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它的用途,转化成了书橱;而且若是用什么紫檀花梨之类的名贵木料制作,那就是很上档次的家具了。
这个中年人,看着是个爱动脑子的,虽然他不知道正确答案,但他觉得不可能是在万历当朝,所以肯定不能选a。
可是三选一他也只能靠蒙了,最后发扬了不会的“都选c”的精神。
选c错了。
应该选d。
万历柜这个名称,流行的时间很晚,是清晚期才真正流行起来的。
实际上,很多明代的东西,如今流行称呼,都是直到清晚期才流行起来的。
比如斗彩。之前一直叫青花五彩,在乾隆朝的时候,唐英的奏折上,还说的是“成窑五彩”呢。
比如宣德炉,比如景泰蓝······这些东西,明代乃至清代前期,都没有这样的流行性称呼。
中年男子最后也是两手空空黯然下台。
接下来,又有一个男子上台,依然是连三等奖都没拿到。
而两位主持人随后也没有再问有没有人“自告奋勇”,这“自告奋勇”的,好像都不大行啊。
他们开始主动发掘。
男主持人首先发现了一位老先生,收拾得干净利索,还带着一副眼镜,像个有学问的样子,便就台上点出他的位置和外貌特征,请他上台。
可是这位老先生却摆了摆手,接着转身离去。
实际上,真正懂行的,往往没兴趣凑这个热闹。愿意凑热闹的,往往也不容易答对太多题。
“走吧,还是逛摊吧。”吴夺就此对宁霜说道。
宁霜笑了笑,“这些题让你答,都能对么?”
“开玩笑,我就是一个华夏古玩小题库!”吴夺也不算吹牛,在他的眼力“突飞猛进”之前,他的理论知识储备确实已经不一般了,完全可以“纸上谈兵”。
既然是纸上谈兵,那见了东西还是容易抓瞎;比如当时他知道渣斗,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但是见了宋代的耀州窑黑釉渣斗,却还是认不清窑口、断不了代。
宁霜说这个,也并不是怂恿吴夺上台答题,只是随口一问。
却不料
“主持人!这里有一个华夏古玩小题库!你能让他上台吗?”
第一个上去的那个小伙儿,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吴夺身边,刚才还听到了吴夺自称“华夏古玩小题库”。
吴夺不由皱眉看了看他,这人怎么这么讨厌呢!
小伙儿却嘿嘿笑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这位先生还是个帅哥哪!真真是美貌与智慧并重,那就请上来展示一番如何?”女主持人发现吴夺之后,一手拿话筒,另一手打出了邀请的手势。
吴夺还是不想上去,便对着台上摆了摆手,准备就此转身离开。
“我就说嘛,估计就是在台下吹吹牛。”见吴夺要走,小伙儿故意激将了一句。
他反正是就想看热闹。
吴夺也不吃他这套,还是想走。
台上的男主持轻声示意了一下女主持,意思是别浪费时间。
可女主持不知为何,却还是再次邀请了一句:“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害羞呢?”
周围很多人也都“鼓励”起来。
宁霜拽了拽吴夺的胳膊,“大过年的,咱们出来,不如就讨个彩头吧!”
宁霜的话才让吴夺心头一动,出来为了“豫州鼎”,可是现在仍没什么突破口,讨个彩头倒也不错。
最终,吴夺上去了。
“这位先生,您刚才说自己是华夏古玩小题库,是有这么回事儿么?”男主持笑问。
“请出题!”吴夺避虚就实。
“看来是想用事实说话喽!”女主持笑着看向答题卡。
第一题还是比较简单的。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指的是:
a.年号b.节气c.景物d.政治
吴夺自然是选了d。《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当时京都汴梁市井生活。这个“清明”,指的是政治清明,清明的政治之下繁荣的社会气象。
继续。
第二题也不难。
下列哪一位是华夏古代的女性制砚名家?
a.顾大嫂b.顾二娘c.孙二娘d.扈三娘
这道题不难是因为可以用排除法。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都是水浒里的女性人物。
即便不知道顾二娘是制砚名家,也能通过排除这三位来选对答案。
娘这个字,除了有母亲的意思,还有姑娘的意思。所以,带“娘”字称呼的女性不一定就老,也不一定有孩子;所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说的是女大当嫁,不是母亲改嫁。
顾二娘,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女性制砚名家。若是砚台的,不知道顾二娘,那也就别玩了。
顾二娘是苏州人,生活在清代雍正到乾隆时期。她本来不姓顾,是嫁到了顾家。
她的手艺,是从公公和丈夫那里学来的。她的公公,就是清代的制砚名家“顾道人”。顾道人和儿子先后去世,儿媳妇顾二娘就继承了这门手艺。
“连下两城,胜利在望!”女主持人还插空鼓励了一句。
不过,第三题的难度,就升高了。
宋代有八大民窑系统,以下哪个窑口产出影青瓷?
a.磁州窑b.耀州窑c.饶州窑d.吉州窑
当然了,所谓难度只是相对而言,相对之前的题目,也相对不同的人。
对于吴夺来说,依然轻松答对。
答案是c。饶州窑。
饶州窑,就是后来的景德镇窑。
影青是一种俗称,实际上是饶州窑的青白瓷。影青这个俗称很生动,因为影青瓷很薄,薄到透光的程度。
三题皆对。
三等奖到手。
这是今天活动的第一个三等奖,台下爆发出了欢呼声。
两位主持人也很高兴,终于“开张”了。
其实不过是几十块的东西,居然有了这种效果。
女主持人鼓励吴夺继续。
若是继续下去,本质上没有损失,下面的题答不对,还可以拿着三等奖走人。若是再对三题,中了二等奖,那么不重复计奖,可以拿走二等奖。二等奖肯定比三等奖价值高。
不过,吴夺还是看了看台下的宁霜。
宁霜翘了翘大拇指。
吴夺点点头。反正已经上来了,那就继续吧。
第四题也不算难,而且是一道玉器题,更是吴夺的专长。
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的玉料是以下哪一种?
a.蓝田玉b.和田玉c.独山玉d.河磨玉
答案是d.河磨玉。
其实河磨玉并不是单独的玉种,具体指的是岫岩玉中的老玉中的“籽料”。
岫岩玉可以粗分两大类,现在所称的岫玉,主要成分是蛇纹石;还有俗称的“老玉”,主要成分与和田玉类似,是透闪石。而河磨玉,则不是山料矿料,而是河道中采来的。
这与和田籽料也有点儿类似。河磨玉往往也带“皮”,玉质细腻油润。
其实这道题不怎么缜密,不过既然是春节活动,能大体说得过去就行了。
吴夺答对了这道题之后,女主持人立即说道,“祝贺又对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