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次面对南来之敌,韦介伯也十分希望能够再现当年英王雄姿,他在给李本一的电报称,他愿意率414团如钉子般的钉在三河老营,一如当年的吴定规,给大军创造战机。

李本一不知道三河还有这么辉煌的故事,向龚庆元讨教后才知道,当年湘军不可一世,最大的悲剧发生在这里。李续宾战死,6000精兵损失殆尽,消息传出,在家丁忧的胡林翼当场呕血晕倒,自责之余,感慨“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死在三河大战的不止一个李续宾,战将周宽世、丁锐义、孙守信无一幸免,湖南湘乡“处处招魂,家家怨别“。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也在三河战役阵亡,曾国藩“哀恸慎膺,减食数日“。而获得三河战役胜利的太平军,连攻克了舒城、桐城、潜山,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不久后被封为“英王“和“忠王“,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流砥柱。

李本一对历史不感兴趣,玉林五属的人,对太平军的好感也十分有限,他感兴趣的是陈玉成凭什么战胜李续宾,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龚庆元也算是博通今古,侃侃谈来,如同讲古,把一起行军的政治部主任戴家谨、后勤部主任刘春荣听了个过瘾。综合来看,造成这次大战的原因有四,一是三河一地水田密布,湘军马队铺散不开。二是咸丰帝不明情况,屡次下旨命李续宾与太平军开战。三是双方力量对太过悬殊,湘军只有6000人马,太平军则多达20余万人。第四是老天相助太平军,降下大雾,严重阻扰了湘军的作战。政治部主任戴家谨不以为然的说,这应该是清政府的借口,六千湘军也许属实,二十万长毛是不可能的,石达开离开天京后,太平天国很难组织起二十万的大军,更何况是还没有成为英王的陈玉成,更不可能手掌二十万大军。

李本一没有参与他们对史实的探讨,而是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三河一带水密布,当年如此,如今更甚。龙舒水,小南河,界河仍然故我,当年陈玉成可以借用,我们同样能用。兵力,双方差不多,我们也有六千人,至于炮,我们的优势还多一些。大雾,这个季节估计不会有,没有也算了,不再是冷兵器时代,有雾无雾不是太大的问题。我想,我们可以效仿当年的长毛,在这里大战一场。

龚庆元转了一下念头,对李本一说:“要想打出陈玉成那样的仗,只怕还要借助一个人。”

“谁?”刚问完,李本一回过神来,问:“你说的可是莫天纵?”

龚庆元点点头,能神出鬼没的用兵,他只认可莫敌。李本一叹了口气,说:“我把对付盛桥的任务交给了他,这里不能再劳烦他了!更何况,没有他,我们也要打仗不是?”

话是这么说,李本一仍然抱着一丝希望的把电报发给了东绿营的莫敌。

莫敌接到电报,淡淡一笑,自己离开庐江前往三河没有问题,问题是石重的警卫营不能离开,作为一枚极其重要的棋子,盛桥之战不能离开他们。

刚刚结束的战前会议,莫敌基本已经结束了自己在东线的使命,他的作用又一次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二是下决心,除了这两点,别的工作都交给了其他人。

谢骙是员战将,有点头脑,人长得不怎么样,没有武将的勇武,也没有儒将的风雅,莫敌很注意的打量过他,最后的结论是有点像土匪,有土匪的智慧,也有土匪的凶狠。谢骙很清楚,自己能够率野补团出来,把颜团长留在师部,一来是为了确立莫敌的领导地位,不能搞一个与莫敌同级的人来影响工作,二来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自己有没有独立领军的能力,因此他十分认真对待,谨慎之外再加五分小心。听到莫敌在会议问大家都有什么看法,他第一个站了起来,提出了围三阙一的作战计划,由自己和姚玉田靳同轩三人,各率一部,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盛桥发起进攻,最多两天,盛桥能攻下。

138师野补团参谋长姚玉田是个书生,很斯,桂林临桂茶洞人,四十岁不到,南宁军校毕业,他说话慢半拍,说话也不急不徐。听到谢骙的建议,他下意识的摇摇头,或者颜俊隆会采纳谢骙的建议,但是莫敌肯定不会采纳。他的老家与莫敌的老家相距不远,曾经研究过莫敌,在他眼的莫敌从来都不会打恶战,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同时也会最大程度的保存自己,在没有天时地利的基础采取主动进攻,莫敌不会干。姚参谋长虽然知道问题的结症,却没有解决的方法,他同绝大多数人一样,能够否定别人,却无法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相对而言,年轻的靳同轩完全不同,他手里一支红蓝铝笔,眼睛死死的盯在地图,张生虎得回来的消息,被靳同轩数字化展现在地图,别人看似乱七八糟的地图,在靳同轩的眼里,是立体的,是动感的,是有血有肉的。他很客气的否定了谢骙的建议,只是说了一句话,我们野补团,没有补充,没有装备,尽量不打恶仗。然后指着地图,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围三阙一是对的,但是围好之后不是强攻,是佯攻,所阙的一也不是留给对手走人,而是留给我们警卫营。警卫营从这个缺口进入盛桥,先搅个天昏地暗再说。”

盛桥,与之前刘青龙进入的盛桥已经完全不同,因为刘青龙一伙人的兽行,狠狠的激怒了日本人,当盐田大队长回到盛桥,看到街头一长排的日本男人尸体,又看到一群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日本女人,怒从胆边生。他在盛桥的东面另外弄了一块地,搞了一个日军营地。这块营地不小,宽一里,长一里半,大约五六百亩,尽是好的良田。让盛桥的国人夜以继日的工作,把营地四周挖出了一道宽达三米,深达两米的壕沟,还从不远的河沟里引水灌满。营地设四个吊桥,用葫芦铁链吊起,桥面结实,能走汽车。营地四周没有围墙,却搞了一条作战壕,作战壕每隔一百米,设置一个暗堡,暗堡里配备一挺歪把子,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军营里没有高楼,甚至连大树也不能留,只在四角,树了四个高高的炮楼,炮楼的哨兵如同鹰隼,监视着四面八方。军营里不仅日军士兵呆在里面,在盛桥经商的日本人也全部住在里面,白天出去经商,晚必须回到营地,否则,不能保证安全。

在盐田和王占林看来,这样的据点,不说千秋永固,起码称得固若金汤。在谢骙和姚玉田看来,这种军营,除了强攻,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

但是在靳同轩看来,这个据点到处都是漏洞,是一个天生挨打的阵营。在靳同轩的讲解,莫敌笑了,谢骙呆了,姚玉田不断的点头,原来,仗可以这么打!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一)

英雄泪不收》小说在线阅读_第6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英雄泪不收第6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