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长张怀初告诉彭伍,团警卫连到了,把昨天的俘虏大多带走,有十一个俘虏在齐十八的带领下要求留下来,参加对余井的战斗。彭伍同意了,让这十一个人组成一个班,班长齐十八,放在营部,由营部警通排负责管理。
一连在前,二连与营部居,三连排尾,除了把后勤部门留在龙潭,全营出发。
齐十八是个很爱说话的人,看着掷弹筒排身背着的武器,发生了强烈的兴趣,问肩斜背着M712的刘五魁:“长官,你们这是什么部队,你老一看是当官的,身背一把大驳壳,你下面这些人反而一人一把*。”
“*?”刘五魁笑着说:“小子,走眼了吧!”从身边一个士兵腰拿出一把手枪,递给齐十八,说:“开开眼,这可不是一般的*。”
齐十八一看手里的枪,与平时见到的南部十四基本一样,又不相同,这个枪居然是快慢机,枪身的色泽也不一样,南部十四是碳色,这个竟然是很高档的银色。刘五魁把枪插回士兵的枪套,对齐十八说:“东西差一点,可差大了!”把士兵背背的掷弹筒拿过来,递给齐十八,说:“再开开眼,看看什么是好东西。”
齐十八看了一眼,没有接,有点看不起的说:“这个见过,大正十年的掷弹筒。”
“大正十年!那玩意,给老子当擀面棒老子都不要。”背掷弹筒的士兵乐了,说:“这可是高级玩意。”
齐十八撇着嘴,相当看不起的说:“能有多高级!回在安庆,我弄了两条汽车内胎胶,做了一个床弩式大弹弓,把一颗91式*扔了两百多米,硬从日本人手里赢了个东道。你这个再高级,三百米顶了天。我知道了,你这个是国军常用的金陵产的民二十七式掷弹筒,听说能强一点,不过强得不多,还不如我的大弹弓。”
“小子,听清楚了!老子这个是民二十七式的两倍,最远可以把91式*扔出去700米。”士兵骄傲的说。
“700米?”齐十八不相信的的说,这回才接过掷弹筒,认真的看起来,说:“是不一样,长一些,也重一些,里面有弹线,应该闭气会好一些,难怪打得远。”
把掷弹筒还给士兵之后,齐十八说:“不用700米,有500米足够了。”
“什么意思?”刘五魁听出了齐十八的意思。
“在日本人住的军营后面,有一座小土丘,土丘前面有个小水塘,水塘不大,有一百来米宽,从土丘顶到日军军营有差不多四百米,有这个炮,可以到土丘顶,看着军营往里放炮弹。日本人的步枪拐不了弯,手炮又打不到,只能派人过来包抄。只要在水塘两头埋伏下人,肯定来多少打多少。”齐十八说。
刘五魁大喜,拖着齐十八往彭伍处走去。有这种地利优势不用,那才是十足的傻冒。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八)
彭伍一听,大喜,带着部队,从后大屋前大屋到天圣庵绕了一个大圈,让部队停下,他和刘五魁、张怀初等几人跟着齐十八来到了他所说的小土丘。果然,站在土丘一看,日军的军营尽收眼底。齐十八指着不远处,告诉彭伍,那个地方是之前自己一个连的营房,估计现在成了增援部队的住所。彭伍认真看了看,无论从日军军营还是建国军军营,反攻小土丘只有一条路,那是一条不长的小巷子,巷子也不宽,只有一丈多点,估计有三挺歪把子,能封得严严实实。除了这个巷子,日伪军出击需要绕过东边,从东街头出来。在东街头设置一个阵地,放下一个连,能给出击的日伪军迎头痛击。好,这么打。
小土丘,刘五魁带着手炮排很快把自己的炮位选好,营部警通排在身后担任警戒,齐十八也带着他的人手持三八大盖严阵以待。
午餐刚过,日军百无聊奈,在军营里休闲,有人打牌有人唱歌,有人在扎堆聊天,更多的人则在屋里睡觉。
“这是地方之前应该是个小学堂吧?”看着日军军营的格局,刘五魁问齐十八。
“是的!”齐十八说:“我们来了以后,这里的小学生迁到南边一里路外的余家祠堂去了。”
“只怕这一通手炮下去,这个小学堂要重修。”刘五魁有点可惜的说。
“嘿嘿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齐十八说:“这笔帐,可得算在日本人头。”
这时,一个士兵跑过来,对刘五魁说:“营长传话,我们都准备好了,等刘连长这里打响。”
“好!”刘五魁下达命令:“各自瞄准,自由发射,放!”
十八颗*在空翻滚着,落在小学堂里,顿时,烟雾弥漫,弹片乱飞。不一会,引发了大火。日军在院子里乱跑,想找一个隐蔽之处。然而,无论躲在何处,都在小土丘的关注之下,在第六轮*飞过去后。混乱的日军开始组织起队伍,沿着小巷子,向小土丘方向冲来。在他们看来,只要抄了对方掷弹筒部队的后路,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一举翻盘。
守在巷子口的是张怀初的一连。张怀初很有心计,这是一条很直的小巷子,巷子两边都是外墙,没有门洞,没有任何遮挡,子丨弹丨可以从巷子头打到巷尾。在距离巷口约五十米的地方,张怀初用麻袋垒了一个简单的工事,工事面,把一连所有的捷克式都架在头。等着日军冲过了巷子,到了巷子的这头,巷子里面塞满了日军,他才命令开枪。此时的巷子,密密麻麻都是日军,一枪穿过几人是正常,一阵枪响过后,巷子里躺满了尸体。
小土丘面的手炮还在不紧不慢的往小学堂里吊,吊到第十轮,刘五魁挥了挥手,停下了炮击,小学堂里烟尘太大,已经看不到人影,再打也是浪费。
这时,从街东头传来了密集的枪声,以伪军为主日军为辅的泥黄色人流,从东街头口冲了出来,双方在东街口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刘五魁测了测从小土丘到东街口的距离,有点远,看到烟尘散去的小学堂里除了横七竖八的尸体再无活人,对二排长说了声:“走,我们去增援东街口。”一马当先,向东街口方向跑去。
很快跑到了之前在小土丘看好的炮位,简单的测试后,十八颗炮弹向东街口的日伪军头飞去。十八颗*,颗百粒弹片,把密集的日军阵地炸得七零八落,日伪军退回街口。
这时,通信兵再次过来,告诉刘五魁,营长说见好收,刘连长你带着手炮排和警通排先撤,我们依次撤出战斗。刘五魁也知道作战目的已经基本实现,立即退往天圣庵方向,从东边绕个大弯,转向龙潭。
东街口的日伪军在缓过一口气之后,又重新杀了出来,这一次,日军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发挥了作用,*开始在彭伍部的头爆炸,但是由于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射程有限,连续几个掷弹筒手被彭伍这边的神枪手打死后,掷弹筒的威力大减。
在彭伍部大占风,准备将日伪军撵冲入东街口,再依次撤退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支伪军从侧面杀了过来。因为之前建国军的营地小,不能住在一个营,只有营长李富贵的营部带着一连住在那里,二三连则在街西头另外驻扎。看到日军被炸,二三连磨蹭了一会之后,绕过余井街,展开冲击,正冲在彭伍部的软腰,彭伍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线溃退。在张怀初一连的掩护下,退往南边。
日伪军这次遭受突然袭击,损失太过惨重,也不敢追赶,看着彭伍营从容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