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璜这种玉器,确实也大概是这个样子,所以认为是“币”的人,也称之为“璜币”。

不过,吴大志明确说了这不是币,只是铜璜;所以,陈济世便接着问道,“七爷,这您也有研究?”

吴大志心道,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李一言教授就写过论文,驳斥了这是“桥形币”的说法。

“历来都有争议,不过我觉得还是从玉璜发展而来的可能性最大,玉璜不是平民百姓用得起的,所以民间就开始流行铜璜,替代玉璜作为饰品。”吴大志也没有详细解释,只是简单说了说。

陈济世关注的重点也不在于学术争议,他一边听,一边指了指猪首铜璜上的文字:“七爷,您识得么?”

这件猪首铜璜的一面,铸有四个字,以穿孔为中央,左二右二;字口很犀利,堪比古币中母钱的字口。

当然,这东西很可能当时只铸造了一枚,就是为了放在此处,指代冀州鼎。

猪的阴阳五行属性为阴水,北方阴鼎,冀州鼎。

吴大志确实识得。

依然是籀文。

左侧两个字是:西戎。

右侧两个字是:湖盆。

这个,吴大志没隐瞒,告诉了陈济世。陈济世一时不得其解,沉吟起来。

吴大志已得其解,却也沉吟起来,而且很凝重。

因为如此看来,冀州鼎居然被藏在了战国时期西戎范围的沙漠中。

沙漠中的“湖盆”。

从“地理模型”来看,应该是沙漠中一处盆地湖泊的小岛上。

这下麻烦了!

西戎的范围不小,包含的沙漠面积也不小,这在当年应该也是最难找的;要不然,不会在放置的猪首铜璜上还特地带上了文字,给出了提示。

而今过了两千多年,沙漠的地貌极易变化,难上加难。

更要命的是,冀州鼎的秘藏之处,还是在湖中岛上。就算当年的沙漠如今还是沙漠,但两千多年过去,沙漠中的湖泊,却极有可能消失了!

若是已然消失,就算知道了方位,那也找不到具体地点了!

探查了这么多“地理模型”,这算是最坏的一个结果。

吴大志最后一声叹息,陈济世却哈哈一笑,“七爷,琢磨不明白咱就不琢磨了,或许只是为了说明借鉴了现实中的哪种地貌。”

吴大志“嗯”了一声,“那走吧。”

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以后在找寻的过程中再作计议。

再次进入迷宫,去往最后一个“地理模型”。

接下来将会是最后一个,两人都有心理准备。

吴大志以九鼎为数,而陈济世之前也根据“九宫”推出还剩六处“藏宝地点”,之前的双兽头玉雕件“二合一”,算两处。

“七爷,这猪首铜璜,算是咱们找到的最不值钱的‘宝贝’了。”陈济世边走边说。

“这个给我吧。”吴大志顺势说道。

这玩意儿当时主要是为了“提示”,怕是匆忙制成,不可能是什么华贵的物件。不过,或许以后在找寻九鼎的过程中能用得上。

陈济世当然不会争。

最后一个地理模型,没到吴大志就有数了,只剩一个西方阳鼎雍州鼎。

也只剩一个地支动物阳金申猴。

到了地方之后,吴大志有些惊讶;这地方,远远一看,居然像是一座“城池”。

等到了近前细看,才发现不是“城池”,而是“城墙”。只因为有几段近似环绕,远处从某个角度看,才像“城池”。

“城墙”也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山脊之上。

“长城?”陈济世笑道,“没想到最后一个藏宝之地,居然还有‘人工’建筑,战国时期,古长城倒是不少。”

确实,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修筑了长城,虽然和后来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没法比,但工程量也不小。

很多古长城如今早就没了,这地方也不好找,不过比沙漠可强多了,起码山应该还在。

就在“城墙”半包围的一处“山坳”中,有一块方形青石;吴大志拿起青石,才发现这就是个青石“罩子”,下面没有凹陷,平的。

有一个“包袱”。

帛制,轻轻拿起,还行,没有灰飞烟灭,只是感觉随时会碎掉。

帛包里,是一件灵猴形的带钩。

这件带钩总长约八厘米,猴呈跪姿,昂胸弓身,一臂斜向上高举伸出,爪子弯回,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就此巧妙形成了带钩的钩头;而另一臂则弯曲到了身后;猴头微微缩起,侧脸而视。

挺重,因为是金的,多处镶嵌绿松石。

这件灵猴带钩,光是材料就不便宜。

陈济世看着这件金带钩,“七青八黄九紫十赤,这灵猴带钩微微泛青,含金量怕是不到百分之八十。”

“七青八黄九紫十赤”说的是古人描述的金色和含金量,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么明显的色差;黄金黄金,底子都是黄的,只是不同的含金量会微微有相应色感。

一般含金量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会微微泛青。

纯金会微微泛红,有人称这种红为“金水红”。这个词很形象,这种微微泛出的红它有点儿波光感。

当然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化学上来说,也不存在绝对纯粹的黄金。

现在所谓的千足金就可以了,含金量在千分之九百九十九。拿着千足金对光看,确实能看出来微微泛红。

“战国时期的金带钩,能有这个含金量就不错了。再说了,若是太纯,硬度不够,也没法儿当带钩用。”

带钩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腰带头。比较普遍的用法是将带钩上的钩钮就是底面凸起来那个小圆帽嵌入腰带的一端,让钩体正面朝外,钩首勾住腰带另一端的穿孔中。

也有用双排带钩的,俩带钩一起用。还有在腰带上加铜环的,钩首直接勾住铜环。

在战国时期,主要以青铜带钩居多;金的和玉的,那就是档次很高的了,一般人哪用得起?都是王公贵族所用。

其实能用上带钩和腰带的,也都不算穷人了;穷人直接弄个布条就可以扎了。

这件灵猴“腰带头”,不仅是金的,而且工艺复杂,还镶嵌了绿松石,当时这么穿戴出去,那绝对比陈济世戴的百达翡丽还要拉风。

这是最后一处“地理模型”,两人都有些放松。

回返的时候,吴大志还“特意”问了一句:“化肥,还有么?”

陈济世只当是玩笑话,狗子怎么能回答呢?

化肥确实不能回答,但它好似心领神会,接着就加快了步伐,小跑起来。

这一次,化肥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吴夺见吴大志和陈济世回返,笑着迎上前,“两位老爷子凯旋,可是得了六件宝贝?”

“五件。”吴大志说着,指了指地上,“坐下说吧,有点儿累了,正好先歇会儿。”

“五件?”吴夺一听,“还有一处地方没找到?还是陈爷爷估计得不对?”

吴夺故意将还剩六处的“估计”算到陈济世头上了。

“有两处地方,合二为一,双峰一线天,只有一件宝贝。”陈济世笑呵呵应道。

古玩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4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之路第4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