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又道:“这上面用‘西戎’来表示楼兰的位置,可能是因为当时他们对楼兰也不了解?”
权浩然想了想,“根据一些资料,楼兰古国属于印欧人种,语言也是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他们当时去了,语言也未必能通。能妥善藏好冀州鼎,已然实属不易。”
“不了解?语言不通?”吴大志沉吟,“当年的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所以‘地理模型’给了“沙子”提示。楼兰古国遗址,就在罗布泊岸边······这帮人和楼兰古国,未必没有联系啊,因为这冀州鼎能藏到那里,本来就不太正常。”
“战国末期的楼兰是什么情况,如今也找不到什么史料。”
吴夺回忆了一下基本的历史常识,楼兰国应该是在西汉时期更名为鄯善国,并向汉朝称臣。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罗布泊的萎缩导致的干旱问题,楼兰人遗弃国都楼兰城,开始南移;此时的鄯善国先后吞并精绝、且末、小宛等国,一度成为西域七强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没了。
“等等。”吴大志起身回到屋里,拿出了一张地图。
这张地图是他手绘的,上面已经标注了三个红圈。
一个红圈在茂岭县,一个红圈在封丘永县,还有一个红圈,在疆区。
很明显,茂岭县的红圈标示的是秘藏青州鼎之地,封丘永县的红圈标示的是秘藏豫州鼎之地,而疆区的红圈,则是刚确定的冀州鼎秘藏之地。
同时,图上还画出了一个如今干涸的罗布泊的荒漠的大致范围。
这个红圈,大致在罗布泊的西北方位。
而楼兰古城,原在罗布泊的西北岸边。
“这帮人藏鼎,也有可能得到了楼兰人的帮助。不过,他们是一群中原来客,还要在楼兰人的地盘上藏东西,楼兰人为什么要帮他们呢?”吴大志自言自语。
“爷爷,不如先换个角度想想,他们为什么要把冀州鼎藏那么远?”吴夺接口道,“他们秘藏九鼎,有可能是先分头行动。或许,这只秘藏冀州鼎的‘小分队’,遭遇了秦人的追踪,不得不改换地点呢?就和青州鼎临时加防机关一样······”
“你的意思是,被追着往西跑,最后是偶然闯入了罗布泊附近楼兰古国的范围?”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吴夺接续,“如果是偶然的误打误撞,这里头就没有计划,可能发生了什么临时决定。”
“臭小子,有进步啊!”吴大志连连点头,“战国末期,楼兰人有没有建起颇具规模的楼兰城都不好说······这帮人里,有不少墨门中人,莫非······”
“莫非楼兰古城的建设,这帮人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
吴大志揉了揉太阳穴,眼睛却亮了,“楼兰古城遗址,特调局应该能掌握不少东西!结合着楼兰古城寻找秘藏冀州鼎之地,还真是一个思路!”
“爷爷,我听说楼兰古城遗址和墓葬里的很多文物,早在清末到民国时期,就被外国人给搞走了?”
“是啊。”吴大志眯起了眼睛,“楼兰古城!那时候,外国人比华夏人更感兴趣,称之为华夏的庞贝古城。楼兰古城真正被发现,也是因为一个瑞典人······”
1900年,世界著名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受瑞典国王资助,带着一支所谓的科考队来到华夏,雇佣了一名维族人为向导,进入塔里木盆地,接着踏足罗布泊。
那时候,罗布泊周围虽然也是沙漠腹地,但还是有“泊”的。
这支科考队历经艰难险阻,却一无所获。就在失望而归时,向导的随身工具丢了,于是返回寻找;就在这个过程中,向导遭遇了一场沙尘暴,这场沙尘暴,吹出了一些断壁残垣。
向导立即找到斯文·赫定,报告了这一幕。
斯文·赫定带领科考队来到这个地方,经过一番勘查,最终确定,这就是曾经的楼兰古国的都城楼兰城。
这个发现一经公布,很多外国“探险队”蜂拥而至,什么英法德美日,都来了。
不能说这里面没有真正的科考人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楼兰遗址和墓葬中的文物来的。
这个期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如今,还能在一些博物馆里见到。
吴大志又道,“关于罗布泊和楼兰古城遗址,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们国家也陆续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比如1980年出土的著名的‘楼兰美女’。”
吴夺点点头,“这方面的资料情况和实地数据,特调局若能提供,那么探查秘藏冀州鼎之地,可能就会容易多了。”
“不错!今天的讨论很有成效,等再见到庞局,咱们和他好好合计合计。”
“他现在回燕京了?”
“他没说去哪里,只说随时联系。现在是准备阶段,他是组长,必定很忙;加上其他的地点还没参研出来,所以就不要主动联系他了。”
“嗯。”吴夺和权浩然都点了点头。吴夺又道,“您参研出一个位置,我们先行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
吴大志喝了口茶,“从明天开始,我继续潜心参研,你俩也做做准备工作。”
其实,吴夺和权浩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精神和心理上的。
吴夺心想,利用这段时间,自己也可以抽空梳理归纳一下在古玩上的学习心得,好好思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嘛。
不过,吴夺他们三个都没想到,这位特调局副局长、专项调查组组长庞统,三天后又来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吴夺去开的门。
这次不是庞统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吴夺没见过庞统,但一下子就感觉应该是庞统;因为权浩然描述过,他是个胖子,长得像个弥勒佛。
实在是太像了,除了耳朵不够大,而且有头发,简直就是吴夺心目中的弥勒佛形象。
他身边的人······
居然是葛亮!
原来最后确定的小组人选是葛亮。当然,还有个特调局的“跟班”不知道是谁,只知道可能是个女同志;不过无所谓,她主要负责服务性和联系性的工作。
葛亮肯定先知道了,冲吴夺微微一笑,眨了眨眼,然后指了指“弥勒佛”,“这是庞局。”
“你就是吴夺吧?这么快回来了啊?”庞统笑呵呵。
“庞局,我回来好几天了,有失远迎,快请进。”
······
五人见了面,寒暄之后,在堂屋围坐一桌。
“老爷子,今儿中午我不在这里吃饭了啊,你们忒能喝了。”庞统喝了口茶,“既然吴夺认识葛亮,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今天带他来,主要是让你们提前熟悉一下。”
“吴爷爷,我在这里住一阵子,您没意见吧?”葛亮给吴大志敬烟。
“没意见,莫要说你是吴夺的朋友,就是冲你师爷的面子,那也很欢迎。”吴大志虽然之前没见过葛亮,但多次听吴夺说起过,他对葛亮的感觉还不错。
“本来我们是想找六爷的,但是六爷最近要闭关,他推荐了葛亮。”庞统介绍,“我对葛亮也算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