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此,她心里也是有底的,章卿、史莘这二美,和自己和经历基本相似,同样借了他的光进了市台,一时风光无限,后来因为他的被贬,差点儿被原台长扫地出门。但二女的心思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从这一点说,也和自己基本相似,对他忠心不二。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对自己和章卿、史莘绝对信任,掌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说这次挖宝行动,当他来找自己的时候,就知道他这次是真遇上了大麻烦。要不然,以他对自己呵护,不可能让自己出来抛头露面,还冒这么大的风险。一定是没有办法了,才找到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自己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帮着他组建演出慰问团队,帮着他搭台子,帮着他搞定那些瞬息万变的未知数。
要说最惊险的,就属于被省缉毒大队的人误抓,用枪指着自己的脑袋。那一刻,她真的吓坏了。但是又一想,这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惊险了一些,有他站在自己的身后,什么都不用害怕,一旦自己出现危险,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来解救自己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自己的这个判断没错。他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让自己化险为夷。所以,在今天这样的庆功宴场合中,只要他在,就肯定没问题。
更何况,自己陪着他经历了这么多,什么刀光剑影、枪林弹雨都见过了,还会怕这样的欢乐场?
只在这一会儿,这位“新西京之花”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镇静的笑容。只见她轻轻站起,冲大伙儿微微欠了欠身子,嫣然一笑,说道:“好!既然姜组长绅士风度,让我先来,那我也就不做作了。这样吧,今天是得胜之酒,我就给大家朗诵一首古代军旅的诗词吧!”
“好!”她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了众人的热烈掌声,就连对她最是熟悉的唐卡,也不禁扬了扬眉毛。
要说对于仲葳的表演能力,他一点儿也不怀疑。
这位与众不同的绝美之人,早就将“胸大无脑”的定律抛在了九霄云外,从她第一次认识自己开始,在“梨花湾”的酒宴上,全文背诵了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绝对的美轮美奂,让人目眩神迷。
也正是那一天,她让所有男人都着了迷。当然,着迷是一样的,但是能不能持续拥有和近距离享受这种着迷,那就要看男人自己的实力了。
那天去“梨花湾”的所有男人之中,自己的实力最强,而且自己还兼任新闻科长,掌控着她们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的生杀大权。所以,她与其余四美一起,受了霍震岳的点拨,心甘情愿地躺在了自己的套房里。而第一个拥住自己的,就是她。
当然了,那天因为老霍好心办坏事,给自己酒里加了鹿血,所以迷迷糊糊的,就在她汹涌的怀里汹涌而出,然后昏昏睡去,啥好事儿也没办成,就更别提那四美了。
第二天起来,他也并没有行使所谓让她们五美直接通关的“生杀大权”,只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她们一下,既然想考西京电视台的女主播,那就应该对西京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要说这五美也确实够聪明,只是这么轻轻一点拨,就迅速会意,最终纷纷脱颖而出,成为美中之美。
而其中最出人意料却又是意料之中的,就是这个仲葳,本来预设只是排在“探花”的位置,却在那场电视直播大赛上大放异彩,逆袭夺魁。
这次直播,也让所有西京人都记住了这位时而率性、时而温婉、生性开朗却又秀外慧中的佳丽之人,其中与作为评委的郁景问答场面最是经典!
要说也是有趣,统领西京佳人榜多年的“西京之花”郁景,坐在评委席上,用一种极其优雅的姿势与语调,静静地问着这个“初出茅庐”的仲葳问题。而就是这个仲葳,既没有慌张,也没有谄媚,而是静静地回答。
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角来反怕狼。
那一幕,至今为止让人津津乐道。这二美同为之最,只是年岁相差一些,或许代表着不同时代,但因为相差并不太多,所以不论是“初出茅庐”的仲葳,还是“芳名长驻”的郁景,皆是别具风情,各有千秋,绝对的美轮美奂。
也正是从那次开始,她正式赢得了“新西京之花”的美名,开始接过郁景的接力棒。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仲葳之艳,更在郁景之上。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对于这场直播,他虽然没看上,看是后来应观众要求,实况在西京电视台反复重播,他也得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也就是在这会儿,他牢牢记住了这位貌美如花、身材火辣,而且才气十足的绝色佳人,也暗自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真有集才、色、艺于一身的人。
这样的女子,古人称之为尤物,还真是一点儿都没错。
在这之后,仲葳越来越为人所知,她自己也把握得很好,不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突飞猛进,大有全面取代郁景之势。
到了庆贺副处级考试结束的那天,老霍宴请自己和王家良等“八大金刚”,请来了世姐前十强作陪,因为其中一位生病,所以临时找了当时电视转播与她们熟稔的仲葳作陪,充当末位的“第十名”。
却没想到,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即便这些绝色美人都顶着世界小姐的名头,她却不卑不亢,毫无怯色,在这些习惯了各大舞台展示才艺的世姐面前,别出心裁地背诵了自己原创的一首长诗《雨仪》。
此诗一出,让所有世姐们相形见绌,在场所有人,包括这些世姐们本身也认为,仲葳虽然只是一市之花,位列“十名之末”,但展现出来的才艺,令她们这些世姐们也自叹不如。她也就是没有报名参加世姐竞赛而已,如果报了名,那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魁首!
连世姐们都自惭形秽,在这样的场合,那更是没问题了!
而唐卡,这会儿之所以扬了扬眉毛,是心里有这么一些小惊奇。今天这样的庆功宴,照理说唱个歌,跳个舞,是很容易过关的,可她为何还要背诵一首诗歌呢?
她会背什么诗?
以自己对她的了解,是肯定不会重复的。所以,绝对不会再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那首由她自身原创的《雨仪》。
那又会是什么呢?
对了,她刚才自己说了,是一种反映古代军旅沙场的诗词。
会是什么?
他知道,自从自己受了路老爷子、王亦选和路晴的影响,越来越喜欢诗词之后,自己身边的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比如说这个仲葳、骆青,还有一度失去联系又重新回来的郁景,都开始对诗词歌赋和文史典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特别是仲葳,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日益精进,虽说及不上路晴的家学渊源,但历无止境、学在当下,只要她以这样的强势劲头学习,成就很快就能超过自己去。
反映古沙场的诗词?
一般来说,比较出名的,大家时常挂在嘴边的也就那么几首。
一首是唐朝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位王昌龄还有一首《从军行》,也很是出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