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经过无数次挣扎之后,“恶”战胜了“善”,他还是唤醒了她,而且恳求那个酒保机器人替自己保守秘密。
她醒了过来,一点点和他相识、相知,再到相爱,热烈得一塌糊涂,她感受着他为她所做的一切,打造精致的高楼模型,在飞船的中央大厅种了一棵树。甚至,在他带着她一起漫步太空,一起观看大角星爆炸星云的奇景时,她感觉到一丝眩晕,此生足矣。就这样和他相守完余生,不用到新星球去采写什么小说,也是很好的。
故事到了这儿,其实像极了无数年前,也就是所谓“人类出现”的《圣经》故事。
上帝创造了亚当,在伊甸园之中无忧无虑。但是亚当非常孤独,了无生趣。于是,上帝取了亚当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让他们相伴相依。他们非常开心,但是必须遵守不能偷吃树上苹果的禁令。可是,夏娃受了化身为蛇的撒旦
诱惑,摘了一个苹果,还递给亚当也吃了。这是智慧树的果实,二人吃了以后,就有了羞耻心、是非心。上帝震怒,将他们逐出伊甸园,让其在尘世间世代受苦。
这也是西方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念。
于是,与之对应的。这艘去往彼岸的飞船,其实就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无忧无虑。机械工程师被唤醒,相当于上帝造出了亚当,他本可一个人自嗨到死,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忍受百年孤独。于是,他开启一个“念头”,将一个美丽的女人唤醒,与他作伴,从此不再孤独。
如果时间停留在这儿,或许就可以结尾了。
但是,就像伊甸园里还有撒旦化身的蛇一样。《太空旅行》里也有,酒保机器人并不完全理解保密的内涵,还以为男人已经将私自唤醒的过往告诉了女人,就说走了嘴。
于是乎,天崩地裂,知道了秘密的女人暴跳如雷,差点儿将男人打死,双方由此水火不容,而如同女人的情绪爆裂,被击破的飞船也开始错误频发,甚至濒于毁灭。
此时,或许可以视之为一个转折,飞船出错导致另一个人也醒来了,男女之间出现了第三人,还是一个年长而即将病死的工作人员。
其实,这个人的寓意应该是一个智者,他帮助男人开启各个舱门,告诉女人要忘记仇恨,与男人一起携手拯救船上仍在休眠的5000人。
接下来,就是英雄史诗般的壮举了。
为了修补主控制器,必须到飞船外打开卡住的舱门实施排气降温,男人这时展现了“忘我牺牲”。在终于恢复主控制器运行的同时,自己也被火风吹走,沉睡在了太空之中。
这一“牺牲”,相当于把他私自唤醒女人的“原罪”抵消了。而女人,也在此时饱含热泪地选择了“原谅”,并拼死把他从太空中拉了回来,在医疗舱中强制救援。最后,“死马当作活马医”地医活了他。
故事讲到了这儿,进入了最引人思考之处。
活过来的男人发现,医疗舱强制救援中竟然有一个暗藏选项,那就是原来一直可望不可得的“继续休眠”。可是,医疗舱只有一个,所以要么是自己,要么是她。男人当然选择“赎罪”,请她继续休眠。可她没有选择进舱,而是与他共度剩下的流年。
修复如初的飞船最后到达新星球的时候,所有人如期醒来。可是,他们发现,中央大厅里竟然长了一棵参天大树,乌语花香之间,是撒手西去的他与她留下的笑声。
这,难道不就是伊甸园么?
孤独、相伴、恶念、离析、重塑、信任、偕老,或许,这就是西方一直的价值观。而在东方古老的价值观里,或许只是简单的善、恶、改恶向善就可以。
不论何方,珍惜当下,是最美,不是么?
看完之后,唐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个路晴,真是不简单。不用说,这一篇影评肯定是实打实的原创。看上去是一篇纯粹的影评,实际上,却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
真的很难想像,这样的文字,竟然出自于一个纯情少女之手。也不知道,这丫头最近看了什么书,会有这样的领悟。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她好像更成熟了。
这是因为,她在文中的几个关键地方,提到了伦理、人性、原罪与救赎,甚至对比东西方哲学的异同,给人感觉就像一个悟透人生的智者。可是,在文末,她的笔锋却轻轻一转,让大家回归当下,方为最美。
都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应该都是形容上了一些岁数的人。可是,她如此年纪轻轻,怎么会领悟得这么透彻?也就是说,自己比她大那么多岁,还搞得不是很明白呢,可她为什么能够思虑得这么明白?
莫非,人与人的悟性也是讲究天赋的,这丫头得了路老爷子的真传,从小就思虑得比自己更为广阔和深刻?
又或许,天性单纯的她其实根本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跟着这个电影导演想要讲述故事的思路走,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而始终环绕的是尊重和理解人性这条主线。所以,叙述的方式是娓娓道来,而叙述的过程中又发人深省。
这可是讲述的最高境界。就算是这个大片的导演,也只是试图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吧。
他暗暗称奇,悄悄给她回了一条微信:“我感觉,你不是一个写影评的人,而像是这部片子的导演!”
她很快回了过来:“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他回了三个大笑的表情:“猜出来的,对么?”
她回道:“别说!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导演的!他叫莫滕·泰杜姆,拍过两部很出名的片子,你应该都听过,一部是反映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生平的《模仿游戏》,还有一个是说一个盗画高手的《猎头游戏》。这两部电影,部部经典,每部在豆瓣电影的评分都在7.5分以上呢。”
他不禁叹出一句:“乖乖!”
既是感叹这个导演的有才,也是感叹路晴对各种电影的熟悉。
想到这儿,他问了一句:“你不是学公共经济学的么?怎么感觉你像是学影视的?”
她回复了好几个得意而笑的表情:“不知道了吧?一个学公共管理的,如果连电影都看不懂、评不好,还想指着他能出来管理好公共经济?”
他笑着回道:“别说!你这一点说得倒是很对,电影是生活的缩影,又是现实的折射。要是能把电影看懂、看明白,可是一门大学问!”
她回应:“知道就好!哈哈,看来,你对我写的这篇影评还是很满意的嘛!”
他快速回道:“满意!特别满意!我只是觉得,这篇由你亲笔捉刀的影评,放在我的名下,有些可惜了!”
接下来,她却迟迟未回。
他很是诧异,正想问一句,电话却疯狂地震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