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这是调你到军部任职,我也是从过渡的角度考虑。”杨赞谟说:“韦永成和唐如儒的想法我知道,去集团军开会时他们跟我说了,你必须脱离一线作战部队,才有可能得到返校回炉的机会,不然的话,你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得到突破。”
莫敌点点头,他知道,这次自己来军部任职,肯定是朋友们操作的结果,在四十八军,作战一个团长,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后台,与自己目前这些长官的关系,莫敌只能说很一般,特别是韦永成调离后,再也得不到军部的消息。杨赞谟能够出手相助,一来是因为一次大洪山作战结下的善缘,二来是抹不开韦永成唐如儒的面子,韦永成这个全国仅有独一的蒋家附马,唐如儒更是日本人谈之而色变的支那无赖,在二十一集团军,那是一种很超然的所在,如果说李品仙在二十一集团军还能给谁一点面子,那是这二位了。
如果自己一直在下面作战部队当团长,无论是师一级还是军一级,都不会让自己离开,毕竟,在西六县这块土地,自己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韦永成和唐如儒的招数是釜底抽薪,先把自己从西六县解脱出来,从一线作战部队解放出来,然后再安排到军校学习,有了凭,有了资历,有了四年的校历史,很快,能扛将军的肩牌。自己在军队没有后台,最早跟随的张光玮李本一等人也还在拼搏着自己的前程,对自己无法照顾,韦永成唐如儒这些朋友们能够做这个程度,难能可贵了!
杨赞谟知道莫敌这次出来没有带电台,准备让机要室提供一台电台随莫敌行动,莫敌拒绝了,他说,一会去发个电报给野补团,让野补团派一个机要组从天堂畈直接过霍山但家庙汇合行。但是,对于杨赞谟的谈化野补团的提议,莫敌很是认可,毕竟,野补团不能因为离开了他战力大减,甚至于活不下去。
晚,莫敌仍然住在炮团,晚餐杨赞谟来炮团一起吃饭,还违规喝了点小酒,莫敌卫队的弟兄一天没事消磨时间,去到西山里打了一天猎,到也有所收获,四只竹鼠每只都有四斤多,炒了一锅,野鸡肉虽然有点柴,炖汤不错,鲜甜。吃得长期吃食堂的杨赞谟大为满意,他在军部也有自己的卫队,可惜没有小厨房,打回来也只能交给大食堂大家起吃,久而久之,没有了打猎的积极性。李柏成对杨赞谟说,想吃什么,让人来炮团说一声,这里什么都有,很方便。
第二天一早,莫敌很郑重其事的向苏军座与莫副座告别,带着自己的小卫队,离开了深沟铺,步行到漫水河后,租了一条小船,直下霍山县治所在地,衡山。次从麻埠回来,到了黑石渡后,弃船登岸,走的是旱路,一天的急行军下来,走得相当的辛苦。这次到了漫水河坐船顺水而下,相对而言,速度快了不少,也舒适了很多。
从漫水河到黑石渡的船,是一种窄体小船,主要动力是竹篙,长长的竹篙带着铁篙头,插进水里,船尾的船夫用力一撑,船便开始往下漂,之后主要工作交给船头的船夫,一条竹竿左右轻点,船便沿着水流行进。漫水河,河面不大,水流湍急,不少地方,还因为水流过急卷起细小的浪花。整个水流,大多在崇山峻岭绕行,夹岸青山入云,十分幽静闲适。船尾的船夫大多数时间都在吸烟,喷出的白烟,给寂静的河面带来几分生气,间或几声咳嗽,更在两岸激起阵阵回声。
莫敌卫队很有才,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坐在船,互相倚靠。莫敌的座位是特设的,是一把竹制的躺椅,放在小船的前部。莫敌敌裹着棉衣,躺在椅子,看着眼前的景致,倒也生动有趣。昨天在参谋长办公室,杨赞谟告诉莫敌,本来报莫敌今年的进修计划被军令部刘斐厅长否决,原因还是那一个,西六县这块地方,莫大团长离开了,没有人能够顶。要求在一年的时间里,把后备人员培养出来,在莫敌离开后,能够确保这一地区的平稳,不求进取,起码要保持现状。晚吃饭时,莫敌想了很久,把之前在青天铺时何得贵的意见进行了转述。杨赞谟对此很有兴趣,原则同意何得贵把辎重大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后勤单位,有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推而广之,如果此方法行之有效,可以全方位推广,毕竟目前的大别山军管区已经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第十一集团军面临取消,八十四军划归二十一集团军管辖,所有的粮草军饷均需要一个小小的大别山区支撑,为此,后勤压力极大。莫敌的野补团在岳西的军政一体化管理,给大别山地区的桂系打开了一扇门,必须进行有效的尝试。接下来的这一年,莫敌的主要工作是把之前在岳西的做法系统化,规范化,然后干手净脚的去学校补训一年,而不是进修两年。
莫敌知道,自己在这个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只能明知艰难亦要迎难而。毕竟,在西六县,再凭自己的优势打四年,也许还是原地踏步。是时候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一下了,进一步海阔天空。
随着船只的轻轻摆动,莫敌闭眼睛,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一)
当暮霭笼罩着河面时,船到了衡山码头,在码头侧面停下,码头的扛夫远远的看到一条船靠岸,以为有生意门,围过来一看,是一行军人,失望的哦了一声,四下散去。莫敌一行人下得船来,把行李搬下船,活动活动屈了一天的腿脚,沿着码头台阶走了去。从这里到但家庙还有三十里陆路,今天即使赶到也是半夜,莫敌不想赶路,在衡山住宿是个不错的选择。衡山是霍山县的县治所在地,莫敌袭击观光轮后在这里闲置了一段时间,把大街小巷混了个透熟,哪里有吃哪里有住心里有数。
淠河到了这里,与游漫水河相,十分的宽阔,码头边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临水的台阶,女人们在淘米洗菜,一片喧嚣。
莫敌记得,霍山县政府距离码头有一段距离,前年他被闲置时,176师师部也临时安置在这里,师部在距离县政府不远处。后来因为师部人数太多,给本地的安置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不得不搬到深沟铺。去年,军部从麻埠迁出,也曾考虑过把据点放在衡山,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138师从六安迁出时,也曾与当地政府协商,当地政府仍然不同意,认为县城里驻兵太多,有可能扰民。最后,以霍山县党办和政府同意提供138师野补团的基本口粮为代价,成功把138师师部拒之县城之外,放在三十里外的但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