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摊主倒不客气,接了烟点上,一手捏着嘬了一口,一手抬了抬,五指全伸。

“五千啊?”吴夺应了一句。

“兄弟别开玩笑!”

“我本来还想说五百呢,你这又是越窑又是唐代的,我一咬牙说了五千,你还说我开玩笑。”

“哈哈哈哈。”摊主大笑,“行了,五万。”

就唐代的越窑青瓷来说,一件水盂,行市差不多也就是几万的样子。水盂毕竟不是大件,而且越窑的产量也不小。

这件水盂,带着莲瓣纹和弦纹线,而且工艺精细,保存完整,五万也算合理。不过,在地摊上,价格弹性还是很大的。

“太贵了。”吴夺想了想,“我诚心要,给你翻个番,一万怎么样?”

摊主连连摇头,“我是报的地板价,你还抡着好几米的大砍刀,这就没法谈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开口才报五万,这里头肯定有水分。这玩意儿主要也得看摊主的进货价,没准儿很低。

吴夺又和他谈了谈,最后果然落了。

最终,落到了三万,摊主貌似不能再松口了。这东西他看明白了,就算进货价不高,也不太可能太便宜卖。

吴夺一看,便笑道,“那我再看看。”

“行。”摊主拿起大水壶灌了一口水,“说实话,我就是看你懂行,要是外行,我才不会让到这价儿。货卖与识家不是?”

吴夺这次,自然是要好好听一听了。

结果一听,这年份,比唐代还早。

推算出来,应该是613年,那时候还是隋代呢!不过,隋代享国时间太短,和唐初的东西,也差不了太多。

最令吴夺吃惊的是,这个“三”字,他也听明白了!

而且大有来头!

这个“三”,代表的居然是李玄霸!

这是在613年(隋大业九年),唐国公李渊任卫尉少卿之后,府上定制的一批越窑瓷器,全部都是精品;而在一部分器物上,还刻字以标明用途和归属。

其他刻字的器物上到底怎么刻的、刻了什么,吴夺听不到;但是这件水盂,三,代表的是李渊第三子李玄霸文房所用。

李渊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和正室窦氏,也就是后来的太穆皇后,只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从年龄上说,也是所有儿子中排名前四的:

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

李玄霸好像不如李元霸有名。

李玄霸变成李元霸,主要是因为康熙。

李渊的三子李玄霸,十六就死了,还是虚岁;这个水盂是在他死前一年做成的,他死的时候是614年,还是隋朝;直到四年之后,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玄霸才被追封为卫王。

唐代以后记载李渊第三子的史料,一直以来都是李玄霸,没有李元霸,直到清代康熙年间。

康熙名叫玄烨,为了避讳他的名字,康熙以后所刊印的什么《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就全给改成李元霸了。

当然,帮着李元霸扩大名声的,其实主要不是史书,而是一本《说唐》。

《说唐》是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朝成书并流传的,自然没有李玄霸,只有李元霸。

《说唐》还把李元霸刻画成了一个神力高手,同时杜撰了大量相关情节。其实李玄霸不会武功,身体也很差,十几岁而亡基本上就属于夭折。

吴夺算是搞明白了这件水盂的来历。

虽然这个来历,对于提升水盂的价值好像没啥用,因为没法证明这个“三”,就是代表给李玄霸用的。

除非找到确凿记载李渊府上定制这批越窑青瓷和相关刻字的史料。

但吴夺能在赏玩之中独乐乐,那也是极好的。

而且怎么也是一件隋代的越窑青瓷水盂。

“老兄,我也不跟你多讲了,你不是要三万么,我就落两千,两万八,咱俩都发,可以吧?”吴夺最后笑道。

“兄弟,你也不像差两千块的人啊?还在这儿跟我巧立名目。”

“这话说的,好彩头,好运气嘛。”

其实吴夺就是顺带收个尾,要是他还不松口,也就不和他磨叽了;这也待了一阵子了,还得回去问问老财主的事儿呢。

结果,摊主听了吴夺说的,竟然同意了,“得,又懂行,又会说,东西给你,我也舒服。两万八就两万八,拿走吧!”

吴夺笑了笑,“得嘞,我也没白来。”

摊主听了这话,歪了歪头,好似欲言又止,但终究没说话。

直到货款两清之后,摊主才道,“兄弟,我看你是个高手。一般来说,这种小玩意儿,高手都是无漏不捡。你能这价儿拿下,说实话我有些意外。你说再看看,我还以为看完了就不买了。”

“这年头儿,哪有那么多漏儿啊!”吴夺收好东西,“那你忙着,我先走一步。”

“等等,我还有件东西,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和这件水盂一起来的。”

“噢?”吴夺一听,兴趣顿时就起来了,“那就看看?”

“东西不在摊子上,你要想看,我带你去看。”摊主应道。

“那在什么地方?”

“在另一个古玩市场的店里,店是我姐夫开的。”

吴夺笑了,干脆说道,“老兄,你不会想骑驴吧?”

“不是。”摊主居然很真诚地解释道,“你这样的高手,我哪敢骑驴?这东西就是我的,不过放在我姐夫的店里代卖,只是没有熟客,他也不摆出来。”

吴夺想了想,“现在就去?”

“现在去也行,你要是有事儿,再约个时间也行。”

“你能大体给我说说是什么东西么?”

“还是直接看最好。”

“这样吧,老兄你给我个联系方式,咱们下午再约。”

“行。”

吴夺和他加了个微,便离开了古玩市场。

回到酒店,直奔吴大志的房间。吴大志也正在等着他呢。

进房关门,吴大志指了指吴夺拎着的袋子,“你还真买东西了?”

吴夺顺手把东西拿出来,让吴大志看了看,也说了两句。

吴大志盯着水盂底部刻的“三”字,眉毛一挑,“臭小子,这应该不是一般的隋代越窑青瓷,刻了字的话,就可能是王公贵族甚至皇室所用。”

吴夺有心解释下是李玄霸所用之物,但有心无力,因为他解释不了,除了明说能“听”。

于是便只好顺着笑道,“是啊,我拿下,也是考虑到了刻字的因素。”

吴大志没有再多说这件越窑青瓷水盂,他点了一支烟,在房间里一边踱步一边说道,“他未必能猜到是我,也可能觉得有人找他有事儿,毕竟,他在定穴寻迹方面是个高手。”

吴大志说的“他”,自然是古玩市场里摆摊的老头儿了。

“爷爷,现在该告诉我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了吧?”

“是一枚开元通宝。”吴大志顿了顿,“金钱!”

开元通宝,是几乎贯穿整个唐代的钱币。

唐高祖李渊刚即位的时候,还使用隋代的五铢钱,武德四年,废五铢钱,开始铸行开元通宝。

这里边有个巧合,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用过“开元”这个年号,所谓的开元盛世嘛;但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而是整个唐代都以铸造开元通宝为主,是通行货币。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5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5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