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参谋长,放屁都不响,几个参谋长凑在一块,不仅放屁响,而且又臭又响,更何况,其还有一个是四十八军的参谋处长、桐庐无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莫敌。与其说是参谋长,莫敌更是一名能够下决心的主官,他在战场大多数时间并不是以参谋长的身份出现,而是一团之长的身份。团长,是战争最重要的一环,对于下级来说,有独立人权财权的团长,是高级长官,普通士兵见到团长,是见到最高长官。对于级而言,团长是一支独立部队的长官,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可以打造出一支与主官风格相似的部队。因此,几个参谋长一参谋,莫敌莫天纵一拍板,基本定了调。
下课时,莫敌四人一出门口,看到在这里等他们的陈正信卫兵其的一个,卫兵告诉他们,宜山来的梁长官已经到了,和自己家长官先去了水东门的灯火鱼夜市,让自己带几位长官过去。
从行春门到水东门,路程不远,登东城墙,一直往南,不过是十几分钟,便看到水东门外那热闹的夜市。正桥,横跨漓江,延伸过去,是小东江的花桥,过了桥的那头,是桂林的红灯区所在。水东门,作为与花桥最近的市区,一举成为夜市,也是众望所归,得天时地史普陀,在月影下隐隐约约,更有漓江传来点点渔火,便如同给这静夜的漓江带来了一缕灵魂,光灿而灵动。时到秋过后,桂林的夜已经有点微凉,在漓江边纳凉的人少了许多,正桥头也变得零落,好在火锅开始流行,在凉风着火锅喝点夜酒,又成了当季时水也才冒出细细的水泡,几块巨大的鱼头沉在水里,浮在汤面是姜片、葱头和干椒,黄的红的绿的,点缀得煞是好看。火锅边围了一些生料,以鱼片为多,还有一盘五花肉一盘酿油豆腐,此外是一大篮的青菜。
“你们可以一边喝一边等我们的。”莫敌说。
“两个人,喝酒没有味口。”陈正信说。
梁宜生先是跟赵国龙抱了一抱,再跟黄天化打了个招呼,他跟赵国龙的关系不错,但是在黄天化面前不敢放肆,毕竟那是曾经的长官,至于莫敌和龚庆元,分别的时间不长,还达不到思念的程度。
“听龚大师兄说宜生在望江有功,不仅未得奖反而领了罚,大半年过去,不知道宜生的心里是否还有怨恨?”黄天化毫不客气,一坐下,问了第一个问题。
火锅桌子是个四方架子,间空可以放碳炉,再冷时可以放碳盆铁,烧起大火,只需要当放一个三角撑架,也可以打火锅。六人分坐四边,莫敌坐了首,左边是陈正信和龚庆元,右边是黄天化的梁宜生,赵国龙坐在下首,主管加碳烧火和烫菜。
梁宜生坐在黄天化的莫敌之间,按照礼仪,这个位置算是主宾。听到黄天化的话,梁宜生笑了笑,说:“之前是有的,过年回桂林时,还找莫老大发了一通牢骚。老大说了我两句,我也想明白了,起那些死在安徽的弟兄,我活了下来,已经很赚便宜,至于被批两句,当一阵轻风吹过。”
“如果能有这个想法,是个好的。”黄天化很严正的说,他越来越不像一个参谋长,而是一个政客,:“左右看看,右边是象鼻山,左边是伏波山,一条漓江流过。千万年,多过风雨刮过,多少洪水肆虐,山依然在,不因为风雨而低头,更不因为洪水而崩溃。我离开安庆时,不你好多少,赤化的罪名,可是你严重得多。山不转水转,兜兜转转,我又转了回来,也许过不了多久,宜生也会再度过山。”
梁宜生笑了笑,他在军界并不认识什么人,作为央军校第六分校炮科毕业生,能够在安庆做到校,已经心满意足,他不少同期的同学,还在尉少校这个阶层厮混。降成校回到宜山后,本以为会被人看不起,殊不知却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老百姓不懂政治,只知道这家伙一炮干翻了日本人一架飞机,还干死了飞机的一个大将,不是一般的厉害。民团总指挥韦绪松更是个人精,给任副总指挥的梁宜生搞了个热烈而不盛大的欢迎仪式,还对当地军政界说,之所以把梁宜生弄回来,不是贬职,而是雪藏,因为梁宜生弄死了日本人一个大将,日本人满世界找他报复,所以才把他调回来,一是荣归故里,光宗耀祖,二也是对功臣的保护。同时也希望乡亲父老多加爱护,敬重可以,但要保持低调。如此一来,梁宜生所到之处,不再有人围观,却收获了大量的敬重。今年,役兵署一纸电令,取消民团建制,民团指挥部改为宜山团管区,梁宜生以为自己会从此脱掉身的军装,解甲归田,没有想到,命令下来,宜山民团指挥部百数人的机构只留下十几人,自己竟然榜有名,总指挥韦绪松被降级留用,自己还能保持原军衔,央诠叙的校。
“下午,正信兄跟我讲了,接任四十六军特务团团长。”梁宜生说:“一团之长,说不想这个职务,鬼都不信,只是难度不小。我从安庆回到宜山,虽然父老乡亲并不以有过之人看待,但是如果此一蹶不振,那便坐实了有过之名。”
“事在人为。”莫敌说:“只要你愿意做,没有做不成的事。具体怎么做,我们一起想办法。”
锅里的水滚开,雪白的鱼片在锅里滚动,野生的漓江鱼,久煮不化,脆口异常。赵国龙用捞勺把鱼片捞出,放在支在锅边的酱碗里,雪白的鱼加紫红的酱,顿时激起人的食欲。
趁着星期天,莫敌和黄天化陈正信去了一趟柳州,见到了十六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周祖晃,把变特务团为边防团的计划告诉周祖晃,周祖晃知道,这个特务团是自己一手打造,自己离开后,这个特务团成了四十六军的多余部门,基本处于不管不理,照发军饷状况,剥离并不难办。告诉莫敌们,等他的消息,最多需要一周时间,可以改制,隶属于绥靖主任公署下面的邕龙师管区。
从柳州回来,莫敌找到封裔忠,向他推荐宜山团管区的梁宜生。没有想到的是,封裔忠竟然知道这位是立煌事件的出气筒,不知道是出于义愤还是真的看梁宜生的才能,一口答应莫敌,只要四十六军特务团改为边防团,他便立即下令,调梁宜生为边防团副团长代团长,军衔恢复为校。至于陈正信,梁宜生一到任,则将陈正信调到邕龙师管区任代参谋长。原参谋长黄天化,在陆军学院高参班毕业后,准许辞去军职,由广西省政府另行安排。
思乐县县长一职,早已空席以待,如果不是黄天化贪图陆军大学的毕业证,黄天化随时可以任。
对于新任的参谋长,邕龙师管区的新任老大粟廷勋完全没有意见,手里有了一个边防团,有了说话的底气。最重要的是,有了边防团坐镇龙州,邕龙师管区则可以名正言顺的从太平迁回南宁市,南宁的条件起太平,要好得许多,而陈正信在左江的势力,也随之从扶南延伸到了南宁。有了陈正信,意味着邕龙师管区不再像之前那么困苦囧迫,有了余钱的粟廷勋也有了在南宁城里潇洒的可能,每天一早,去神仙楼喝喝早茶成了雷打不动的节目,偶尔还能请老朋友们喝个小酒,吃点大餐。
这一切,发生和发展得极为神速,在左江的货轮在漓江码头靠岸的当天,基本尘埃落定。当天晚,莫敌斗姆巷的小院子里热闹非常,从越南来的酸枝七件套把六边形厅里的老旧家俱换掉,北房里摆进檀木的香座、博古架和黄花梨的书案,书香味毕显无遗。酸枝的餐桌首先派了用场,八张鼓形凳围在餐桌边,来自法国的餐具盛了桂林本地的菜肴,银壶里泡的是来自大别山的毛尖。 至于那小半船的越南香米,被莫老五视为珍宝,用高档米袋装了,搞成礼物,送到桂林军政商各界,一时成为了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