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右边的出口,依然是往里只有三米左右,就出现了直角右拐,门口同样看不到通道右拐之后的情况。
这三个门口的上下左右以及门前地面上,都没有任何提示,包括整个开凿出来的石室中,大家也没有发现任何提示。
“肥哥,走哪个?”吴夺挨个看完之后,蹲下身来,捏了捏化肥的耳朵。
化肥抬起一只前爪拨拉了一下吴夺的手,而后歪头好似思索状。
它既然这样,那就说不定会有结果。
吴夺没去继续打扰他,又看向吴大志。
吴大志此时正好也开了口,“要么咱么六个人集中不分开,一个一个探;要么兵分三路,两两一组分别探查。”
大家都没有立即应声,各自琢磨其中利弊。
吴夺觉得,如果化肥最终不能定夺,那么兵分三路当是优选。因为到了这一步,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无非就是遇到机关不知如何破解,那到时候再返回商量即可。
如果全员集中一个个探,固然有优势,但是效率不高。
而且吴夺隐隐觉得,这三个出口,有可能只有一个才是通往真正的目的地。当然,他这么想没有确凿的依据,就是直觉而已。
随后大家又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就在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化肥也动了。
它先是来到了中间的门口,停留打量了一番;接着,又去了左边门口,又是停留打量了一番。但是这两个他都没进去,最后它跑到了最右边的门口,不过也只是停留打量了一番,也没有进去。
“肥哥,有结果了么?”吴夺再次走到了化肥身边蹲下。
化肥点头了。
“那就是走这个?”吴夺顺手指了指最右边的这个门口,面露喜色。
化肥却摇头。
“那到底是哪一个?”吴夺抬手一指,继续问道,“最左边的那一个?”
化肥还是摇头。
“这么说,就是中间那个了?”吴夺又指了指。
结果,化肥依然摇头。
“我去,难不成三个都得走一走?然后才能找到真正的目的地?”
化肥却没有表态,只是看着吴夺。
“你这算有什么结果啊?”纵然吴夺和化肥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但还是猜不透,“到底毛意思啊?”
化肥却仰头“欧”了一声。
看到它这个样子,吴夺心头倏然一动,“哎?我好像明白了!你认为的有结果,其实并不知道走哪一个门口能找到鼎!只是你搞清楚了,这三个门口,走哪个都没啥危险,甚至都有好处?对不对?”
化肥终于点头了!
此时,吴大志也趋前一步,“既然如此,而且刚才讨论时大家也都觉得兵分三路为好,那就这么办吧?”
其他人都表示了同意。
一共六个人,分成三组,每组两人。如何分组也得讨论下。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当然,这只是针对吴夺和宁霜。梅小梅是有夫之妇,和谁搭配都不能乱开玩笑。
最终的结果是,吴大志和梅小梅一组。
剩下的人,吴夺和宁霜一组,权浩然和葛亮一组。
化肥选择了跟着吴夺。
三个组的人对于走哪个,倒是都不挑。
吴大志选择了走中间,他是组长,梅小梅是特调局的人,走中间多少有点儿仪式感。
吴夺和宁霜还有化肥走了最左边的门口,权浩然和葛亮走了右边的。
进入之前,大家约定,如果碰上一般问题,能解决就一路走到底;如果碰上不能解决的难题,那就只能退回来等着。
而如果最终确定是藏鼎之地,也不要轻举妄动,退回来等待集合。
因为到了这里,他们发现什么通讯设备都用不了。
······
吴夺和宁霜走进最左边的门口,前行之后左拐,发现通道的高低宽窄还是如此,这次往前延伸比较长,大概得有二十米。
化肥则表现得一如既往的蛋腚,走在了最前头。
走到二十米长的通道尽头,通道又出现了拐弯,不过这次不是直角,是斜着的。
一直是通道,就走得比较快,此后间隔不等的距离会出现一次拐弯,有直角也有斜角。
根据他们判定的方向,总体还是朝向子午山区的中央位置,也就是子午双峰的。
这个过程中再也没有出现“中转站”,也没有出现向上或者向下的变化,一直是平的。
最终,他们来到了一一处台阶前。
这处台阶比之前走的通道要宽得多,宽度足有五米;站在台阶下方往上看,怕是得有十几米的高度,而且顶部豁然开朗,定是一个更宽敞的所在。
每层台阶的高度也很高,足有一尺。化肥的小短腿上这样的台阶肯定费劲,吴夺便又将它装包了。
吴夺和宁霜走上了台阶顶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间巨大的石室。
“墓室?”宁霜看到眼前的景象,脱口而出。
这间石室是正方形,长宽皆有二十米以上,顶部则是拱形圆顶,高达五米。
石室中央,竖立一块高大的石碑,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八。
石碑后面,则凿出一处长方形的三层石台,石台之上,摆着一排石棺,数了数一共八具。
在石棺的四周,还摆放着不少陪葬器物,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硕大精美的青铜编钟。
而在石碑的两侧,各有一口漆箱。
两口漆箱的大小一致,长度和宽度都在两尺左右,高度在半米上下。简单地髹满黑漆,没什么纹饰。
“这些陪葬器物的等级不低啊!”宁霜又接了一句。
“怎么会出现一间墓室?”吴夺指了指石碑,“这上面刻了字,应该能揭晓。”
石碑的正面是有刻字的,而且不少。反面则是光面,并无刻字。
因为这块石碑立于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并未有风化迹象,字迹依然很清晰。
而此时,化肥则围着一口漆箱转了一圈,接着又冲吴夺叫了两声,很显然,它对里头的东西更感兴趣。
“肥哥,你先等等,我们先看看石碑上刻得啥!”
吴夺和宁霜站在了石碑前,对着上面的刻字认真端详起来。
这石碑很高大,上面的字虽然如同鸡蛋大小,而且间距得有半字左右,但因为刻字面积占据了大部分碑面,所以总体字数依然不少。
这些文字,和之前遇到的“向同周全”是一种金文字体。
吴夺根本辨识不了,宁霜也是磕磕绊绊。
在宁霜全力辨认的时候,吴夺拍下了图片和视频。
“力有不逮,不可能全搞明白。”宁霜过了几遍之后,对吴夺介绍道,“不过,也能明白几点意思。”
“这八具石棺,是不是那帮奇人异士的一部分成员?”吴夺此时也猜到了一点儿。
“对。”宁霜点头,“这也是将双鼎合二为一秘藏的重要原因。在这里,因为种种缘故死了八个人;本来,是打算只将荆州鼎秘藏于此的,而兖州鼎,原计划秘藏于北方。”
“如此看来,秘藏荆州鼎和兖州鼎,原来不是两个小分队、而是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