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小金立即苦笑,“老爷子啊!我说了送,我兄弟他坚决要给钱啊,最后我赔钱出了。”

金老板咳嗽两声,看了看权浩然,“你看,我谈个生意的工夫,这小子就不靠谱。”

权浩然笑了笑,“哪里,倒是我看了半天两件重器,一件没出手不说,还提前离场才不好意思。”

吴夺跟着拱了拱手,心说这倒也行,他们赚了钱,我也捡了漏儿。只要不说破,那就有点儿皆大欢喜的意思。

金老板也就此抬了抬手,“这眼看到中午了,今儿几位老板都捧了我素金阁的场,我做东,请大家赏脸吃个便饭!”

秦岳二人都以很稳妥的理由推辞掉了。

权浩然却没有推辞。吴夺自是跟着一起去了。

老金和小金,权浩然和吴夺,四个人进了附近一家饭店的包间。

这家店主要是经营当地的菜式,最出名的是水盆羊肉和葫芦鸡。

席间,权浩然给金老板透露了一些他所知道的“消息”。同时,权浩然也问了金老板一些问题,包括最近这两年陕省有没有“暗中”出土什么青铜器。

这和吴夺猜测的权浩然为什么要吃这顿饭对上了。

这是要先打探一下消息。毕竟,他们很可能接下来要取的雍州鼎,就在陕省境内。金老板毕竟是“地头蛇”,很可能掌握很多连官方都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金老板倒是说了几个,但并没有元州境内的。

“将哥,其实我今天还有一件好东西没拿出来,因为我觉得他俩吃不动。”金老板插空又来了这么一句。

权浩然并没有直接问是什么,而是说道,“你没有把那件饕餮蝉纹鼎当成宋仿吧?”

“没有,实际是明仿,报宋仿的价儿,我也知道将哥肯定不感兴趣。”金老板笑了笑,“将哥这是怕我说的好东西吃不准?”

“你想多了,你的眼力我还不了解么?我就是突然想起来问一句。”权浩然这才问道,“什么好东西?”

其实,权浩然就是金老板说的意思,你自己说好东西,未必真的好,先敲打一句。

不料,金老板却道:

“兮甲盘!”

金老板此言一出,权浩然愣住了,吴夺也愣住了。

接着,两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老金,你这个玩笑有点儿大。”权浩然笑着说的时候,连称呼都改了;他一直叫“金老板”,现在改成了“老金”。

数年前,在华夏国内一场著名的春拍上,有一件青铜盘引发了举国上下强烈的关注。

起拍价1.2亿。

竞争却依然很激烈。

除了场内的报价,还有场外电话委托报价。

最终,场内1.85亿落槌,加上佣金等费用,最后成交价2.13亿!

这件青铜盘,就是兮甲盘。

兮甲盘,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拍卖市场的拍品中铭文最多、历史著述最多、级别最高的青铜器。

宋代出土,南宋宫廷旧藏,后流落辗转,却一直基本上能保持传承记述,一直到这场春拍。

如此国宝级重器,吴夺是看过大量的图片和资料的。

兮甲盘,圆形,盘沿外侈,内底趋平,有双耳。盘高约11.7厘米,双耳距离约47厘米,内底铸有铭文133字。因为南宋以来就成了传世品,所以皮壳黑亮,几无锈迹。

青铜器的铭文,是决定青铜器价值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

兮甲盘内133字的铭文,大体意思是:

周宣王五年三月庚寅日,北伐玁狁(严允),兮甲(尹吉甫)克敌执俘凯旋,立下战功,周宣王赏赐他马匹和车辆。而后周宣王又让兮甲去掌管成周(洛阳),责令四方缴纳粮赋;若是违反法令者,处以刑罚。而周王朝的诸侯和百姓从事商贸,应该在规定的市场,不能到蛮荒之地做生意,不能接纳蛮夷的商家。特作此盘记载,子子孙孙“永宝”。

这个周宣王,是西周倒数第二个王,也就是“烽火戏诸侯”那位周幽王他爹。

周宣王执政时期,大致还是可以的,开启了一定时间的“盛世”。铭文记载的“北伐玁狁”,就是北伐匈奴。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件“虢季子白盘”,也是周宣王时期的,同样记载了北伐之战。

兮甲呢,他是兮氏,名甲,字吉甫。因为他被封于尹,所以后世多称呼他为尹吉甫。

尹吉甫文武全才。他是周宣王时期的太师,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同时呢,他还是《诗经》的编纂者,被后世尊称为“中华诗祖”。

不过,等到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即位,任用奸佞小人,倒行逆施,尹吉甫却在绝望之中告老还乡,郁郁而终。

铭文中的“周宣王”和“尹吉甫”,也是衡量兮甲盘价值的关键。

兮甲盘,涉及的人物级别太高了。

青铜器有很多,有铭文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就在有铭文的这一部分中,能有这么高级别的人物的,也是屈指可数。

不过,这件国宝级的兮甲盘,其实并不是一件完整器。

而是一件残器。

底部的圈足没了。

吴夺也立即想到了这一点。

实际上,吴夺还看过一本名叫《困学斋杂录》的书,上面记载了兮甲盘的底足是咋没的。

元代初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李顺甫的官员,来到家附近的市场上,突然在一个摊子上发现了一件青铜盘。

这件青铜盘,又大又厚实,还挺好看。

李顺甫问:这个盘子是做什么用的?

摊主说:“这是我从一处废墟里捡来的,完整无缺,用料扎实,做工还不错,所以就拿来卖了。

李顺甫就用几个小钱买下了这件青铜盘。

这件青铜盘,就是兮甲盘。

就是因为李顺甫,兮甲盘才变成了一件残器。

李顺甫将兮甲盘带回家中,他老婆一看,哎?这玩意儿烙饼挺合适,就拿来烙饼吧!

不过,这个青铜盘子,底下有圈足,不好用。

于是折断底足。

很显然,李顺甫和家人们,没有认识上面的铭文的。

没文化真可怕。

一件西周的青铜重器,被折断了底部的圈足,当成了饼铛。

史上最贵饼铛。

要不是后面出现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懂行的人出现,兮甲盘怕就会在火苗和大饼的夹击中就此废掉了。

这个懂行的人,是李顺甫的上司:鲜于枢。

李顺甫寂寂无名,鲜于枢却是赫赫有名。大书法家鲜于枢,在元代是和赵孟钇朊摹�

鲜于枢一次来到了李顺甫家中,碰巧见到了兮甲盘。

细细一看,一口老血差点儿没喷出来。

暴殄天物啊!

就此,兮甲盘又被鲜于枢妥善。《困学斋杂录》就是鲜于枢撰写的,记载了这件事。

鲜于枢去世之后,兮甲盘一直传承有序,辗转于各大家之手。

清初,兮甲盘被收于保定官府的官库。

清末,兮甲盘又来到了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中。

从南宋到清末,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传承有序,而且有大量的著述记载了兮甲盘。

王国维曾经评价兮甲盘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5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5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