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才是真正的墓室,右侧显然不是墓室。”吴大志戴上了手套,“化肥不愿意来,可能是因为墓室里边真的有尸骨。”

“爷爷,您想直接打开?”吴夺一看吴大志戴上了手套,这是要直接搭上辅首开门的样子啊。

“不是我直接打开,而是已经被开过了。而且打开之后,才又装的青铜辅首。”吴大志指了指石门的底部,“你看,如果是一次封闭,再未打开,不会有这样的痕迹。”

“这到底几个意思?”吴夺纳闷。

不光他纳闷,所有人都纳闷,包括吴大志。

外面的那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石门是封闭的,还加了机关。内部的这道石门,却又是“开放”的!

如果是那帮奇人异士所设,如果这墓室内就藏着雍州鼎,好像不应该这样······

既然想不通,那就先进去看看再说。

吴大志双手搭上辅首,根据地面上的痕迹,这门应该是往外拉的。

石门真的被拉开了。这两扇石门不仅不大,而且挺“单薄”,厚度绝对不会超过四厘米。

弯腰探头看,一间墓室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别看墓门不大,但是这间墓室的面积还是不小的。

墓室内部是长方形的地面,长度大概在十米左右,宽度大概在六米左右。在墓室的右侧,还有一个无门耳室。

只是墓顶高度略有点儿低,至多两米左右,和墓门拱形顶部的高度差不多,而且是平的,就显得有点儿压迫感。

大家进了墓室。

墓室的居中位置,立了一块碑。

这块碑高约一米八,宽约一米,而且很厚,得有二十厘米的厚度;看起来,是一整块石材切割打磨成的。

没有碑头,顶角也不带圆弧,显得很是利落。因为体量也不小,甚至还有点儿“雄伟”的感觉。

碑上是有字的。

正面竖刻八个大字。

吴大志凝神细看这八个大字的时候,其他人暂时也四散开来观察。

吴夺先转到了碑后,发现碑后刻字更多,是小字,应该是一篇文章的内容。

这些字他不认识,不过宁霜倒是能认出其中的一些,只是也比较吃力,看不明白意思。

而在石碑的后方,则安放有一具石棺。

石棺的长约两米,宽约一米,形制也很简洁。就这么放在地面上。

同时,石棺所用石材,和石碑一致,看来出处相同。

除此之外,这间墓室里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了。

所以显得有点儿空旷。

吴夺又走到了耳室的门口,耳室无门,走进门口举灯照射,里面的情况一览无余。

这间耳室不大,几乎是正方形,长宽各有三米。

耳室之中,只有居中的地面上有一个石台,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一米。

石台很低,几乎和地面齐平,也就是能高出个一两厘米,但是周围是土质,石台是石质,边界一目了然。

这个石台上,有九个排列不规则的孔洞,不小,直径得有十几厘米。同时,石台的四角,各放着一个球体,直径也是十几厘米,和孔洞相符。

这四个球体,颜色不同,分别是青赤白黑。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却看不出具体材质,因为颜色是涂上去的,也不知用了什么染料。

这明显是个机关了。看起来应该是放球入洞,只是具体怎么放,还得研究。

正在此时,吴大志喊了一嗓子,让大家过来。

因为他已经完全确定了石碑正面的八个大字。

这八个大字是:故商君鞅,卫公孙氏。

吴夺一听,“啊?难道这里是商鞅的墓葬?不对啊,商鞅墓有记载,不在这里······”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辅佐秦孝公,改革图强,奠定了秦国日渐强大、而后一统六国的基础。史称“商鞅变法”。

公孙鞅,卫鞅,商鞅,是一个人。

叫“公孙鞅”,是真正的名字,公孙氏,名鞅;叫“卫鞅”,是因为他是卫国人,还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叫“商鞅”,是因为秦孝公曾经赐给他“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

从石碑上的这八个大字来看,那么这就是商鞅的墓葬;而石棺里,也应该是商鞅的尸骨。

但是,商鞅墓葬,根据相关记载,却并不在这里。

这个问题,随着吴大志和权浩然一起读通了石碑背面的文字记述,同时结合相关史料和墓葬实际情况,基本得出了解释······

在秦孝公时期,商鞅是很风光的,推行变法,大权在握。

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军功、爵位、土地、行政、税收、等等很制度,同时制定了一套律法。

但是,秦孝公死了,商鞅就没有那么风光了。

因为商鞅变法对很多利益进行了重新分配,特别是军功爵位方面的改革,让贵族世袭制被打破,必然得罪原有的贵族势力。但秦孝公这棵大树不倒,就没人动得了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即位的是秦惠文王。

这个时候,以公子虔为代表的贵族势力出手了,最终,商鞅被诬告为“谋反”。

当然,实际上公子虔他们不过是推波助澜的小角色,真正想干掉商鞅的,还是秦惠文王。

商鞅的权力太大,而且变法完成之后,也没啥用处了。秦惠文王怎能容他威胁到自己?

商鞅逃到秦国和魏国的边界,他很聪明,秦国已无立身之地,“出国”才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呢,商鞅曾经骗擒魏国的公子卬,魏国怀恨在心,不让商鞅“入境”。

走投无路的商鞅真的“谋反”了,他回到封邑商於,组织邑兵先攻打郑县。这下子罪名彻底坐实了,秦惠文王派兵征讨,商鞅兵败战死。

这还不算完。

商鞅的尸身,被运回咸阳,车裂示众;商鞅全家老小,尽诛。

秦惠文王“族灭商鞅,不废其法”。

商鞅被车裂,全家尽诛,他的尸身是法家的门人弟子收殓的。

只是,车裂之后,商鞅的尸身分成了碎块,怎么也凑不全了;同时,收殓商鞅遗骨的,还不止一拨人;这种事儿,在当时的环境之下,那得偷偷摸摸地来,所以出现了分头行动也不奇怪。

其中有一拨人,收集到了大部分遗骨,本来准备偷偷运回商鞅的故乡卫国安葬,结果呢,在黄河德丰渡口,差点儿被秦国守军给截获。

最后,商鞅的这部分遗骨被草草埋葬在此渡口附近的秦驿山下。

当时不敢建坟立碑,直到风平浪静之后,法家的后世门人弟子才重新来为商鞅建墓立碑。此处商鞅墓在历史上曾长期存在,近现代才被夷为平地。

还有一拨人,只得到了一块遗骨。

不过这块遗骨比较重要,是商鞅的头颅。

这拨人也是法家的门人弟子,但是比另一拨人本事要大、路子要广。

而且,他们不仅要安葬商鞅,还非要将商鞅葬在秦国!

情绪有点儿重了。

当然,明着来是很难完成的,于是,他们从魏国挖掘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却将主墓室设在了秦国的地下。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5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5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