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看咱们国内也未必没有。就说当时的斗彩摇铃尊,我还是不太信倭国有如此水准的高仿大师。”

“嗯。”胡允德叹了口气,“瓷都的斐爷应该不是,但也不排除其他的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或者,有什么华夏的高手移居倭国也不一定。”

吴夺点了点头,没有立即接话。

胡允德递给吴夺一支烟,“小吴,如果你离开大雅斋,准备做什么呢?”

吴夺怔了怔,转而笑道,“德叔,您这不会是要赶我走吧?”

“你小子!”胡允德摆摆手,“还没什么打算是么?”

“真没有什么长远目标。德叔您这是有什么要指点的?”吴夺心说,我离开肯定先忙九鼎的事儿,但还真没想过九鼎之后的事儿。

“我就是随口一问。不过你以后若是不再去别人的公司干,自己肯定得有个实体吧?”

“这我也没想过。”

胡允德微微一笑,“抽空可以想想。”

······

下午的时候,前半程也没什么事儿,胡允德提前走了。

就在胡允德刚走不久,有人送东西来了。

还是一整套的,配了上好的黄杨木盒子。

来人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看着有三十来岁,长得不算帅也不算难看,气质上像是个小生意人。他还有个跟班,是个长相有个点儿憨厚的小伙儿。

吴夺是和何双友一起接待的他。

打开黄杨木盒子,里面横四竖三,十二个格子。

十二个格子十二只杯子。

五彩花神杯。

正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草,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腊月梅花。

画片上除了这些花儿,还有诗文和画印。

五彩十二花神杯,最流行的就是康熙一朝。

而男子带来的这一套十二只杯子,虽然杯底无款,但显然是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的形制。

华夏彩瓷,主要就是四种: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出现的早,衰落的也早。

康熙朝,算是五彩最后的辉煌时期。雍正之后,五彩就是落幕的感觉了。首先五彩它稍显“热烈”,雍正皇帝不喜欢这样的审美风格;再者雍正朝以后,珐琅彩和粉彩日渐成熟和崛起,五彩也没什么空间了。

而十二花神杯,是康熙五彩的经典代表。

若是康熙官窑一整套的真品,现在应该是以千万论价的东西。

还别嫌贵,有钱也不一定买到。虽说华夏有好几个博物馆都能看到成套的,但是在民间市场,想收一整套十二只全品,属实太难了。

关键就是一套十二只太多了,三百多年的辗转,这一套里头,丢上一两只,碎上一两只,那还不容易?

早在1996年,二十多年前,天津文物公司的春拍上,出现过一套五彩十二花神杯。

那时候钱可比现在金贵多了,当时这一套花神杯的估价只有几万块;但是,上拍之后,居然引发了激烈的拼抢,最后的成交价,高达将近两百万!

而在数年前,又有一个大拍上出现了一整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这一次,最后拍了两千多万。

所以,吴夺和何双友一看是一整套五彩十二花神杯,第一感觉嘛······

这套杯子也没落官窑款。当然,没款儿的未必不是官窑,特别是康熙一朝,不落款的官窑器多了。

感觉是感觉,看还是要认真看的。

男子在吴夺和何双友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这套杯子,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传承有序的康熙官窑。”

祖传的,是古玩行里最容易听到的一句话,也是最不能相信的一句话。

而且这个男子他说祖传就祖传吧,还很笃定地来了个“康熙官窑”。

不要说康熙官窑了,就是康熙民窑的一整套五彩十二花神杯,那也不便宜。

问题是现在得先看能不能到康熙。

男子倒是没多说,就这一句。

听了这一句,吴夺和何双友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眼睛都没从杯子上挪开。

他俩是一人六只,分头看。

吴夺现在虽说在青铜器上还差点儿火候,但在瓷器上已是今非昔比;他先是很简单地一只只看了一遍,主要是查看杯子的统一性。

这方面没问题。

吴夺又拿起了一只杯子,开始细看。这只杯子是六月荷花。

越看越觉得没问题······

从胎釉到彩料,从画工到细节。康熙官窑的水准肯定是达到了啊!

吴夺此时才不由抬眼看了看男子,男子此时的目光却在随意扫视。

难不成他这么笃定,还真是传承有序?

吴夺也没再去多想,抓紧时间又听了听。替店里看东西收东西,还是得加最后一道保险。

结果,这确实是康熙官窑的真品!

吴夺不仅听到了是康熙官窑的真品,还听到了很多相关的东西,包括为什么不落款。

没想到,杯子是赏赐给吴应熊的。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不仅是吴三桂的儿子,其实他还是康熙的姑父。虽然这种亲戚关系随时可以断,但毕竟有过。

这个亲戚关系,源于吴应熊与和硕恪纯长公主成婚。

这个和硕恪纯长公主,也曾经叫过和硕建宁长公主。

鹿鼎记里的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妹妹,也曾被要求下嫁吴应熊。但实际上,历史上下嫁给吴应熊的建宁公主,却是康熙的姑姑,因为她是康熙祖父皇太极的女儿,也是康熙之父顺治的妹妹。

而且,他俩成婚的时候,康熙还没出生呢!成婚后一年,康熙才出生。

吴应熊因为与长公主成婚,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其实就是人质,清廷对吴三桂并不放心,这种办法自古以来就经常用。

不过,面子上的事儿还是足足的。康熙出生那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吴应熊被授三等子爵;顺治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而在康熙七年,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这只六月荷花杯,是吴应熊在康熙十一年受赏的。赏不可能只赏一只,当时肯定是赏了一套十二只。

康熙早期的官窑瓷器,不要说赏赐出的,就是宫廷里用的,有相当一部分也不落款。赏赐出去的,不落款就更正常了。

康熙赏赐吴应熊的这套杯子,在吴应熊没出事儿的时候,肯定是完整地保存在府邸中的。

不过,大家都知道吴应熊的结局。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应熊就被下狱了,同年即被处死。这事儿一出,吴应熊在京师的所有的孩子、包括长公主生的,也都被处死了。

而长公主是不会被处死的,康熙还经常下个诏,安慰一番这个姑姑。不过,安慰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吴应熊被处死之后,长公主则一直处于幽禁状态。

如此一来,这套十二花神杯的去向就不好说了。

吴夺没有听到具体去向。他“听”东西,自己控制不了,能听多少算多少。

原来是康熙早期的东西!怪不得这杯子上的彩料特别“热烈”,因为到了康熙晚期,五彩的东西也变得相对柔和了。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4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4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