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两个日本人,再看了看面前急得直喘粗气的黄英毅,石重笑了,说:“小黄老弟,你赢了,我赌这一把,看看这伙日军给我们带来好运还是厄运。”
在日军的积极配合下,很快完成了搜身工作,每个日军的武装带都被解下,还把绑裤子的布皮带也解开抽走。日军每人背一箱三十公斤的步兵炮炮弹,把行军背包背在面前,还要伸出一只手,绕过背包提拎着裤子。这个工作很重要,一松手裤子会掉到膝盖,虽然里面还有兜裆布,但是一旦裤子掉下,行动便捷性大打折扣。对于国军人的这个要求,日军队长有点不满意,认为是侮辱战俘。黄英毅没有解释,把扎裤头的布皮带还给他,让他扎。当他满意的把裤子扎,用胜利者的表情看着黄英毅时,发现对方正拿出一根麻绳,要把他的双手反绑起来。日军队长立即把刚刚扎好的裤带解开抽出来,一手提拎着被子,一手把裤带递给黄英毅,他知道,虽然有一只手不自由,总两只手都不自由要强一些。
日军的加入,并没有让部队的行军速度放慢,相反,这些训练有素的军人,还很是向国军人展示了一把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和军人素质,速度不仅不慢,反而步履整齐,只是因为有一只手揪着裤头,虽然更努力保持军人的行军姿态,但总不免让人感觉有点滑稽。
炮弹箱全部由日军战俘背负,把之前二十匹驮炮弹的驮马给让了出来,把所有日军的武装带打成包,与其它的战利品放在马背,也把二十匹驮马堆得满满实实,侦察连派出一个排的弟兄成了马伕,其它人,把从打死的日军步兵小队和炮小队警备人员手里缴获的的三八大盖端在手,成了看守。
在拦坝,石重没有让部队停止前进,而是一直往北走,到了公岭,已经是午两点,打头站的张重山早在公岭准备了吃的,大部队一到,立即开饭。看到这么多的日本人,公岭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稀,看到日本人提拎着裤头,都觉得很可笑,一些孩子还嘻笑着,叫喊着,用小石子扔日本人。在日军队长的约束下,一百多个日军可谓行如松,坐如钟,进退有致,对一边看热闹和扔石头的群众一眼也不多看。听到休息的命令后,原地坐下,把沉重的弹药箱放在一边,胸前的背包解下来放在另一边,看到伙头军抬着饭桶过来,日军很小心的从背包里拿出饭盒,举在面前,等待分饭。饭菜分好,队长一声令下,大家才开口吃。饭菜很普通,日军却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很干净,一粒米也没有剩下。吃完了,一些日军从水壶里倒出一些水,把饭盒洗干净,再把洗饭盒的水喝下。一块小毛巾把饭盒擦干,按顺序套好饭盒,装进背包。做完这一切,仍是一动不动坐着,低眉顺目,不发一声,直到出发命令下来,才提拎着裤子再度出发。
接下来还有二十多公里,今天必须赶到,从青楼过岭头,从岭头抄小路到龙潭,只有到了龙潭,与钟良和彭伍汇合,才算是完成任务。石重望着天,不由得暗暗担心,走夜路不怕,怕鬼子俘虏趁夜出乱。
“小黄参谋长,今天,你冒失了。”走在青楼的小路,赵胜安才找到合适的机会,对黄英毅说:“我们两个连这段时间的任务,是以公岭为心,对日军进行骚扰,因为你的一念之仁,我们只能放弃公岭,先完成押送俘虏的任务。要知道,我们去到龙潭容易,再回到公岭不容易了。我估计,因为日军炮队的失踪,这两天,石镜黄墩的日军一定会到处搜寻,甚至安庆的日军都有可能过来。他们人不多,这个区域不小,要搜寻到所有的地域,日军只能化整为零,分成一个分队或者一个小组为单位。这种时候,是我们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我们以排为单位,可以组成五个以的截杀小组,对日伪军这些搜索部队进行猎杀。我们营长是宜山的猎户出身,这种猎杀是他最擅长的,基本一天下来,开死几十个日军不成问题。因为有了俘虏,我们失去了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那也不能把一百多条人命一起杀死啊!”黄英毅说:“太残忍了!”
“那是你没有见过日本人是怎么杀我们老百姓的,南京城破,杀了我们三十多万人,这一百多,算什么!”赵胜安说。
黄英毅低下了头,过了一下,又抬起头来,有点固执的说:“日本人是畜牲,我们不同,我们是人,我们有人性,一场战争,不应该激起我们国人的兽性,而是应该唤起我们的血性。赵连长,你也是央军校毕业的,应该接受过这种教育。”
赵胜安摇摇头说:“理论和实际往往是不一样的。如说这一次西六县作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日军联队和一个伪军团,合计四千来人,而我们,在这个区域的三个团加起来,也不到四千。敌我力量对悬殊。因此我们每杀他们一个,他们的力量减少一点,相对而言,我们的力量增加一点,所以我们才通过撕扯,通过各种手段分化他们,是为了形成局部兵力优势,一点点消灭日军,此消彼长,最后取得胜利。”
黄英毅点点头,又摇摇头,对赵胜安说:“赵连长,我个人认为,这伙日军俘虏,会对我们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赵连长,有一个东西,一直在我的头脑晃,好象一个闪光点,隐隐约约,我抓不住,也看不清。”
赵胜安笑着说:“今天晚到了龙潭,你把你的想法用电报告诉莫老大,他会告诉你这个闪亮点是什么的。”
黄英毅叹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的脚步不知不觉的慢了下来,赶忙冲了几步跟大部队,太阳已经偏西,还有不远到岭头。有好消息过来,钟良营已经在岭头等待他们,到了那里,突击连和侦察连原地待命。三营长钟良会另外派出一个连,负责把俘虏送往龙潭,再转送回水吼。四门步兵炮和炮弹都放在岭头,警通连已经派人从水吼赶过来,他们在麻埠跟李柏成的炮团学会了打炮,这四门炮只有在他们手里才不至于成为废铁,长此以往,只怕警通连要改行做炮连了!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二)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看到钟良率部出现在岭头,石重惊喜之余,又有点怪,惊喜的是,自己今天不需要再走十几里路到龙潭,怪的是,钟良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笑着问道。
钟良把石重带往自己在岭头的临时住所,一个很破旧的祠堂,屋顶歪斜,墙角长满青苔,估计弃用已久。一路走一路告诉石重:“本在是不在的,因为知道你们过来,我们才临时决定在这里等候。”
“本来是准备去哪里?”石重问道。
“本来是去源潭,准备跟孙权轰轰烈烈打一仗。”钟良说完,自己先笑了,跟孙权干仗,别人可能相信,石重是绝对不信的。
果然,石重一听笑了:“又想围点打援吧?想让孙权向余井的日伪军求援是不是?谁负责打援?”
“打援的本来安排的是彭伍,后来想想,跟孙权打,我们有一个排够了,打援,有我们营还有重火力连,不用麻烦彭营长了。”钟良很轻松的说:“跟彭伍营长商量了了,我们这边打响后,日伪军增援部队一离开余井,他立即去余井,抄日伪军的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