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沈席麟又一次失算了,在沈席儒大军离开合肥不到半个小时,国民革命军172师173师开始展开对肥西的进攻。合肥日伪军与第七军在六安合肥一带相峙,在他们看来,这次第七军不会参与战役,因为双方势均力敌,第七军抽不出力量对四十八军进行增援,一旦轻举妄动,有可能被合肥的日伪军寻找到战机。在他们看来,井底以活人,解衣以活友不是国军队的风格。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因素,172师师长程树芬新晋四十八军副军长,必须交一份投名状。如果还有第二个因素是,第五战区把直属的173师拨给四十八军了,五月份才调到驻地霍邱,成为当地的一支黑马部队。李本一在三河的战斗打响后,受四十八军参谋长杨赞谟调令,173师517团团长凌云受命前往肥西紫蓬山潜伏,而新任172师师长、莫敌的老友钟纪,也派出廖翰国514团一同前往,专等合肥援军出来,便一齐杀往肥西。这些眼花缭乱的兵力调动,连莫敌李本一都未以料到。当莫敌知道在北方居然还有一些援军时,不可思议的对靳同轩说,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孰不是黄雀之后,还有老鹰。
沈席儒连忙回转人马,救援肥西。
沈席麟注定悲剧了!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四)
经过一个下午加半个晚的急行军,夜过子时,莫敌率部抵达新河口。!黄英毅早给他们准备好营地,还备好了夜餐。草草吃了一些,人困马乏便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醒来,李本一也到了。李本一告诉莫敌,自己之所以路程近而后至,是因为夜路不熟悉,先是走错了路,之后李柏成的马拉山炮,又陷在烂泥路,李丕成的步兵成了工兵,以至于折腾了一夜。
跟李本一一起到的,有李丕成的412团两个营和李柏成的两个山炮营,一时间,巴洋河南,人声鼎沸,很是热闹。
“李广兄,依你所见,合肥援军能否到达对岸?”睡了一觉,莫敌颇为精神,相对一夜赶路眼角带有红丝的李本一,朝气了许多。
因为着急,李本一顾不休息,一到驻地找了莫敌,他从这几次庐江作战,已经明确了一点,莫敌的战争智慧远在自己之。较自己与莫敌,自己莫敌更狠,更能下决心,至于别的,还真找不出什么面前这个小兄弟强。民国十四年到现在,十五六年,自己虽然也在进步,可这位小兄弟的进步也十分迅速,假以时日,成或者还在自己之。如果说自己还算是员勇将,那莫敌,是典型的智将,他那个小小的身躯内,充满了无穷的智慧。
“我认为到不了。有173师侧击,有六安友军出手,合肥军自顾不暇,沈席麟,只能成为弃子。”李本一说:“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怎样防止这头困兽在临死之前奋死一搏,给我们造成损失。仅凭之前三河的力量,要想圆满收官,只怕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现在有了你们,虽然达不到十则围之的程度,但是兵力占优,实力更强不容置疑,我有绝对的把握,拿下沈席麟部。天纵你的看法呢?”
莫敌点点头,同意李本一的意见,却也表达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李广兄,在小弟看来,第七军出手,只是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态度,旨在告诉合肥的日军130旅团不可轻举妄动。凌云团和廖翰国团出紫蓬山,也只是牵制而已,只要沈席儒大军不再南援,他们会缩手,不会真正形成对战。”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承他们的情。”李本一抢过话头,如果让沈席儒援军来到,自己的压力大了,弄得不好,是一拍两散的局面。李本一继续说:“让我们有了从容布局,全歼沈席麟的机会。”
“全歼?此言还为时过早!”莫敌这回直接否定了李本一的话。
“为什么?”李本一问道。
“三河一顿轰炸,韦介伯袭击凤落河北,溃不成军的是第五师第九旅十八团,但是旅直属和十七团毫无损失,此外还有一个完整的日军步兵大队,足可一战。如果还有援军到达,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莫敌说。
“援军?”李本一有点不解,问道:“从可而来?”
莫敌指了指天,说:“天。”又指了指面前的河水,说:“水里。”
李本一不笨,顿时明白了莫敌所指,天自然是指日军的飞机,水里则是巢湖的汽艇。巢河水域广阔,自新四军撤出无为含山巢县一带后,日军一一六师团从芜湖转驻巢县,濡须河成了日伪军的势力范围,从长江进入巢湖的火船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合肥130旅团和沈席儒第五师的物资给养,除了在本地自筹之外,补充部分均采用船运。巢湖,除了渔船商船之外,还有了架着火炮的小炮艇和架着九二式重机枪的巡逻艇。这个地方,距离巢湖口不远,河水宽阔,各种船只均可通过,通过船运把援军送来,不难。想到这里,李本一倒抽了一口寒气。
莫敌预料的不错,从巢县出发的增援船只,已经出发。船队不小,两艘运兵船,竟然是一个标准步兵大队,此外,还有两艘炮艇。日军内河炮艇排水量25吨,长17米,宽4.2米,高4米,动力系统是一套与九五式战车一样的100式直列6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130马力,行进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从巢县码头出发,到巴洋河口,需要两个小时多一点。炮艇装载一门125毫米主炮和一门80毫米尾炮,至于侧面,各有两挺九二式重机枪,火力实足。从湖面压过,拉起长长一条水浪,很是威武。
舰队一出发,巢县的军统特务立即把消息传出,有这样一支舰队西向而出,但是目的地在哪里,军统无法判断。二十一集团军参谋部一至认为,这支舰队的去向是正在激战的巴洋河下游。第一时间把消息转到四十八军,让李本一部做好接敌准备。
李本一二话不说,让李柏成的两个山炮营先打第一波,然后,在山炮营的掩护下,由谢骙部率领138师野补团实施渡河强攻。李丕成部稍事休息,作好准备,莫敌则率领176师野补团移师巴洋河下游老龙坝,对巢湖方向过来的舰队进行打击。
接到命令,莫敌觉得不妥,又无法更改,立即与李柏成联系,要他调整战术,先用五门山炮对河那边进行无差别炮击,旨在引来对方炮火,一旦辨明对方炮位,立即进行炮击,第一波将是炮兵的较量,谁能在炮与炮的决斗留下火炮,谁能主导胜利。
李柏成这才想起,对方在三河暴露出来的炮火力量不自己低,如果自己率先炮击,将会把自己的炮位暴露给对方的炮火,估计在一轮炮击过后,肯定会引来对方的报复性轰炸,结果不堪设想。莫敌能够在这电光火石间想通这些,果然眼光自己高了一线。
这样干。
李柏成的炮阵里,第一次出现如此古怪的现象,五门山炮裸露在外,在炮架的一边却弄了一个超级结实的掩体,一半在地,一半在地面,地面的掩体用沙袋堆了两层,顶还用巨大的木头砌成堡垒,五门炮,梅花阵般围着这个掩体。五个战士,调整好炮管方向后,填弹,击发,然后飞一样的跑进掩体,他们知道,接下来,对岸的炮弹会落到自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