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要求是挖出一定空间,可这里全是沙子,于是就得先在四周竖立挡板,挖掉的沙子弄到挡板外围。
好在面积不是很大,人家的操作确实也专业。
下午,原先的“山脊”已经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盆地”。盆地深约十米,底部四周是挡板,挡板上方,则做成了斜坡状;能做成斜坡状是因为下面挖到了土,就此取材,对土喷水培的。
这十几棵胡杨树也不是很粗,最粗的直径的也不到半米,基本只剩主干,有的带着少量枝杈突起。不过胡杨木成材慢,这样的主干,当年的生长时间怕也不短了。
底部也挖得露出了大概一尺深的树根。
这些胡杨树确实都死了,但是树根却依然很顽强地扎在土中。
吴大志打量土层和树根,面色一喜。
首先,土层的东南角似乎要比西北角稍稍湿润一些。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其实东南角的土层也比较干燥。
再者,从树根的情况来看,延伸向东南方向的,十分粗大而且密集,而其他方向的树根,则明显要弱。
原先的“山脊”,如今的“盆地”,在隐藏冀州鼎阵法的西北方位;那么,隐藏冀州鼎的阵法,就在它的东南方位。
这两点说明,这些胡杨木的根系,应该是从地下“连接”阵法的。
还得继续挖。
顺着根系,往东南方向推进,不要伤到树根,特别是同地域之中最粗的那些。
这个活儿比之前的活儿可就慢了。因为
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挖到两处位置距离的一半。
这里晚上十点多天还没黑,不过也算是“黄昏”了。
车队负责人暂时停工,找到庞统,说不能再干了,干了一天太累了。
确实,到了晚上,效率就明显降低了。
“让他们先走吧。我们留下。”吴大志观察了一下最新进度,发现“差不多了”。
车队走后,庞统笑道,“老爷子,今儿不会要挑灯夜战吧?”
“说不定挑灯前就能完事儿。”吴大志说着,冲大家招了招手,一起来到了最新进度的根系处。
这些胡杨木的根系,越往东南方向、越靠近隐藏冀州鼎的阵法,就越集中。
这个集中,不是所有的根系都集中,而是最粗的那些;如今的最新进展,最粗的那些树根,宽度范围已经不足五米。
那排胡杨木,宽度范围有二三十米,如今的“深坑”里,最粗的几十条树根,在不足五米的范围内,已经呈现出松散的“捆”状。
而且这里的最粗,实际已经不粗了,还不如手指头粗。
“测量一下,从胡杨树到我画出的圆形范围中心的距离;还有,从胡杨树到这里的距离是不是超过了总距离的一半?”吴大志指挥道。
测量结果,还没超,恰在总距离的一半。
“大家一起动手,再挖一两米!”
五米左右的宽度,几个人往前再挖一两米,不算什么难事儿。
结果,吴夺挖着挖着就发现,树根再往前,不仅没有继续变细,反而逐渐更粗了一些。
“这个阵法,实在是太妙了!”吴大志喜不自胜,“环环相扣啊!阵法内的水性,除了作用于阵法,还引导了阵外根系的生长;而阵外的胡杨树,除了引雷生火,自身的根系还‘暗中穿插’到阵内,形成木性!”
吴夺自是不懂这个,但是他爱琢磨,而且他知道冀州鼎除了青铜本身的金性,还带有阴水属性,此时灵感突发,“爷爷,阵法内的水性,想引导阵外根系的生长,是不是冀州鼎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冀州鼎的阴水属性,导致了树根的‘逆向’变粗?”
“没错!”吴大志抚掌,“阴水属性,能影响地下水,也能生发不同寻常的木性!青色巨蝎也是同理。他们设置这个阵法,耗时一定很长;真有耐心啊,须得先等条件成熟。”
“老爷子,最后一下子,就在眼前?”庞统试探着问道。
“对!断根破阵!”
大家不由齐声爆发出了欢呼。
“看好了,每一条在这里不再分叉的树根的最细处,统统斩断!”吴大志拿起了锋利的工兵铲。
一起动手,很快完成。
完成之后,大家从坑里上来,迅速来到了那片圆形区域的旁边。
“吴老先生,没变化啊!”梅小梅等了大概有半分钟,忍不住先开了口。
“再过半小时也没变化。”吴大志微微一笑。
庞统听了吴大志的话,眼神略略一变,但看到吴大志微微一笑的表情,便直接问道,“老爷子,要等多久?”
“半个小时不行,一个小时差不多。”吴大志接着解释道:
“断了连根之后,阵内残留的木性会在五行作用下逐渐消解,一个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只是我猜测的最短时间。
不过,最长应该也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因为这个阵法,肯定借助了地气,一个时辰就是一个地支······”
庞统听完,“那您现在看的是?”
“现在没什么可看的,是我想看着等罢了。”
“哈哈哈哈。”庞统大笑,“还是铺上东西,摆上吃喝,这样等吧。”
他们已经吃了晚饭了,不过车上还有吃食和饮料。
大家刚坐下,庞统的电话响了,是李山打来的。
运送冀州鼎的车辆其实早就备好了,本来预估今天用不上。但是李山此时还没接到他们回返的电话,便主动给庞统打电话,问运送车辆是不是今夜能用上。
“随时待命!”庞统又问,“对了,我让侦查组查的那辆帕杰罗,有眉目了么?”
“还没有。不过根据监控显示,在去那里之前的时间点,这辆车在县城出现过。离开那里之后,我们还没有线索。您也知道,除了县城和部分国道,别的地方也没监控。”
“好,我知道了,随时联系吧。”
天黑了。
沙漠里白天很热,晚上很冷,好在有所准备。
一个小时过去了。
他们已经在这个区域的四个点摆上了探照灯,灯光的方向,都是冲着中心点;这片范围内,不说亮如白昼,但起码凭空出现什么东西是很容易看到的。
不过此时并无任何变化。
大家也都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等。
又过了半个小时。
“起雾了?”吴夺忽然发现,这片范围的中心位置,好似在灯光下袅袅升起了雾。
“黄雾“。
“雾”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笼罩这片范围内的中心区域。
这个中心区域比吴大志圈定的范围要小,直径大概十米左右。
“这不是雾,这是尘。”吴大志接口道,“木克土,木性一除,土性加剧,先起沙尘。”
“老爷子,那我们?”
“等到尘埃落定。”
······
“黄雾”渐渐消散。
最终,一处方方正正的院落,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走!”吴大志带头走向这处院落。
吴夺又激动了,甚至听到了自己的心脏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
这不光是因为终于找到了秘藏冀州鼎的所在,还因为这实在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