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不亮,敌人又开始进攻,又是一天的殊死搏杀。有的士兵甚至跳出战壕,爬了敌坦克,往车里扔*。有的阵地守兵弹药用尽,与冲阵地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一天下来,189师与174师虽伤亡极大,但阵地仍然岿然不动。
得知两路迂回日军要在唐县会师,李宗仁知道战役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命令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黄琪翔立即后撤。黄琪翔命令以钟毅173师于枣阳负责殿后,死守24小时,掩护余部总撤退。
“你妈!怎么会是173师!”看到电报,李柏成破口大骂!
“留下谁都一样。”莫敌回了一句。可不是如此,无论是钟毅,还是张光玮、凌压西,哪一个都是关系非浅的人。
李柏成没有答理莫敌,只管不停的搓着手,嘴里喋喋不休的说着:“这怎么办?这怎么办?”过了一会,灵光一闪,说:“去问同轩。”撒腿向机要室跑去。
李柏成的紧张,大家都能理解,作为钟毅的表弟,关心是应该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节骨眼负责殿后,任务极为凶险。选择一个殿后的队伍,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把整个部队的安危交给了他们,之所以黄琪翔将任务交给173师,是因为173师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可信任的值得以性命相托的精锐部队。
在淞沪会战,173师打的极为凶猛,仅仅两个主力团伤亡高达1500多人。徐州会战,173师副师长周元死守蒙城。在日军优势兵力四面围攻下,苦战蒙城3天3夜,造成日军1000人伤亡。但该团几乎全军覆没,副师长周元在激战受伤,不愿被俘,开枪自尽。去年的随枣会战期间,川军在日军重击下溃散,钟毅率领173师日军早几小时抢占了川军阵地,随后苦守了数日之久。173师英勇顽强,能打硬仗,所以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们。更重要的是,173师师长为钟毅,这个将军衔的师长,是桂军的名将之一,也是李宗仁的心腹大将之一。
早在李宗仁1924年起兵的时候,钟毅是他旗下的连长。北伐期间,钟毅参加了德安、马回岭、龙潭等多个战役,因善战晋升为校团长。之后,广西师范学校毕业的钟毅先后去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又去央军校深造,在抗战前配了将星,担任少将旅长。钟毅质彬彬,像个书生,打起仗来意志坚定,浑不怕死,此次留下断后,钟毅知道情况严峻,早已留下了遗书。
第十一集团军的突围大都顺利,只有174师五二二团,撤退和日军遭遇,被迫绕路数日以后,才勉强突围。189师补充团由于新兵太多,在遭遇日军猛攻时,全团被冲散。好歹军官都是老兵,他们分成营连突围,大部分也都突了出去。
殿后的173师,所面临的情况非同一般了!
日军作战,讲究的是事先计划,计划通过后则不折不扣的执行,一板一眼,有时候,显得呆板而愚蠢。在唐县汇合的南北两路日军,明知这次撒了个大,却没有捞着什么大鱼,兴师动众,兜了一个大圈,在包围圈内,并没有捕捉到“精锐的核兵团”。但是,他们仍然固执的认为,第二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已经被在枣阳地区,计划不变,全力往枣阳方向夹攻。
日军总指挥部没有想到,在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里,仅有一支不到四千人的部队,一支视死如归的173师!
地点:枣阳。
在两万多人日军的四面围攻下,173师仅凭坚强战斗意志,坚持了整整24小时,很多阵地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直到5月8日,主力已经成功突围,深夜,钟毅才收到黄琪翔的命令:殿后的173师可以突围。
“我的个娘,总算能够撤退了!”李柏成松了口气,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他也跟着173师熬了整整二十四小时,没有合过一下眼,所有的电报,他都是第一个看,还不时神经病般的问:“撤退了没有?撤退了没有?”
莫敌却没有李柏成这么放松,他知道,这个时候撤退,困难更大。日军南北两路已经在唐县的汇合,大军往南挤压,而路大军已经摆下了阵势,迎接夹击的那一方。这个时候的枣阳地区,日军密度可谓达到了顶峰,想从如此密度的日军脱身,相当不容易。
第十章 安庆(五十六)
接到撤退命令的钟毅,正如莫敌预料到的那样,进退两难,进,是武装到牙齿的三十九师团,退,是机动能力极强的十三师团,在密集的步兵身后,还有拾遗补缺的骑兵部队,整个枣阳地区,云集了十万日军,无论往哪个方向突,都是日军。
而这个时候的园部和一郎,也已经知道自己花了无数的心机,耗费了无数的物资,搭了数以千计的性命,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收获,这次战役可以宣告失败。从五月一日开始进攻,已经十日,携带的粮食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南北两路的粮道主动丢弃后,依赖襄花公路运送粮草,却没有想到十一集团军司令黄琪翔棋高一着,事先把李仙洲的九十二军放在外围,对襄花公路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破袭。李仙洲的九十二军主要由齐鲁民团组成,这些人打仗外行,挖路却是好手,几天下来,把襄花公路挖得千疮百孔,汽车无法通行。看到有便宜可占,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172师在程树芬的带领下对停在被破坏公路的日军后勤部队进行了干净利索的抢劫。一线指挥官颜僧武让战士们把能搬走的都搬走,搬不走的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李仙洲的人看得眼花缭乱,直说,广西土匪,远胜山东响马。
也许是天也恼怒日本人在国的肆意妄为,一场大雨从天而降,襄花公路积水成渠,一些之前被挖开的路面,被水一冲,形成大面积的垮塌,日军的后勤线完全瘫痪,不仅物资送不来,连撤退都退不下去。
华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园部和一郎将不得不终止此次行动的第一阶段,正式启动此次行动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完成作战的第二个目标。
此次行动的第二个目标,是对鄂北国军队进行拉动,伺机一举占领重镇宜昌。
于是,在5月8日深夜,园部和一郎下令,各部暂停进攻,准备执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从9日开始,合围失败的日军各师团开始撤退。位置最靠前的日军第三师团在樊城东北地区集结,第十三、第三十九师团则从枣阳南撤,准备在宜城附近集结。
靳同轩的机要室第一时间收到了园部和一郎的电令,也在第一时间把电翻译了出来,交给莫敌。莫敌用铅笔在地图把第三师团现在的地址唐河与樊城拉了一条直线,又把第十三、第三十九师团所处的枣阳与宜城划了一条直线,立即得出了一个结论,日军要退往汉水以西。汉水以西,目前只有三十三集团军一部和一支江防军,军力十分的空虚,如果日军退往汉水以西,那将是一块巨大的空白之地,如果日军趁势占领荆门和宜昌,可能威胁到涪都重庆。我军绝不可能任由日军占领宜昌,必定举大军攻城,到时,日军以逸待劳,踞城而守,依靠长江,借助舰艇之力以守为攻,可事半功倍。
“决不能让日军占领宜昌!”莫敌失声大叫。
唐如儒听莫敌讲解完日军此举的可能,也十分赞同莫敌的见解,说:“我立即以情报处的名义,把电报发二十一集团军司令部。天纵,我不能直接发往五战区,不能越级报,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