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权浩然买的书不贵,也谈不上捡漏不捡漏,就是作为资料用的。所以他笑道,“待会儿晚饭轮不到我请客了。”

而葛亮买的,也是小玩意儿。

一对玉鞋。

一对两只,都是六厘米左右的长短,两厘米左右的宽窄,鞋面浮雕了瑞兽纹饰。

这对玉鞋是和田青白玉质,虽然白度欠佳,但总体来说料子不错,工也可以。

这样的一对玉鞋,自然不是穿的,是佩饰;一般挂在腰间,也可作为手玩件。

玉鞋的寓意很好,一个是辟邪,一个是平步青云;从清代到民国,这种佩饰很常见。

葛亮买的这对玉鞋,大致是清末民初的东西,他花了五千块;这样的玉器都是开门的,基本上无漏可捡。

“我就是讨个彩头,拿在手里玩也挺有意思。”葛亮哈哈大笑,“请吃饭也轮不上我了。”

这时候梅小梅也笑了,“合着我买的东西最多啊。”

梅小梅买了三件东西。

之前吴夺见识过她的眼力,特别擅长金银器,不过她买的这三件东西,没有一件金银器。

其中一件是紫砂壶。她说老公爱喝茶,正好碰上了,价钱合适就拿下了。

这件紫砂壶是圆钟壶,落的是“友廷”款,两字椭圆阳文篆印。

友廷,邵友廷,清末紫砂制壶名家,生活在道光到同治时期。他的紫砂壶,加彩壶比较贵,而这种这种简洁形制,真品的话大致能值个几万块。

不过,这件紫砂圆钟壶,经过大家一致鉴定,应该是民国后期的仿品,和邵友廷的真品隔着大几十年呢。

梅小梅倒是没有太沮丧,因为虽然是仿品,但是她买的价钱不高,而且紫砂的品质没问题,还是可以用来喝茶。

梅小梅还买了一件漆盒。

这件漆盒不小,直径有二十多厘米,厚度大概五厘米,大致是圆形,周缘带花瓣边。盒面剔雕缠枝牡丹。

这件漆盒最大的特点是颜色。

不是剔红,也不是剔黑,而是剔绿。这是漆中添加了石绿作为着色剂,还是很少见的。

当然,所谓少见,指的是古玩剔绿,现代漆器工艺品当中,什么颜色也不少见。

这件漆盒,也是梅小梅花钱最多的一件,花了整整一万块,她买的东西,花钱都不多。这件漆盒她觉得能到清三代;要是清三代的剔绿漆盒精品,五万以上是值的。

对于这件漆盒,大家讨论的时候有些小小的争议,清代问题不大,但是能不能到清三代意见不统一。

漆器的断代,要是剔红剔黑相对还好说一点儿,剔绿的东西,见得少,而且因为漆中添加了着色剂,氧化程度和包浆什么的判断难度增大。

不过这东西从工艺的精美程度来看,确实有一定不足。

最后吴夺上手的时候听了听。

这东西还真是清三代的,是雍正朝的东西;却不是官作,而且是北工的东西。

清代的漆器,除了官作,还是以南方的工艺为优,比如苏州的雕漆,扬州的漆器镶嵌,福州的脱胎漆器。

总的来说,这件剔绿漆盒,一万只能算个小漏儿。

而梅小梅拿出的最后一件东西,虽然是她花钱最少的东西,却是她觉得漏儿最大的东西。

之所以花钱最少,是因为夹在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书里头,她是花二十块买下了这本书,而且认为旧书摊的摊主没有发现里面的东西。

这是一枚邮票。

1897年红印花加盖当伍圆邮票,而且是倒盖变异品。

这是有名的珍邮,如果是真品的话,能值几十万;二十块拿下,自然是个大漏儿。

不过,吴夺一看原胶都在,同时色彩鲜艳,品相出奇得好,就觉得不太对劲儿。大家都很熟了,吴夺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对此梅小梅不以为然,“捡漏都是靠好运气,这就是赶上了。”

结果······

结果这枚邮票差点儿被梅小梅撕了,还是宁霜阻止了,说就算当一个标本吧,起码图案字体啥的没错。

最后不消说,吴夺请大家吃的晚饭。

之前说好的火锅走起。

大家吃完的时候,已经快九点了。吴夺结账之时,吴大志接到了庞统打来的电话。

卢芹斋和谭敬,实际上是上本书《玩宝大师》中,谢流斋和谭如肃的原型。当然,小说毕竟是虚构,所谓原型只是某方面借鉴而已。

“庞局,等我回去再给你打电话,现在外面吃饭呢。”吴大志接起电话后说道。

“行。”庞统一听,顺带问了一句,“饭后没有别的节目吧?”

“没有,这就走了。”

回到酒店之后,大家干脆聚到了吴大志的房间里,吴大志给庞统打了回去。

“几张图我给你发过去了。”庞统直接说道,“再就是大鳍山,目前有点儿眉目,但还是不能很确定,有可能就是现在的鱼背山。毕竟是一座不出名的山,不太容易具体考证。”

“鱼背山?”吴大志应道,“听这名字倒是有点儿关联。”

“嗯,有些古籍资料的反馈还没出来,当地的老人也没走访彻底,有消息咱们随时联系吧。”

“好。”吴大志又问道,“庞局,我们何时动身去利州?”

“快了,我正在安排前期工作。”

······

挂了电话,吴大志打开了电脑,“正好都在,一起看看几张图吧,也研究一下那座鱼背山。”

除了图片,庞统还发来了一些相关文字资料。

圈定的嘉陵江段,范围有二十多公里。这一段的江流,穿行在多种岩石相间出现的山区;江谷的形态,大多是深切峡谷,略显曲折,宽阔的地方不多。

这一段江流,大致呈现从北向南的流势,两岸山地最高的山峰,高出江面五百多米。

在这段江流的南端,因为江流与青色片岩的走向相符,故而产生江流侵蚀,江谷出现了一片豁然开朗的滩地。

而庞统提到的鱼背山,则在这段江流的北端,确实也没有超出圈定的范围。

北端东岸,有一片山坡地貌,大致呈现45度向东延伸,其间出现一座山体耸立;因为周围是坡地,所以显得有点儿孤兀。

这就是鱼背山。

鱼背山看着确实像鱼背,不过就是厚了点儿,而且它是纵向冲着江面的。

鱼背山的山顶,高出江面大概三百米,山顶平坦,堆积有砾石和土层。从航拍图来看,冲向江岸的崖壁,很是陡峭,但是绕到一侧,应该可以爬到山顶。

而在正对鱼背山的江流西岸,还有一座山,向东伸出山嘴,高度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没有河流沉积物。

这座山,叫做鱼嘴丘。

鱼背山和鱼嘴丘隔江相对,此处江面宽度仅有五十米左右。

······

“如果要探巴王庙,就得下水······”吴大志和大家将所有图片和资料捋了一遍之后,缓缓沉吟道。

“东岸的鱼背山所在的坡地倒是可停驻。”吴夺跟了一句,“不过,最好还是有船。”

“船和各种工具,庞局都会安排,关键是潜水。”吴大志说着看了看大家。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6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6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