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因为黄荆树的作用,三种昆虫出现变异,而且进行了变态的杂交?”吴夺顺着葛亮的思路说下去,“最后三种昆虫终于都绝种了,只剩下衍生出这种怪物!它成了杂食性的昆虫,幼虫吸取根液,成虫捕猎肉食,在谷中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葛亮接续,“谷中蛇鼠一类,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然后,就可能祸及附近的村民了。所以,才被作为妖孽灭杀。因为此事发生在明末,而且作法过程想必比较隐秘,所以南龙谷中有怪物的传说,现在已经变得语焉不详。”
吴夺指了指洞穴,“虽然将怪物全部灭杀,而且焚烧了老巢,但是老巢的洞壁缝隙和洞底深坑,或许还会有什么残留活体或者虫卵,所以,才会以铜板盖住,以镇妖符文封禁,以防万一。”
“嗯。”葛亮又道,“处理好之后,又把这山洞的地面‘复原’,就是怕万一有人发现再度开启。而洞口的黄荆树,应该也是移植过来,防范有人进入山洞的。”
“葛兄,你说为什么不彻底封死这个山洞呢?”
葛亮应道,“这镇妖符文,若是不接外界气息,怕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吴夺又看了看化肥,“现在化肥暗示可以打开,那就说明没有什么万一了,这怪物,确实是当时就全部灭绝了。”
葛亮也看了看化肥,“不过,这地方就是一个怪物火葬场,化肥让咱们打开,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吴夺沉吟着,又拿起手电,对着一尺深度的方形井壁的四个面仔细看了看。
“哎?”吴夺抬手一指。
只见一处井壁上,有一处长方形的区域,是有边缝的。长约二十厘米,宽约十厘米。
“这地方不像是机关,难道藏了东西?”葛亮说道,“之前光看下面的洞穴了,竟然没注意。”
“肥哥。”吴夺对化肥招了招手,“你暗示我打开,就是因为这里头有好东西?直接打开没危险吧?”
化肥站起身来,直接往洞外走去,走到大洞的小入口处坐了下来,意思好像是:赶紧的,完事儿走了!
“化肥都这样了,肯定没事儿。”吴夺先取出一把多功能小刀,然后探身,伸手在四面缝隙中尝试切入拨动。
长方形的区域,终于被吴夺给弄得凸了出来,随后吴夺直接用手捏住边缘,一点点往外活动着拔出。
一块长方形的石块,最后被拔了出来,壁上出现了一个洞口,洞口里,则是一个圆柱形的玉筒。
这玉筒长约十厘米,直径大概六厘米左右,是上好的和田白玉,而且玉筒上带有浅浮雕,刻有诗文,刀工精湛。
浅浮雕连绵群山,溪流飞瀑,山坡上一棵老松之下,一男子和一小童正在对答。
诗为竖刻两列四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好东西啊!”吴夺看着这白玉圆筒,“羊脂白玉,一流苏工,这是明代的玉雕精品!”
葛亮指了指这玉筒,“筒子都这么上档次,这里头的东西必定非同小可。”
“对!”吴夺应了一声之后,便立即打开了玉筒。这玉筒在一端有接口,属于插拔开合。
这白玉圆筒被拔开之后,登时有一股奇特的香气扑鼻而来!
随后,吴夺从玉筒中,抽出了一个丝绸小囊。
这个小囊作长圆形,一端的口部用丝线扎住。不重,感觉里面是丸状物。
“这里头不会是药吧?”吴夺和葛亮异口同声。
白玉圆筒上的诗文中有“言师采药去”,打开之后又有一股奇特的香气,确实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药。
打开小囊,果然,里面有三颗圆润的药丸!
托在掌心,香味更加浓郁,而且两人闻了香味之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药丸个头儿还不小,将近三厘米。
一颗金黄色,一颗银白色,一颗纯黑色。表面都十分光润,触手略软,有一定弹性。
而在小囊之中,还有一张卷成卷儿的便笺纸。
打开之后,只见上面以遒劲的小楷写了十几列字:
“蝉翼蜂针食髓螳螂,盖因辰峰南谷地气之变所致。细查黄荆叶,扩形生绒,触之麻痹,血流至尽;谷内螳螂、蝉、蜂以天性避之,食黄荆之可食,竟致乱性,杂媾成妖,谷内蛇鼠獾兔,均成口腹之物;竟又祸及村民,食人脑髓以充灵窍。
今殊灭之,恐有复生之能,镇以符文。又留丹药三颗,以备错漏之需。金丹口服,银丹外敷,可解百毒;玄丹益补,可养伤损之体。
大明崇祯癸未仲秋。”
当然,这便笺纸上的字,是不会有标点和分段的。
这位无门无派的道士没有留下名号,有点儿做好事不留名的意思。而且他做好事特别周全,还留下了万一以后有人进来开启地下洞穴、同时又遭遇复生的“妖物”;没死的人,可以用药丸救命。
由此可见,被这位道士命名的“蝉翼蜂针食髓螳螂”是有毒的,被它咬了伤了,就算不死也会中毒。
金丹肯定是指金黄色的药丸,银丹是银白色的药丸,玄丹是黑色的药丸。
这应该才是化肥“怂恿”吴夺的真正原因;金丹银丹不仅能解“蝉翼蜂针食髓螳螂”之毒,而且能解百毒!而玄丹,本身就是益补的药物。
能被化肥“认可”的药丸,必是极品灵药!
至于“蝉翼蜂针食髓螳螂”的出现原因,和之前吴夺、葛亮推测的差不多,就是个变态杂交的物种。
而为什么称之为“妖”,这里头也有解释——“食人脑髓以充灵窍”。这基本就是通过吃人的脑髓来“修炼”的意思了。
这个说法也可以换一种理解方式,就是这玩意儿通过食人脑髓,有可能变得更聪明了。
不过,道士最后封穴镇符,也不是怕有残留的活体,他很自信,已经全都灭了;他担心的是“复生”。
现在来看,过去三百多年了,复生是不可能了。而且这玩意儿应该也不算妖。
最后的落款是“大明崇祯癸未”,这和吴夺“听”到的刻制镇妖符文的时间是一致的。崇祯癸未年,就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
“这位不曾留下名号的道长虽然无门无派,但是本事不小啊!除了灭妖镇妖,他还查清了蝉翼蜂针食髓螳螂的出现,根本原因是黄荆树的变异;而黄荆树的变异,则是辰峰南谷、也就是南龙谷地气改变导致的。”
吴夺一边说,一边将药丸重新放回小囊,又放回了白玉圆筒。
葛亮点点头,“不过,他应该是没查明地气改变的原因。”
“他要是查明了,这荆州鼎和兖州鼎,都有可能被他取走。”吴夺应道,“九鼎能改变地气,就算他很厉害,也未必能想到。”
“也有可能,他不能在此地久留,处理完这些就已经耗费了太多时日,没有深入探查的时间和精力了。”葛亮叹了口气,“毕竟,他是想扶大厦之将倾的。”
吴夺也叹了口气,“好了。这山洞的情况现在可算是了解透了,走吧。”
葛亮却指了指吴夺手中的白玉圆筒,“这东西,化肥的意思好像想让你私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