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反复的训练,并不会有任何的乐趣可言。
但是当同一件事情重复一万次或者几万次,就会带来信心的提升。
我把所有枪支填装好弹药,雨还在稀里哗啦的下。
这正好也算是一次特殊的考验。
我拿起一把冲锋枪,在寺庙对面的墙上,用点射的方式打了一个圈出来,然后里边打上了一个十字标记。
这个圆圈范围和一个篮球差不多大,所有的子丨弹丨都要打在这个圆圈之内。
在如此近距离之下,不需要考虑空气湿度以及风速风力。
也不需要修正弹道,不需要考虑子丨弹丨重量不一样带来的偏差。
虽然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些准头,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和关键,手感才是最关键的!
我把手指缠绕包裹,这样能有效减少枪械和手指的摩擦。
然后一发接一发,朝着圆圈倾泻子丨弹丨,或变换动作,或匍匐,或打滚翻转背身……
刚开始手感不是那么清晰准确,毕竟时间长了总会有些生疏,但慢慢的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不知道打了多久,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子丨弹丨。
直到墙上的圆圈被我打出来打出一个窟窿,我才停手。
大雨逐渐的停了,我走到墙上查看。
间隔二十几米的距离,有许多发子丨弹丨是打在圆圈之外的,但更多的都是在圆圈之内。
如果按照普通的标靶来计算,打个中等成绩应该不成问题。
休息的间隙,开始恢复一些体能,活动活动筋骨,锻炼一下身体。
身体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舒展开的。
身体素质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的力量不足。
并且老色鬼教我的,全都是一些杀人格斗技巧,扣眼,掏肛,喉咙,踢裆……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敌人的要害展开偷袭,全部都是一些阴招。
用老色鬼的话说,当和对手面对面拉开架势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输了。
时间一晃而过,晚饭的时候妖僧来了,带了一锅不知道炖的什么肉,还拉了一箱啤酒过来。
我们两个人坐在门口的屋檐下,点上驱蚊草驱赶蚊子和蛇一类的东西。
我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就在破损的佛像旁边……
用妖僧的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只要心里有佛祖,不必表现于外在的形式主义。
相反越拘泥于外在的形式表现,越需要用外在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虔诚,那恰恰说明内心是不够虔诚!
吃饱喝足,妖僧摸了摸滚瓜溜圆的肚皮,一连打了几个饱嗝。
“东九,晚上这里又闷又热,还有很多的蚊虫,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不用了,这不是给我带了驱蚊草吗?”
“哎呀,放着好日子不过,你说你这是图的啥呀?”
“图个清静,也是停下来沉淀一下。”
“人嘛,一辈子一直都在往前跑,没有时间停下来回头看看以前,总结总结现在,规划规划未来。”
“在人生这条路上,跑得快不一定成功,跑对方向才能发有所收获。”
“东九,你说你整天都在想些啥?我觉得我现在每天都是在沉淀,天天闲的鸟都疼。”
“人生苦短,还是跟我学学,及时行乐吧!”
“妖僧哥,咱俩不一样,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每隔一两个月我就要安静几天,放空自己。”
“东九,你这是在冥想啊?”
“算是吧。”
“以前大方丈经常让我安静下来,让我冥想,可是别说一天,我半天时间也坐不住……”
“屁股底下就像是长了钉子一样,可能是我还没到你们那个境界吧。”
“但不得不说,东九,你跟佛祖真的有缘。”
“妖僧哥,我跟佛祖的缘分,还不都是因为你?”
“如果没有你帮忙,我也不会结下这份善缘。”
“行,啥也不说了,吃饱喝足活动活动,打两枪过过瘾。”
“其实内心无聊苦闷的时候,解解乏也挺好的。”
说完妖僧拿起一把ak,对着远处的墙就是一梭子。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妖僧压枪的技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敢相信一个和尚能把枪练到如此程度!
要知道枪械的后坐力,会伴随着连续击发开始递增,越往后越不好控制枪口。
控枪和压枪靠的不只是蛮力,而是要用巧劲。
能够感觉到枪上下左右摇摆的幅度和浮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帮助下一次能够更好的压枪,控制枪口。
上次在南洋鲨的大本营,妖僧一手一把ak打那个小辫子的时候……
当时我觉得妖僧是瞎蒙的,可现在看来他是深藏不露,绝对有两把刷子!
现在妖僧当着我的面再次展示,很可能是别有用心。
“东九你别愣着,一起啊!”
“还是老毛子造的这玩意儿过瘾,皮实耐造不用保养,经久耐用还不贵。”
“好。”
我拿起枪没有刻意控制,只是用两只手死死的逮着枪,用一股蛮力控制着枪口。
子丨弹丨上下左右乱跳,在墙上打的到处都是。
“东九,你这么压枪是不行的。”
“那我应该怎么样?”
“像我这样,手腕绷紧,手腕,手肘,胳膊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样最牢固。”
妖僧给我示范了几遍,他所说的全部都对。
“妖僧哥,这种技术你是跟谁学的?好像真的很管用。”
“哪有跟谁学的?就是看的呗,看的多了自然就会了。”
“你可要好好练,好好确保你的安全,现在你可是大方丈眼前的大红人,心头肉呢!”
一听这话我立刻品出了不对味儿,估计妖僧的别有用心是在这里。
“妖僧哥,你应该不会吃醋了吧?”
“那怎么会?不会的!”
“只是自从你来了之后,大方丈有了一点变化。”
“噢?什么变化?”
“毕竟大方丈的年龄大了,出去打家劫舍,抢人家的东西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其实大方丈一直都想找个稳定的生意,光靠寺庙里的一些香火钱,那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本地人有孩子的,都把孩子往寺庙里送,让他们在这里吃喝,他们偶尔过来看一看。”
“这样能给他们省不少的生活费,越来越多,寺庙里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寺庙为什么不阻止呢?”
“没有办法,大方丈慈悲为怀,从来不肯把那些孩子赶出去。”
“如果光孩子还能承受,可还有很多好吃懒做的人,每天到饭点就来蹭饭。”
“虽然一天三顿免费的黄粥并不贵,可架不住人多,还是天天都来。”
“大方丈对这些问题也是很头疼,只不过他一直都不说。”
妖僧对我大倒苦水,让我知道寺庙里的难处。
可这些不痛不痒的话,跟我没什么关系,所以我判断,他心里的话还没说出来……
俗话说大倒苦水,必有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