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我给你说实话。”摊主左右看了看,“我就是看不惯郭大胡子在市场里好为人师的样子!这玩意儿,你要喜欢,我可以便宜给你。”
听他这么说,吴夺便大致报了一口,“千数你能卖么?”
“啊?”摊主一听,连连摇头,“千数肯定不行。”
“那不就得了。”吴夺站起身来。
“兄弟,就算是千数,也有大千和小千啊,你最高能给多少?”摊主好像还不死心。
其实,这炉子,别看他对郭大胡子报三万,而且还咬死价儿,其实就是三万去个零三千收的。但是古玩生意,它就这样,有些东西,它不能赚少了。
“呵呵,你报三万,我只能给三千。”
嘿!摊主心说,你是知道收货价还是怎么着?!
“这样,兄弟,我说个办法,你看行不行。”摊主伸出了一个巴掌,“我赔钱,八千给你!但是,你得告诉我这东西的细路。”
他说的“细路”,就是详细的鉴定。
摊主此时确实渴望搞清楚,也有点儿冲动了。
吴夺却断然摇头,“你就是三千给我,我也说不明白。”
开玩笑!这件东西吴夺可要可不要,又不是心仪的东西。这鉴定上的东西,岂能是随便就能指点你的?
“得,那你再看看其他东西吧。”摊主一看,知道遇上高人了,这东西还是自己再想办法找人详细看看吧。
没多会儿,吴夺和宁霜就离开了这个摊子。
走远之后,宁霜笑问,“吴大师,给我讲讲呗,这个白釉八卦炉,到底什么细路?”
“这东西啊,说明早期其实不准确。”吴夺对宁霜肯定是毫不藏私,“其实,是高丽王朝的瓷器。”
“啊?”宁霜确实也是没想到。
“这是高丽王朝后期的瓷器,基本上对应华夏的明早期······”吴夺接着便详细介绍了一下。
高丽王朝又称王氏高丽;公元918年,王建称王建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掉百济,实现“三韩统一”。
高丽王朝灭亡的时间是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李氏王朝,又称朝鲜王朝。
高丽王朝的瓷器,比起同时期华夏的瓷器,肯定是不如。不过也有些精品,比如“高丽秘色”的青瓷,再比如一些色彩和花纹比较独特的瓷器。
同时,高丽瓷器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在瓷器上运用浮雕、阴刻、镂空等等技术。这件八卦炉盖子上的八卦符号,就是镂空的。
这件白釉八卦炉,是一件非常普通的高丽瓷器,大抵相当于华夏明清时期的普通民窑,所以吴夺肯定是兴趣不大。
宁霜听完吴夺的介绍,不由有些吃惊,“你对高丽瓷器还有研究?”
“艺多不压身嘛!”
“一点儿都不圆润。”宁霜白了他一眼。
两人继续逛。
结果逛着逛着,又碰到了郭大胡子,他的身边似乎还不缺追捧的人。
这次他是在一个摊子前,拿着一个青花笔筒在看。
吴夺本想错身而过,但是一瞅他手上的笔筒,还真有一眼。
笔筒是常规形制,青花山水画片;在阳光照射之下,釉色如玉,青花发色竟有“翠毛蓝”的感觉。
虽然没有底款,但越看越像康熙官窑!
宁霜也注意到了。两人对视一眼,便一起往前凑了凑。
康熙官窑“翠毛蓝”发色的青花笔筒,那可真真是好东西!
康熙官窑青花的地位自不必说,而且“翠毛蓝”发色,是康熙官窑青花中的精品,青翠亮丽,采用云南珠明料,比之同朝的浙料青花要高上一个档次。
不过,这样的东西,肯定得上手细看才能定论。
可惜,吴夺和宁霜算是来晚了,郭大胡子不多会儿便让摊主装起来,说他要了。
八十万。
虽说如果是真品康熙青花官窑笔筒,这个价钱并不高;但是在地摊上,出现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价格,还是引发了此起彼伏的议论。
郭大胡子和中年摊主带着东西一起走了,说是找个地方交易,留下一个小伙子继续看摊。
没能上手细看,吴夺稍有遗憾,正准备离开这个摊子,忽听身旁有人招呼:“小吴先生,这么巧?”
吴夺扭头一看,居然是素金阁的金老板。
“哎呦,金老板,您这是来抓货啊?”
“嗯,抓点儿瓷器啥的点缀点缀。”金老板笑道,“我来了有一会儿了,看你看那个青花笔筒挺专心,就没打招呼。”
开古玩店的,到地摊上抓货是常有的事儿。
“噢,远着一看,貌似康熙翠毛蓝;这样的东西,在地摊上可不容易出现。”
金老板此时看了看摊主,又冲吴夺使了个眼色,便自顾往前走了两步。
吴夺一看,他这是没注意到自己是和宁霜一起的?这也有可能,因为吴夺和宁霜虽然靠得近,但看得时候没有说话,而且摊子前的人比较多,都挨着。
吴夺毕竟有“公务”在身,也不想多事,便在金老板前走之后,也给宁霜使了个眼色,宁霜微笑点头,自顾顺着摊位看了起来。
吴夺跟上了金老板。
离开那个摊子稍远,金老板才低声道,“那个笔筒不真,但也是一流高仿。”
“噢?您见过?”
“那就是郭大胡子的东西,不过今天放到市场里过一手,公示公示,你懂的。”
“原来如此。”
古玩行里的一些个手段,吴夺大多耳熟能详。
郭大胡子拿着一件高仿,玩了这么一手套路。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比如,广而告之,想买的会去找他,自己推介容易让人起戒心;再比如,不必再编排来路,以免露出破绽,“地摊上来的”一句话够了;还比如,容易控制价格,我都八十万收了,你说得卖多少?或者后头说出了什么事儿,急等钱,亏钱七十五万卖给你,有出处让人信。
等等。
“金老板,您在这长安古玩行里,手眼通天哪!”吴夺接着笑道。
“嗐!赶巧了而已。这种事儿,我也就是对你说说,不是怕你还想买嘛!对长安古玩行里的人,那可就不能多嘴了,断人财路,可是容易招大祸。”
“那真得谢谢金老板了。”
“客气。对了,将哥最近忙什么呢?你们一直没有离开长安?”
“没,前几天我们出去旅游了一趟才回来落脚,也待不久。”
“噢,在长安有啥需要帮忙的,别客气,尽管开口。”金老板说着便拱了拱手,“你有佳人相伴,我就不邀请你一起逛了,哈哈。”
吴夺心说,嗐,原来他注意到自己和宁霜一起了啊!只不过他处事那是相当圆润,吴夺不主动介绍,他就不多事。
和金老板分开,吴夺又去找了宁霜。
此时,宁霜正在一个摊子前看一件东西,吴夺便在旁边跟着一起看了。
宁霜正在看的是一件白玉步摇,折枝花卉纹饰。总体呈叶片状,有个六七厘米长。
步摇这个名字很形象,它是一种头饰,得配合发簪使用,“行步则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