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桥巴扎,算是市内最为集中的玉石交易市场。这里头,还有很多来自苏州、南阳等地的玉商。苏州和南阳,当下是华夏和田玉交易的两个著名的大市场。
吴夺虽然不是玉商,但也是逛市场的老手,他先是大致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巴扎上,垃圾料的占比,不夸张地说,得有九成以上。而精品的好料子,却又贵得离谱;特别是大开门的料子,根本没有还价的余地。
哪怕是一些修过型的小籽料,开价也都很高。这修过型的,和假籽不一样,只是真籽的型不太好,加以修磨。不过修过型的肯定比不了纯天然的。
吴夺逛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人的议论,有人说这行情涨得太快了,现在的行情,比春节前起码高了三成。当然,这说的是精品好料。
和田玉,哪怕是只说和田玉籽料,品质也是千差万别,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问题;既想便宜,又想料子好,这年头儿,那就基本奔着吃药去了。
逛着逛着,快走到市场的另一头了,吴夺忽然发现一个摊子前乌泱泱围满了人,而且议论纷纷。
梅小梅不懂和田玉,碰到这个热闹,却想看一看。
吴夺也先想看一看,他不是想看热闹,而是隐约见到摊位上摆了一块硕大的籽料。
这个摊位是那种柜台式的,上面还带了个篷子;同时,摊位上好像就摆了这么一块籽料。
“我上前看看。”吴夺扭头对宁霜和梅小梅说了一声,便从一处空当比较大的地方顺势挤了挤。
这料子确实大,长度得有两尺多,最宽和最厚的地方也都超过了一尺,大致形状嘛,像个土豆。
听旁边的人议论,刚才摊主报过重量了,很吉利,49.5公斤,也就是99斤。
近百斤的和田玉籽料的确很少见。
这块料子通体黑皮,皮上的毛孔也很自然。吴夺一眼就看出是真皮真色。
俗话说,千年红皮万年黑。黑皮之下,容易出老熟的玉肉容易出不代表都能出。
不过,这块料子不仅有一头带着浓重的僵块,而且表面也有一些僵点。所谓僵,大致就是相对松散、缺乏玉性结构;僵重的话,干脆就像那种松垮的石头一样。
和田玉籽料如果皮上带僵,最怕的就是“窜僵”,也就是僵不仅在皮下薄层,还会窜到玉肉深处;而且窜僵的玉肉,还容易在周边出现脏沁。这样的话,一块料子基本就完犊子了。
所以,这是一块赌料。黑皮很厚,僵也不透光,不知道里面的玉肉到底啥情况。
赌石这玩意儿,主要是在翡翠上玩儿。翡翠的全皮料子,不仅有皮,还有雾层;而且场口不同,特点不同;还有些料子变种变色,出其不意;想通过表皮判断里头的情况,确实比和田玉相对更难。
和田玉通常皮比较薄,即便有厚皮,一般也不是通体包裹。
但是和田玉也有赌石赌料。赌的,主要就是类似这样的料子
这么大一块料子,只要玉肉干净,玉色不太差,僵没有吃进太深,可利用的价值就很大。
如果窜僵窜脏,甚至里面的玉肉本身就不行,那就是赌垮了。
比如行里常说的“火龙果”,就是里面的肉布满了脏点;再比如直接切出了很差的“鸡骨”,就是尚未成熟的玉肉,瓷性强玉性差。
人多,嘴杂。吴夺都不用自己问,便知道了摊主的报价。
九十九万。
摊主这是照着一斤一万来的。
这块料子,要是能切出干净的白肉,哪怕一般的白度,一斤十万八万没问题;如此,出成能有三成,那也是大赚一笔。
要是切出干净的青白肉,青白肉一般比较致密,油性也足,一斤两三万也差不多;如此,出成有五成以上就能赚。
但摊主开市就摆出来了,到现在依然没人敢赌。
因为这块料子,最怕的就是玉肉不干净。
而且极其难以判断。
再加上九十九万的价格,毕竟不是小数。赌好了确实能大赚一笔,但是垮了也会赔得很惨。
摊主是个很高大的当地汉子,带着个小帽子,留着两撇胡子,见没人再问,便上前拍了拍这块大料子:
“价钱嘛,不可能降了,有要的没有?没有要的我就拉回家了!中午要吃个烤全羊嘛,下午睡一觉,明天发到乌鲁木齐去了。”
此话一出,人散了一些。
吴夺趁势挤上前去,也摸了摸这块大料子。
虽然他也知道,这种没有经过人工的东西,听不出什么来;但要发挥真正的技术,也不能不试试手感。
这料子的手感不错,尤其是这块料上的那块僵的表面,还能感觉到一丝润度。
玩和田玉的,一般都知道一句话:僵边出细肉。
可也得看是什么僵,而且需要出现僵和肉界限分明,僵不能沁到肉里。
“嗯?”摸着想着,吴夺忽而眉头一皱。
因为声音出现了。
类似旋律的声音他是没听到,但是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很难形容,如同嫩芽破土而出,好似花朵层层绽放,仿佛面团发酵膨胀······
这是“发育成长”的声音。
这种声音感应不出内容,却能感应到一种状态。
这块大籽料内部成熟度的状态!
这种成熟度,包括了玉肉、杂质、绺裂、结构······
吴夺一时之间有点儿懵圈。
之前不是没有试过天然的未经人工的东西,根本不会有声音。
这是······
“听力”升级了?
恍惚之间,吴夺顺手又摸了摸籽料下面的柜台,用心“聆听”。
没声音。
噢,这柜台没有自己年纪大,看来天然形成的东西,也得有一定年份。
这个,回头得详细验证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升级呢?
······
“阿达西?你怎么了?”摊主伸手在吴夺眼前晃了晃,“想要买这块玉石吗?”
“噢!”吴夺回神,“我刚来,不知道什么重量?什么价钱?”
重量和价钱他已经知道了,他需要借这样不用动脑子的问题缓一缓情绪,稳一稳心神。
摊主便又介绍了一番。
周围的人也自觉向后让了让。
宁霜和梅小梅见吴夺居然看上了这么个大家伙,有些惊讶。
尤其是梅小梅,在她眼里,就没有“做料”这一说,她要买的话,只想买能穿手串的小籽料,或者能佩戴、盘玩的天然挂件、手把件料子。
“阿达西,九十九万确实高了,让一让吧。”吴夺也跟着称呼他为“阿达西”。在玉石市场,到处充斥着“阿达西”这个称呼,相当于朋友、兄弟、哥们儿的意思。
“让不了,让不了。”摊主连连摆手。
“谈生意嘛,重点是个谈字,一口咬定,就没得谈了。”吴夺笑呵呵,“好玉石,好朋友。”
“你真想买吗?”
“真想买,就是价钱确实高了,这是块赌料,我也是碰运气。万一垮了,能少赔一点儿是一点儿。”
“你要是切了赚了钱,会分给我吗?”摊主看着吴夺,突然问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