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不错不错!是哪一部分干的?”有人问。

“你没看到电报说是坊间传闻,也是没有得到证实。”有人回答:“从五月二十八日到今天,已经一个礼拜过去,估计也已经很明确了。”

“未必。”伍廷钧说:“踏雷而亡,谁埋的雷,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楚,而且,*爆炸的效果,更是难以统计,也许日本人已经证实了酒井直次死亡,我方还未能得到证实也不一定。”

杨彬点点头,这个伍廷钧,平时胡搅蛮缠,难得说几句有道理的话。

果然,伍廷钧接下来的话,又不太成话了:“弄得不好是赤军的民间武装干的也不一定。”

“不会说别说。”韦祖德连忙打断了伍廷钧的话,如此大功,怎么可能让给赤军方面,哪怕编造个故事也要把功劳抢在自己手里。

“天纵,依你所见,日军这次逛攻衢州,目的何在?”吴坚问莫敌:“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打通浙赣线,与第十一军连为一体。”

“炳鑫(吴坚字)同学还真把我当成南京城里的畑俊六了!”莫敌笑着说:“在我看来,即使把浙赣线让给日军,日军也占领不了,从杭州到南昌,区域不小,我们一个第三战区数十万大军尚且不能全部顾及,何况日军兵力本来不足,捉襟见肘。”

“天纵你认为现在参谋总部白总长们对于衢州前线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杨彬问。他知道,这个问题问莫敌,有点难为人,但是,除了问莫敌,他真的不知道这个班里还有别的什么人能够帮他解答。昨天晚,他与黄杰主任商量,希望在今天的课找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报央军委会总参谋部,也算是桂林军校发出的一点声音。

莫敌大摇其头,苦笑不言。这个问题是极难回答的,弄得不好,小则得罪人,大则成为罪人。

伍廷钧走过去,搂着莫敌的肩膀,笑着说:“有人说,你是大别山的小诸葛,盛名之下,肯定不虚,别藏私,说说看。”

“是啊是啊,莫同学不用担心什么污七八糟的,是课堂里讨论而已,不纲线。”同学们也七嘴八舌的说。

看着杨彬期盼的眼神,莫敌站了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画了两条线,面一条写着长江,下面一条写着浙赣线,标注了海、南京、杭州、衢州、饶、南昌几个地名后,一个简陋的地图出现在黑板。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先了解日十三军,1939年9月日军华派遣军撤销,在江浙地区成立了第十三军,司令部设在海,首任司令官由西尾寿造大将兼任。1940年12月,司令官由关东军参谋次长泽田茂将接任。作战地域为江苏、浙江、安徽及福建一部分。兵力由第十五、二十二、七十、一一六师团,独立混成第11、12、13、17旅团等组成。其一一六师团在安徽巢湖,跟我做了几年对手的是安庆的119旅团,跟炳鑫做对手的是合肥130旅团。一一六师团大部队在皖北,只是从各单位抽了一部分人组成了一个原田支队进行支援。第七十师团是今年二月才升级而成,以华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为基干组建,虽然号称师团,其实不如一个支队。第十三军真正能打的是十五师团、二十二师团和从华北调来的三十三师团,其他部队战力要大打折扣。”

除了从大别山回来的有限几人,其他人对日军江浙皖地区的布局可谓完全不知,甚至包括教官杨彬,莫敌一边说,一边在黑板标注,很快,同学们把江浙一带的敌我情况有了粗浅的掌握。

在莫敌看来,由于泽田茂十三军大军西进,目前很明确已被顾祝同第三战区大军缠在衢州,长江以北可谓极度空虚。此时,只需国民革命军二十一集团军从大别山分别向合肥和安庆发起进攻,苏北的新编新四军向扬州等苏北城市发起进攻,皖南的唐式遵二十三集团军出徽州,杀向富春江北岸,不仅可获得重大胜利,衢州之战亦不解自解。

杨彬频频点头,莫敌的战略眼光,果然不同,如今在国的日军,基本可以分为几块,一是东北,一是华北,一是华,一是华南。东北与华北的分界线并不十分明确,大约以山海关长城为界,华北与华的分界线则很明确,以黄泛区为界,华与华南之间,还有广袤的地域掌握在国军手里,华南方面的日二十三军过不了韶关,华的日十一军过不了捞刀河,十三军甚至过不了钱塘江。阿帷南几的十一军在去年连续两次发起对捞刀河以南的进攻,都被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死死挡住,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再战。一向来认为封锁国海面不如占领国沿海的泽田茂不甘寂寞,亲率十三军杀向浙赣线,却把肥厚的屁股露在外面,如果真按莫敌所设计,在后面兜尾一击,日军不仅不能在此次进攻占到任何便宜,还将遭受巨大损失。

回到办公室,杨彬把讨论结果形成字,与黄杰商量后,以密报形式发往重庆。

得到黄杰和杨彬的密报,央军委总参谋部一干人大为赞赏,军令部霸王次长刘斐捧着电报,看了良久,说了一句:以黄凭家(黄杰字)和杨东屏(杨彬字)的谋略,只怕还到不了如此高度。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直言刘斐这是山头思想作怪,虽然电报从桂林飞来,却非桂系人员所出,心头不喜。在军令部,次长刘斐经常压过部长徐永昌一头,好不容易徐永昌得了一回便宜,不搬回一局不舒服。不过舒服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份非密码电报黄杰明确了一点,这是补训班集体讨论的结果,主要意见来自于学员莫敌校。

徐永昌一把扔掉手里的电报,屁股一扭一扭走了出去,刘斐看着徐永昌离去的身影,摇头感叹,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货,还真是讨厌之极。

能否执行莫敌的这一创意,关键在于大别山的李品仙、苏北的陈毅和徽州的唐式遵。这三支队伍,没有一支是央直系,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重大任务,是否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任务,连总参谋部白总长也不敢妄言。把问题交,老蒋也低头不语,新编第四军听宣不听调,唐式遵是只老狐狸,至于大别山的李品仙,算能够接受命令,挥兵杀向合肥和安庆,然而,毕竟距离南京和杭州等枢地区太远,效果不大,即使把一一六师团打得丢盔卸甲,也很难调回衢州之敌。

执不同意见的是军政部长何应钦,他认为,湘北鄂南的敌十一军大部仍然处于第九战区的包裹之,唯有一个34师团孤悬南昌。34师团实力有限,只能侧应,不能主攻,如果离开老窝南昌,反而有被部署在该地区的58军、37军、97军和第4军抓住机会消灭一部的可能。而浙江的敌十三军,大军压向衢州,旨在打通浙赣线,我们正好布好口袋,以空间进行实力兑换,达到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之目的。至于是否通过其他方向的进攻,拉回敌十三军,大可不必。

让人意外的是,白崇禧竟然赞同何应钦的意见。刘斐知道,他这位保定老同学仍然在保存实力,不愿意把大别山的李品仙部拿出去与人共享。

英雄泪不收》小说在线阅读_第7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英雄泪不收第7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