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同轩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说:“这份通报,只怕是一份双刃剑,虽然大涨了赤军的士气,但是也树大招风。我在皖东知道,委座第一怕日军全力进攻,第二怕赤军无限扩展,从这个数字看,如果对方不是吹牛,那么皖东的新编第四军扩张才一万多人而已,加江南的新四军也不过是三万来人,与五十万相,小巫见大巫。第七军回防立煌,应该与这有关。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赤军发展很快,有死灰复燃之势。之前廖长官在世时,对这些地区管肃严厉,李长官接任后,有了门户之见地域之见,缩守安徽区域,放开豫鄂交界区,以至于给赤军留下了生存之机。商城光山,信阳随县等地的赤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组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人数多达万人,司令李威(***)。我这两天一直想,七军退守,目的之一是要防止他们东进皖西。”
“李长官此人,城府颇深,心胸却不大,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坐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而不顾,迟早会闹进皖西。”莫敌说:“这次枣阳大战,李威率部截断信阳第三师团粮道,陷第三师团于不归之地,功劳不小。或者李长官是有意给他们一块生存之地也未可知。”
靳同轩笑了,李品仙还真可能,如果李威能给他个人一些好处,出现这种局面不足为怪了。
“宜昌大战,歼敌九千。”又是一份捷报。
靳同轩拿着这份电报,又看了很久,最后一声苦笑后,对莫敌说:“团座,这份电报你信不信?”莫敌点点头,他们已经习惯于相信,从来没有怀疑过。靳同轩说:“我们在麻埠出发前,了解过宜昌地区最新的战况,当时也不止一次的进行推演。日军占领宜昌后,第十一军占领区扩大,兵力严重不足。而此时的我方,为拱卫重庆、屏障四川,重设第六战区,陈诚长官兼任司令,所辖部队有冯治安的第三十三集团军、王瓒绪的第二十九集团军、郭忏的江防军、彭善的第十八军等,防区为鄂西、湘西、川东等地,首要任务是把占领宜昌的日军撵出,此地太过重要,可以说是一把顶住喉头的梭标。日军同样也意识到宜昌的重要性,下达了长期确保宜昌的命令,面对庞大的国军队,日军大本营将驻在黑龙江省佳木斯的第四师团从关东军序列调出,列入第十一军,由第十三师团驻防宜昌,第四师团驻防安陆,独立混成第18旅团担任当阳东西一带的警戒。这次作战,一定是第六战区的一次攻坚战。”
莫敌点点头,说:“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这次攻坚战的结果应该并不理想,因为宜昌没有被攻克。如果宜昌被攻下,那不是大捷而是举国欢庆了,至于歼敌九千,应是粉饰而已。”
靳同轩笑了,说:“正是!宜昌的十三师团,建于1905年,是日本原常备甲种师团,号称战斗力最强的几大主力之一,是甲种师团的王牌,但是于1925年5月1日取消番号废止,1937年9月10日重建。初来淞沪加入大战时,是一个两旅团的挽马师团,淞沪大战和江阴大战后,损失严重,之后又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长沙会战,部队补充新兵过多,作战能力一次一次差。这次枣阳大战,作为左翼,与三十三集团军大战,虽然取得胜利,很明显,战力远不如前。奉命坚守宜昌后,并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补充。如果在这次作战被歼灭九千人,剩下的不足一半,以第六战区李延年第二军和郑洞国新十一军的狠劲,痛打落水狗,随时可以拿下宜昌。”
“你的意思是这份电报不可信?”莫敌再次确认般的问,对峰的电报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是他一直来都没有做过的事,面前这个靳同轩,却用大量的数据和推理说服了他,第一次,他对峰的军情通报表示了怀疑。再看看自己这些天走的这些无用路,做的这些无用功,再联想到师部被安置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再一次对峰的命令和作战方案有了置疑。
靳同轩没有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知道,莫敌能够静下来对自己的话进行考虑,说明自己的话有了效果,莫敌是个极聪明的人,点到为止好,多说无益。
“同轩,你说这些,是一是想告诉我,我们驻守岳西,也不能完全按照峰的意思去做,只要有利于我们的,我们该怎么样怎么样。对不对?”莫敌抬起头,脸露出淡淡的微笑。
靳同轩没有回答,站起身来,转向来榜河的方向,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莫老大果然聪明,很快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岳西这个地方,山高水低,地势复杂,日军决不可能进入,反而是无孔不入的赤军会在这个地方生根开花结果。如果想把这个地方真正建成自己的根据地,必须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不能把自己当成这个地方的过客。要与当地民众休戚与共,一脉相连,风雨同舟。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向赤党学习,借用*在皖东的那一套,放手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岳西一地,十年前请水暴动,成立了赤军独立第二师,在这一地区留下了赤色的火种,抗战暴发后,高敬亭也是从这里走向巢湖,可以说,这里到处布满了赤色土壤。如果不把此地建成铁板一块,将赤色火种熄灭于未燃,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必然是与皖东并无二样的磨擦。
第十一章 野补(十三)
回到岳西,与罗卫等人见面,又是一番激动,特别是靳同轩与一些老朋友的会面,更是感人。很少失态的石重一把抱起靳同轩,不停的说:“我知道我们迟早会再走在一起的,走在一起的!”罗卫走到莫敌面前,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老大,我赚大了,一不小心,校了!”莫敌呵呵笑道:“你是升职了,我可还是原地踏步呢!”瘦猴笑道:“老大你那是得志过早,早早升到了校,一时半会面又用不那么多将军,结果只能在校级别遛达了。”至于覃国升,早让一群连长押出去喝酒了,这家伙升得有点太快,跟在老大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没有想到竟然到了这个程度。
回到弟兄们之,莫敌心情大释放。先去看看营房,很满意的点点头,很干净,很整齐,新搭的几间木头营房也不错,能住人。再去伙房看了看,一个连一个小灶,营部有自己的独立伙房,至于团部,伙房是必备的。陪在莫敌身边的罗卫说:“老大,有个事要跟你说,何得贵想回我们团,我出发的时候,他找到我,说,与其在覃振元那里做政治部主任,不如来我们这里管后勤。我想也是,我们这里粮草需要自筹,没有一个强力的后勤主任,只怕之后连饭都难吃饱。”莫敌点点头,说:“我这打报告给师部。”
莫敌之前并不在意有没有一个好管家,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管家,无粮无钱也无能为力,眼前头等大事是解决一千多人的吃喝,渴了可以喝皖水,饿了可不能吃泥沙。当然,有一个好管事,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连以军官开会,心议题,怎么找吃的。
“往岳西方向走,我是越走越心慌。”三营副营长瘦猴说:“我们营的弟兄们,来到长江这边后从来没有领过军饷,全部由家乡政府每月发放给家里。大家都知道,之前我们能卖军备,家里也多多少少发了一点小财,不瞒各位说,我在平乐乡下的家,如今也算地主了,政府奖励的土地,每月给的军饷,让我们家在下几村成了当然的老大,日子过得响当当。今年年初,还有人把黄花大姑娘送到我们家,做妻做妾我说话算数,一回家入洞房。”
大家笑声一片,这种日子大家都差不多,打了四年日本人,只要不死,都能打出点名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平时私下也都互相交流,只是在会议公开明说,瘦猴还是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