了书中夹着的两张对折的信纸。

他立即又把书合上了,接着重新翻开,越过了夹着信纸的那一页。

这是老手才有的习惯性动作,因为有些夹着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个漏儿。

不料,一直盯着他的老板注意到了这个动作,微微一笑,“里面的信纸是收书的时候就有的,我看了,普普通通,就是民国时期的一封老百姓家信而已。我就没拿掉,还是搁在书里整来整走吧。”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6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6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