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第六师在含和,第二师在沿江,实力之强,虽然说不水泼不进,那也是盘根错节。加日军一一六师团司令部从芜湖迁到巢县后,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复杂化。之前韦戴庠是因为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关系,以至于沉沙折戟,兵败无为。杨创527团孤军深入,前车之鉴,必须加以注意。
一席话,把杨创说得脸色大变。这时,莫敌才告诉杨创,176师枞阳独立大队刘仁开少校对这一地区较了解,杨创可以向他咨询。杨创自知与这位刘少校并不熟悉,央求莫敌代为介绍一二。于是莫敌让孙诚给刘仁开发报,向他介绍了527团的情况,还介绍了杨团长个人,并客气的希望他能否对桐东无为的情况介绍一二。
为了等刘仁开的回电,杨创在响山寺沿河的一家大排档请莫敌吃午饭。不是他多么的好客,而是他知道,这种回电时间越晚越好,因为准备详细的资料需要时间,发报译电也需要时间,如果对方三言两语把他打发,没有任何意义。
响山寺的大排档有两类,一类是专门为二十一集团军的军人所开设,这种大排档以份量大为特战,还有一种是为来往客商所开设,这种大排档则是以速度快而著名。杨创和莫敌两人用餐,既不需要份量大,也不需要速度快,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用餐。
最后在河边找了一家鱼餐馆,算是基本满足要求,七月流火,有一个亲水平台,迎来凉爽的河风,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实为享受。莫敌意外的发现,与其说在这里吃鱼,不如说在这里喝茶还合适,餐馆里的鱼做得一般,可茶却是一级的棒,让莫敌赞不绝口。
餐馆老板告诉莫敌,此茶采摘于高山野生茶树。那里山高林密,云雾弥漫,气候湿润,光照适当,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位置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神的是,山区里经常会见到一个个巨大的蝙蝠洞,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万的蝙蝠云集,蝙蝠排撒的粪便非常利于茶树生长。高山野茶,天生天养,受云雾之滋润,集天地之精华,条索张大,芽峰显毫,汤色清澈,茶色绿黄,香高味醇,香气醉人!说到高兴处,餐馆老板唱起了本地的俚歌:鸡鸣打点又起身, 银山沟里寻佳茗,先游麻埠青山镇,再到古碑燕子河。吴店有店斑竹青, 游遍金寨起归心,转道江店天堂寨, 买完茶叶回商城。
听罢俚曲,莫敌心情大好,竟然讨要了一小杯当地的小吊酒,首开毒后的第一杯。
酒不醉人茶自醉人,阵阵河风引人入胜,在莫敌大叹此行不虚,完全忘记战争喧嚣之际,孙诚送来一份长长的电报,把莫敌从享受拉回到现实。
莫敌扫了电报一眼,递给杨创。电报,刘仁开首先对杨创入驻无为表示热烈的欢迎,然后把自己所了解的无为状况一一讲述。看完刘仁开的电报,杨创有点心灰意冷,无为,真不是一块善地。
莫敌看了一眼杨创,说:“杨兄长驻立煌,不会身兼两处,还对无为事事关注吧?”意思很明确,该放手时放手,如果顾不,把527团放给彭伍,也不至于名不副实。
杨创很感谢莫敌的无私协助,把刘仁开介绍给他,让他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对莫敌的提问,没有想到莫敌的言下之意,而是很真诚的回答:“天纵老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是二选一,不选野补团,还有军部参谋处。我是如果不选二,有可能连那个一也没有。老实说,论作战我不如彭伍,既无家世,也无后台,能够做到一团之长,也算是祖有德。梅城之战后,我因为失守梅城,头震怒,要免除我527团团长一职,调我到立煌出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天纵老弟你知道,进入警备司令部,算是告别了二十一集团军进入地方。我一个广西人来到安徽,离开了军队还有什么前途,东求西告,才得以身兼两职。好在潜山安定,离岗半年也一切正常,如今迁到无为,我的手再长,也不能身兼两职,只能舍二求一。是舍立煌而无为,还是舍无为而立煌,我何其难选择,想听听天纵老弟的意见。”
莫敌点点头,这个态度对了!在莫敌心里,也是不愿意离开军队的,因为在军队里呆了十几年,实在舍弃不得。最重要的是,在地方任职,一旦部队换防,留下你在地方,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终老,客死他乡也未可知。他没有掩藏自己的观点,至于杨创是否接受,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杨创认为莫敌所言,发自肺腑,极有道理,决定回去后,立即向峰提出,只能身负一职,不能再兼顾立煌警备司令部职务,干手净脚去往无为。
走什么路虽然可以求别人指点,但是怎么走却要自己一步步尝试,无为一带,政治纷争更军事斗争激烈,莫敌只能祝杨创一路好走。
在这次换防,李本一显示出悍将潜质,在桂传鹏遇难的第二天,他便率领138师师部到达岳西店前,同时组建由梁宜生兼任营长的138师警卫营,向四十八军军部提出申请。鉴于各部均在移防,望江出现意外敌情,可由138师警卫营和176师警卫营组成临时支队,前往灵活处置。行动主官由石重校当任,梁宜生校仅以副职出现在其,李本一此举的目的很简单,要梁宜生好好向石重学习,打造一支各方面都不亚于176师警卫营的部队。
莫敌闻讯,电报给了李本一两个字:智慧!
李本一有了智慧,罗卫却有了苦恼,一个县里两个师部,如何平衡其关系。私下问莫敌,莫敌告诉他,稍安勿燥。果然,五天后,四十八军军部通电全军,鉴于138师取消野补团,176师也随之取消这一单位,原176师野补团由军部直辖,称为四十八军野补团。
至此,四十八军民国三十年的换防工作宣告结束。莫敌找了张地图,把各部门的标识往地图相应的地点一摆,笑了,原来,李品仙大司令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
从宿松开始,逆时针一周,分别是138师占据宿松、太湖、潜山。176师负责桐城、庐江、无为。173师负责舒城、霍邱。第七军军部驻六安独山镇,所辖171师驻皖东、172师驻六安。84军军部驻商城,所辖174师驻固始,189师驻经扶、张湘泽第四独立纵队驻光山。39军军部驻罗田滕家堡,所辖孔海鲲56师驻罗田,林茂华暂51师驻麻城。
这是要建立一个以大别山立煌为心的游击基地,一个以敌后山区为根据地的主力守备区,以各单位分处外围,将大别山围在其,其形如同乌龟。如果遇到敌军进攻,先是战术抵挡,如果挡不住还可以主动回缩,如果敌军冒险深入,则可以诱敌深入,左右挟击,将其歼灭在大别山腹地,其招数亦如同乌龟。莫敌知道,在条山、吕梁山、太行山都是这种类似的主力守备区存在,看来重庆总参谋部的意图是想利用地利,让守军在物资实现自给自足,在战略实现各自为政,在军事实现各负其责,借天时地利与周边对手死守相峙。
军事委员会这种战略思想,在莫敌看来相当的消极,说得好听一点是以静制动,说得不好听的话是只有挨打之份,没有还手之力。他很想写一点字,把自己的看法报,一想到张光玮跟他说起的低调,忍了又忍,才将想法压了下去。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