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镇不小,人力车三转两转了沿赣江边的道路,宽阔的赣江在道路的右侧,江面宽畅,之前经过的昌江信江都要大出不少,船只下,航运发达。这是江西的黄金水道,通吉安赣州,下通南昌九江,江西的简称赣是因水而得名。道路是很平整的洋灰路,两边,栽种着高大的樟树,此地之名,应该是由树而得。黄包车沿着赣江边跑了不一会,便到了道路与铁路的交叉口,铁路从左边而来,右边不远,是被*炸烂的樟树铁路铁桥。远远看到铁桥被炸出了几个大孔,铁轨悬空挂在桥,很是危险,难怪此路不通。仔细一看,铁桥的铁架虽然被炸得扭曲,不过行人通过没有问题。莫敌看了看铁路左边从火车站来的方向,还没有看到滚滚人流,估计从火车下来的人还没有到达这里。在铁轨行走这种事莫敌干过,因为铁轨枕木之间的距离不是很适合行走,大步太大,小步太小,步步一样距离,走得机械一般十分的累人,所以走得速度不会太快。车的客人传说樟树此地险恶,强买强卖无恶不作,以讹传讹,纷纷走铁路,其实出站打个人力车走铁路省力得多,还快得多。
人力车跑得快,车夫一头大汗,了铁路后,停下稍事休息。莫敌问车夫,从这里走过铁桥,有什么最快的方法到临江镇。车夫说,走过铁桥那头,有铁路那种两头起的手轧车等着搭客。手轧车数量不多,先到先走,可以包车,也可以大家拼凑,按人头算钱。从桥头到临江,四十来里,走得快的,一个钟头能够到达。临江是清江县县城,樟树要繁华很多,吃喝也方便,还有夜市可供休闲。最重要的是,那里有国军驻扎,治安远赣江这边的樟树来得要好。
莫敌二话不说,把五块钱军币递给车夫,要求在这里下车。车夫看了看手里的钱,愉快的答应,之前说的三皇宫通四海旅馆,路程才三分之二,给的钱并不少,车夫很满意。在樟树,一块法币或储币很难换到五块军币,这位客人给到五块军币,抵值了!
莫敌脚步很快,明显有点着急。周世铭一路小跑跟着,她知道,莫敌这是想避开从铁路走过来的同车人,如果猜得不错,莫敌到了对岸后,一定会包一辆车先走,离开同一辆车的人越远越好。莫敌并不想在樟树逗留,毕竟这里还是国军和日军夹花地带,恶名在外,远近闻名。虽然名义还没有被日军正式拿下,但是各种武装早已把地下地穿透。赣江对面的清江县城临江镇不一样,因为有了赣江的阻隔,临江从来没有见到过日军的身影,完全属于第九战区。至于是第九战区的哪一支部队,莫敌不知道,莫敌只知道,一旦进入第九战区,龙归大海,虎回深山。
过到桥的西头,果然,停了一溜的人力轨道车。对这种车,莫敌十分熟悉,想当年的津浦路南段时,这种车的作用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走到最前面一辆车前,把行李放去,莫敌很大爷的来了一句:“包车。”
车主人十分高兴,一辆人力轨道车,挤挤坐,最多能坐十个人。如果只坐两个人,速度快还省力,价格还跟坐十个人一样,何乐而不为。问道:“给什么钱?”
“什么价?”莫敌问。
“什么钱什么价。”车主人说。车主人是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估计是父子俩,长得挂像,因为长时间在铁路找吃的,脸晒得黑里透红,两臂孔武有力。
见莫敌不说话,车主人报着价:“光洋一块,储币和法币一样,三块,日本军币十五块。”
“收军币?”莫敌问。
“收。”
莫敌拿出一张二十元的军币,说:“到了清江县,带我去找最好的旅店,这二十块给你。一个字:快。我可不想后面那伙人来跟我抢床位。”
“好嘞,放心,肯定快。”车老板底气十足,车只坐两个客人,想不快也不行。
风吹着头发,清凉而畅快,坐在轨道车的前端,周世铭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速度,一天的紧张和郁堵,在这一刻散发得一干二尽。这时,莫敌拿出在南昌买的糕点,周世铭才突然感到,自己已经很饿了!
第十四章 进阶(十)
轨道车一骑绝尘,在其他车子还没有等到客人之前,飞速离去,父子俩使劲的压着手柄,把轨道车压到极速,他们希望,能够在把莫敌两人送到临江后,如果还能再回头一趟,哪怕是在半路接到一单,今天当真发财了。
车夫不好意思的对莫敌说,从火车站到城里,还有小半里,来来回回花时间太多,让莫敌出站后直走,能看到著名的大观楼,走进大观楼里面是老府衙,正对面的是府前路,府前路,一路都是楼台馆所,随便那一家,都能住人。车夫手里拿着一张五元的军币,要退给莫敌。
莫敌笑了笑,推开车夫的手,说:“给出去的钱,哪有收回的理,谢谢二位帮我们赶时间了。”
走出站台,看到在车站巡逻的国军士兵,莫敌顿时有了见到亲人的感觉,走前去跟国军士兵打招呼,问他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较好的旅社。士兵想了想,指着车站正对的一条街,告诉莫敌,面前这条街,叫县前街,从这条街走下去,能看到大观楼,大观楼的后面,是过去的老府衙,现在用作军营,军事重地,闲人免进。大观楼正前面的那条路,是府前路,路边有很多旅馆,至于好丑,当兵的没有住过,不知道。
走在清洁的街道,莫敌知道,今天赶到临江,是正确的,临江与樟树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如果说樟树是个破烂的小镇,那临江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城池。这些天,从安徽的东至到江西的浮梁,再从景德镇到临江,必须说,只有临江,才是一座正经八百的城池,在某些方面,安庆还要强得三分。
走过一道早地填平的护城河,看到一个老城墙拔开的大豁口,脚下的这条路一直通进了面前的古城,城墙内外,大不相同,城墙外是沙石土路,进了城里是由巨大青石条铺成的街道,周世铭惊叹的说:“这个地方或者自古繁华,凭这些城墙,气派便远胜孟侠镇八卦城。”
莫敌正在苦思,清江县,临江镇,在赣一带有一座如此大城,不可能自己没有一点印象。直到看到路边有一座学堂,莫敌才被有所触动,正值学生放学,孩子们的喧闹吸引了莫敌的注意,抬头一看学堂门口,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沉伏堂。莫敌点点头,说:“我知道这里了!”
“想到了什么?”周世铭问。
“宋王安石有言:人才乏于,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莫敌说:“北伐时,我所部坐火车到萍乡后,开始步行进入南昌,那时候这和铁路还没有通,我们走的路是从万载高安到南昌。路曾经听说不远处是北宋王安石的出生地,我只记得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忘记了他出生于临江。这个地方,敢摘王安石之言以为学校命名,肯定与王安石有极大的渊源。这里可不是小地方,从有宋一代到满清,是临江军、临江府和湖西分守道署衙门。早说临江府我记起来了,偏是要说清江县,搞得我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