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照入墓室。
门后,有一个方形深坑!长约三米,宽约三米。
坑底密布尖锐的长矛,还有碎裂的石板;同时,还有两具白骨。
看起来,这应该是个陷阱。
这个设计,简单有效。推开墓门之后,一般的盗墓者是不会轻易进入的,肯定会先观察。
但是陷阱这玩意儿,不管你怎么观察,也不会有什么异常,只有踏上去才行。
坑底的两具白骨,定然就是当年的两个盗墓之人。
就在这深坑的后方,便是主墓室。
“进去看吧。”吴大志抬抬手,小心从门后仅仅留出的一尺左右的宽度,横向走到一侧,绕过深坑来到了主墓室。
大家也都先后进入。
化肥这次没有进去,坐到了门口一侧稍远的地方。
化肥表现得很平淡,吴夺心想,这里头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了。
这个主墓室不算小,地面是圆形,直径足有十几米;上方是穹顶,高度在三米以上。
就在主墓室的中央,摆放着一具青铜棺。
而在青铜棺的旁边,也有两具骨架!
两具骨架中,都斜插着几支青铜短箭,而且不是白骨了,发黑。
看来,盗墓者一共四人,前面两人跌落深坑而亡;青铜棺旁边这两个人,像是中了机关发出的短箭,而且箭头应该是喂了毒的。
青铜棺已经被打开了,棺盖虽然还是扣在棺上,却露出了三分之一的棺内情况。料想就是这两人开棺之时或者开棺之后中了暗箭。
棺内也有一具白骨,只是没了头骨。同时,棺内还留存着不少金银器和玉器。
怪不得。盗墓之人不要说取走原先馆内的玉雕头颅了,他们是什么东西也没取走,就把命搭在了这里。
而当年实行封禁之人,除了取走玉石头颅,其他的一切,仿佛都没有动。
这个墓室,除了青铜棺,还有其他陪葬品,也有看起来特殊的地方。
但是此时,众人却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青铜棺盖上。
因为这上面,刻了字。
字是小篆,不多,大概两百来个。
权浩然一时兴起,干脆直接出声读了一遍。读着读着,众人的脸上的表情,都出现了变化······
这里头,出现了一个人名。
钟离眛。
还有一个人,没有出现名字;但,却是此处墓葬的建造之人,而且能从刻字中推断出他是谁。
韩信!
这是当年淮阴侯韩信为钟离眛建造的墓葬!
钟离眛,姓钟离,名眛,秦末汉初名将,东海郡人正是如今的连州。
根据实际情况和棺盖上的刻字,此处墓葬,是秘密建造的。
更有意思的是,钟离眛的脑袋,其实就是被韩信取走的。
钟离眛本是项羽手下大将,结果被刘邦采用离间之计,让项羽对钟离眛产生了猜忌;后来,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自刎,钟离眛投靠了韩信。
刘邦称帝之后,韩信先是被封为楚王。而得知项羽旧部钟离眛居然在楚地安然无恙,刘邦便命韩信办了他。
但是,韩信不仅没有拿下钟离眛,反而派人把他给保护了起来。
这两个人,当时应该是英雄相惜的。
汉高祖七年,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设计偷袭。韩信不想束手就擒,也不想抵抗起来将事情闹大。
此时,有人就建议了,不如杀了钟离眛,献上他的人头,估计就没事儿了。
韩信有一点动心。
钟离眛得知此事,很是悲愤,他对韩信说,若是以我来取悦刘邦,你也活不久了。
大骂韩信之后,钟离眛自刎而死。
韩信就献上钟离眛的脑袋,面见刘邦,自陈无罪。韩信这次确实逃过一劫,只是从楚王被降为淮阴侯。众所周知,他也只是逃过一劫而已,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的。
韩信借了钟离眛人头一用,却又为他秘密兴建了此处墓葬;缺失的人头,则用玉石雕成以替代。
(ps:钟离眛的“眛”字,有不少人用错,错用最多的是“昧”和“眜”。)
弄明白了青铜棺盖上的刻字,虽然关于徐州鼎还是没有明确线索,但大家对于此处墓葬的疑惑算是彻底解开了。
这个工程难度不小,而且还是秘密建造,平头老百姓肯定是完不成的。
而韩信,虽然当时已被降为淮阴侯,但实力上无需多言,完全可以。
为什么会选在连州?因为连州(东海郡)是钟离眛的故里。
为什么没了头?因为钟离眛的头已经被韩信献给刘邦了。
韩信算是“出卖”了彼此惺惺相惜之人,但是事后却又进行了“补救”。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统领雄兵,驰骋沙场,战无不胜,杀人无算;但在钟离眛这个人身上,他所出现过的心理,应该是极其复杂的。
钟离眛的墓葬,不可能明着建,即便暗地里来,选址也得慎之又慎。
“东海郡”的这座“三指山”,算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
大家免不了感慨一番。
而这处墓葬,回头会交给特调局进一步处理,眼下,是要在墓葬中进一步查找关于徐州鼎的线索。
这座墓葬,除了居中的青铜棺,以及棺内的金银玉器,还有不少陪葬品。
其中最显眼的,是四盏青铜雁足灯,八件高大的陶马。
这些东西,自是十足到代的真品,不过此时大家的目光,都没有聚焦到陪葬品上面,而是不约而同来到了“河”边。
是的,这个主墓室里,有一条“河”。
这条“河”在青铜棺的后侧,宽约一米,在地面以下横穿墓室;“河岸”被整齐地砌了石台,还架有一座小石桥。
真的有水。
还是活水。
水面低于石砌河岸大概两尺,里面的水是正常流动的。
这是一条地下暗河!
确切地说,这是一条地下暗河的一段,当年修建主墓室,可能是无意中挖出的,但加以利用修整,成为了这个墓室的一大“特色”。
“封闭的墓室里,有一段地下暗河露出,但是这个墓室却不怎么潮湿······”吴夺盯着清澈的水流沉吟起来。
确实,墓室之中虽然说不上很干燥,但绝不潮湿,是比较舒服的一种湿度。
吴夺话说一半就停了口,接着眉头一皱,复又抬头;这时候,他发现大家都在看着他。
······
吴夺明白了,大家也都明白了。
南台山群,多岩洞,地下也多泉,出现地下暗河,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是,这一条流经钟离眛主墓室的地下暗河,很可能连通了秘藏徐州鼎之处!
正因为连通了秘藏徐州鼎之处,才会有其衍生的“火气”随流,才会使得这个墓室不那么潮湿!
正因为连通了秘藏徐州鼎之处,墓室内青铜棺中的玉雕头颅才会不断吸收“火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当年封禁“邪气之源”之人,因为不明徐州鼎之事,才会认为这是火性“邪气”,才会取走玉雕头颅。
取走玉雕头颅,他也知道是“不敬”,但是在他看来,墓室之中的火性“邪气”已经侵染了玉雕头颅,他这才将玉雕头颅移到了地下岩洞,封禁的同时,引来泉水从上而下地“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