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衣的确是个人才,也算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只独狼,几乎与中国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干过,而且这么多年的打打杀杀,最后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他绝对算成功,而且他的商业视野,用户研究也值得学习。
不过,李锋不喜欢周红衣这种性格张扬的人,怕他破坏了锋锐的文化氛围,李锋更喜欢像马华腾这样低调务实的人。
只是没有了360,周红衣还能干什么呢!李锋很好奇。
这时,李锋又突然想起了,增值业务和广告业务,这两块新增的收费业务,问刘志平:“徐嘉伟的增值业务和周枫的广告业务,进展如何了?”
刘志平答道:“还正在最后的调试,估计也就是这星期的事了。”
打败滕讯最大的好处,就是垄断了整个社交市场,可以大胆放心的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和广告业务了,
这两块业务,可是锋锐以后最为重要的现金流啊,而且锋锐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光指望游戏业务那点营收有点勉强了,而且锋锐的游戏业务非常单一,只有有数那几款游戏,
所以,李锋赶紧对刘志平说道:“调试完,没有问题了,赶紧上线,不用给我汇报了,以后锋锐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刘志平本以为在锋锐一统社交领域后,李锋会巩固两年,没想到李锋又拿出了更庞大的计划,而且刘志平也知道李锋所谋计划甚大,也想看看锋锐最后到底能发展到所谋程度,
所以,刘志平也用力保证道:“放心吧,老板,家里的事就交给我了,你大胆放心的做吧!”
最后,李锋又对刘志平说道:“好,我相信你!真有事的时候,咱及时沟通!那我就回去,准备准备,明天就出发!”
在李锋安排好锋锐的事后,又跟唐馨打了个招呼,也带着“专利小组”开启了为期半年的环球之旅。
而李锋的第一站,就是选择了大英帝国的伦敦,arm的总部位置。
李锋之所以第一站选择了大英帝国,就是为了英国的半导体arm公司,这个后来的移动芯片霸主。
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核心,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是个技术高度密集型的产业,所以再说arm公司之前,让我们先说说半导体行业的几种模式,
1、idm模式(垂直整合模式)。即一个公司包办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的全部流程,需要雄厚的运营资本才能支撑此营运模式,如如英特尔和三星。
三星很牛逼,一方面是垂直整合模式,能制造自己设计的芯片;另一方面,它也扮演代工厂的角色,同时给苹果公司设计的a系列处理器提供代工服务。
当然,英特尔也牛逼,也是cisc(复杂指令集)的ip设计者,几乎垄断了x86处理器,主要是电脑芯片及服务器芯片。
2、ip设计模式。arm比较特殊,它属于最上游的ip设计商,是risc(精简指令集)的设计者,不制造、不销售任何芯片,只是设计ip,包括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核心、互连架构,然后将其技术知识产权(ip核)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厂。
3、无晶圆厂模式(芯片设计 外包生产 销售)。如高通、联发科等,从arm那里拿到授权,设计自己的芯片,并负责销售,
但高通在移动芯片能有今天如此强悍实力,不是因为它在芯片设计方面的优势,主要是在通信领域专利布局,高通的战略是“卖基带送cpu”,利用自己在3g/4g的通信专利赚钱,
而高通专利许可费,还不是按照“单个芯片收费”来计算的,而是按照手机整机成本价百分比来计算,甚至,可以说高通是整个智能手机的爸爸,也不为过,
4、晶圆代工模式(纯芯片制造),如台积电、格罗方德……光台积电一家就几乎垄断了整个代工行业,市值也高达2000多亿美金,这可不是普通的代工,而是代表着最顶级的制造业,光后背涉及到18个顶级供应商,代表这一国工业的最高水平。
就拿国人最为自豪的华为来说,如果华为上市的话,市值也就与台积电差不多,虽然华为现在没有上市,但市值可以进行了同类对比,不可否认,现在的华为远不是三星的对手,
整个三星集团(三星电子 三星半导体 三星重工 三星物产 三星航空…..)加起来的市值大约在3600亿美金左右,那华为整体上市的话,大约应该在2000-3000亿美金之间,
当然,如果华为在a股上市的话,以国人的尿性,翻一番也是有可能的。
让我们把整个芯片再来捋一遍,两个ip设计商:arm(risc精简指令集),开发的生态,有高通、联发科…..
英特尔(cisc复杂指令集),封闭的生态,也只有英特尔、amd(不是arm,是农企amd)两家;
三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纯代工)、英特尔、三星,
而李锋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拿到arm的芯片技术的risc授权。
现在还不是那个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属于arm的移动霸主时代还没有来临,
现在arm的市值才不过10亿美金,连锋锐的一半都没有,直到移动时代来临之后,arm的市值也开始暴涨,
不过因为arm的商业模式,arm的市值一直不高,那怕到了2016年,软银以322亿美金收购arm的时候,收购价还溢价了43%。
作为一家开放出售芯片技术授权平台的公司,当听说一个中国的企业想要获得他们的芯片架构,arm虽然很好奇,但态度非常热情,首席执行官沃伦.伊斯特在会客室亲自接待了李锋一行。
这位四十多岁的伊斯特,是个典型的英国人,一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说起话来让人非常舒服,也没有因为李锋的年青说什么,
一阵客套后,伊斯特简单了介绍了一些公司的理念和情况后,就让助手把arm架构的芯片示意图,直接投影在后面的屏幕上。
架构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说吧,做cpu其实和我们盖房子类似, arm卖的是一套房子的基本设计蓝图。ic设计公司(高通)买下蓝图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修改、装修,比如要设计几个房间?餐厅和卫生间各要多大?
伊斯特指着示意图,说道:“李总,这些都是我们arm的芯片架构,上面都有具体的参数,目前我们比较成熟的是6系列,现在诺基亚、摩托罗拉都是用的这个系列,当然,我们还有刚开发成功的7系列。”
就像伊斯特说的那样,幻灯片上面的参数、示意图,非常的详尽。他们根本都不用耍花样,这些所有的构造和细节,arm都已经申请了专利,你可以偷偷摸摸生产,但一旦你大规模量产,就等这吃官司吧。
在大体介绍完芯片类别后,伊斯特接着向李锋他们,又说了下收费的情况:“这个6系列前期授权费只有200万美金,后期每个芯片我们收取2美金的专利金费用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