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井出来的路,绕到大塘拐时,要下到一个洼地,张怀初把这个洼地弄成了战场,把三个排放在洼地前面和东侧,西侧是一张大大的土塘,土塘水很深,经常看到成群的野鱼在塘里游动,搅出一塘的波纹。张怀初这次准备的十分充分,不仅给伪军准备了枪弹,还给他们准备了喊话者,进行心理攻击。担任喊话任务的是俘虏的伪军一排长,叫齐十八。
伪连长刚走到大塘拐的洼地,听到自己的右侧和前方都响起了枪声,子丨弹丨越过自己的头顶,打在左侧的鱼塘里,发出啾啾的声音。紧接着,伪连长听到枪声里传来自己的亲信一排长的叫声:“十三哥,趴下,快点趴下。”伪连长大名齐桂山,小名十三,在这个地方能叫这个名字的只能是自己的族弟,一排长齐十八。
枪声没有停,还有*扔到左侧的水塘里,炸起很高的水柱,被震死的塘鱼翻着肚皮,在水面飘荡。“十三哥,扔了枪,爬过来。”又是自己小弟的声音。
齐桂山扔了枪,带着一个排的人,爬到侧面的高地,才发现,这里全是国军,自己的小弟正点头哈腰的站在一边,自己这样糊里糊涂的当了俘虏。让齐连长怪的是,自己的人马已经全部到了这边,可向洼地的射击并没有减少,扔进水塘的*更多。
“齐连长你好,我是张怀初,是527团一连连长。”张怀初走过来,一边说话,一边还伸出右手来,准备握手。
齐桂山连忙立正敬了个礼,才两手紧握过去,作为俘虏,要有俘虏的觉悟,别人给你脸,可不能以为自己多有脸。
“张长官好,谢谢张长官不杀之恩。”齐桂山说。他这话说得很对,如果想杀他,这么些枪炮,只要枪口下压一寸,自己这个排,全无活口。
“都是国人,实在杀不下手。”张怀初说:“我们的枪口,对准的是日本人,弄死日本人,我们绝不含糊。”说话间,指了指右侧的一块新土,在一片枯草,新土很是打眼,齐桂山立即反应过来,那是下午出来的十三个日军的坟墓。自己刚才,是从地狱里转了一圈出来,如果不是面前的国军看在同宗同根同是国人的份开一面,自己这一伙,是这新土旁边的另一抔新土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齐桂山对国军仍然不停止射击也反应了过来,这是为了引出余井的日军。既然有这一招,一定还在别的地方留下了后手,只要余井的日军出来,一定有来无回,这伙国军很不错,今天用这一手,活捉了自己一个整连的建国军还不满足,还要继续扩大战果。他有点对余井的日军担心,这一回,只怕日军在劫难逃。
枪声,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张怀初看了六次手表,还没有听到余井那边打响,他有点促狭的对齐桂山说:“看来齐连长的重要性,在鬼子那里并不十分看重,救兵如救火,这半天也不出来。”
齐桂山也有点恼火,鬼子出来是送死,如果不出来,自己的自尊心受的打击太大了,好半天,才悠悠的说:“日本人,才不管我们国人的死活呢!”
“那你们还赶着帮他们卖命?”张怀初说。
“那不也是为了求了活路。”齐桂山一脸无奈的说:“我们家在池州,现在整个池州都在日本人铁蹄之下,除了当兵吃粮,我又无一技之长,不做和平建国军,又靠什么养家糊口。”
过了不到五分钟,彭伍带着部队撤了下来,彭伍也很恼火,对张怀初说:“这些狗日的日本鬼子还真能忍,是不出门。奶奶的,老子明天打门去,我看他还做缩头乌龟不成!”
张怀初把齐桂山介绍给彭伍,彭伍很和气的跟齐桂山握手,却说了一句话,把齐桂山说得一脸通红:“齐连长,看来你们建国军,在日本人眼里,还真没有什么地位。”
日本人不出来,再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天色已经很暗,晚风吹来,有了寒意,今天也算是大获全胜,打道回程。彭伍把营地设在大别山深处的龙潭,这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驻营的不错位置,只是距离不近。走了近两个小时才走到这里,把一个连的俘虏安置好,已经是晚九点,彭伍让人把齐桂山和他的三个排长请来,一起吃个晚饭,同时也问问他们,明天进攻余井,有什么好的提示。
晚餐很丰盛,之前在大塘拐,炸翻的鱼不少,不一会捞了好几担,足足有四百多斤,回到营地,煎煮烧炸,弄得乌烟瘴气。趁着菜还没有桌,彭伍把明天进攻余井的决定告诉了几位客人,对余井的地形地势彭伍并不陌生,但是对日军的防御也需要与自己记忆的余井一一印证。
齐十八首先发言,这位,今天先带队出来买粮,眼看着二排被俘虏,看着十三个日本人被弄死,又帮着国军把齐桂山的连部和他的三排俘虏,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回头,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国军过日子,他年龄不大,家里父母也不老,有哥哥,下有弟弟,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私下,他问了一连长张怀初,能不能不去石牌,直接在这里投军,张怀初对他表示欢迎,告诉他,自己连在梅城作战时,重伤了一个排长,现在由排副顶,如果齐十八愿意,可以去干这个排副。齐十八没有读过书,却很有头脑,把桌子的茶杯茶壶摆了一个图案,连彭伍和张怀初都看出来这里是余井街的布局,建国军连住哪里,日军队驻哪里,一目了然。齐桂山知道事已至此,自己也没有必要瞒着什么,特别是今天日军见死不救,很让他性情大变,把余井的明哨暗哨流动哨全部标明,他是有化的军官,说起来有条理很多,不仅能够指出各种防御工事的作用,还能评点其优劣,经过他的一说,进攻余井在彭伍心里没有什么难度了。
吃完晚饭,送走了几个俘虏军官,彭伍与自己的副营长、参谋长和连级官长继续商量明天的作战事项,把作战方案基本定了下来后,发团部和前线指挥部。
谭何易和莫敌看了彭伍的报告,不是十分赞同,通过这个作战方案,虽然可以拿下余井,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会太少。莫敌想了想,对谭何易说:“让刘五魁的手炮排去帮帮彭伍,这个仗,不是彭伍这么打的。刘五魁的手炮排,都是八九式,有600米射程,在余井的外圈,可以随便把炮弹扔到余井街的任意一个角落。最好的结果是用手炮把日军引出来,引到我们的阵地前再进攻,最不济也能把日军的军营打乱,让彭伍营找出破绽展开进攻。”
谭何易望了莫敌一眼,这位的整体眼光,是一般人要远得多,个子虽然不高,眼光却相当的高。他的野补团,大多采用日式武器,在他看来,从日军手里获得补充,远从重庆政府手里获得补充要容易得多,他全团的武器配备,完全是针对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进行配置,可以说,一个野补团打一个满编的日军步兵大队,不会落下风。
于是,一个令杨创意外的作战命令,从前线指挥部发出,野补团重火力连二排,于明天早十点,与彭伍部汇合,汇合地点是皖水东边的缸罐岭。具体作战方案,在与二排汇合后商议。杨创这才知道,重火力连撤出野寨,是去了余井,对此杨创很是满意,认为谭何易果然是武学世家出身,有战略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