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月来,国战场的情报到是很简明,观光轮被炮击后不久,长沙会战结束,双方又退回到之前的锋面,日军损失虽然不是特别巨大,但是受挫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在湘鄂赣一带再兴风作浪。十一月四日,美国修改立法案,废除禁止输出武器的条款,准许向交战国出售武装和军用物资,也是说,从即日起,美国不仅可以向日本出售军备,同时也可以向最需要武器的国出售,前提是只要你有钱。国又一次以华侨为主的捐资买炮行动在全球如暴风般的刮起,一批由东南亚华侨捐资购买的军备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预计在越南海防低岸,然后通过滇越铁路运往昆明,通过邕龙公路运往柳州。得到这个消息的日军大本营疯狂了,于是才有了十一月十五日的钦州湾登陆,才有了第九旅团第41联队分兵左江,截断邕龙公路。
看到这里,莫敌合了卷宗,闭眼睛。这个理由不充分,莫敌认为,日军算是陈兵越边境,也无法对法属越南政府有任何的干涉,除非日本想与法属越南撕破脸。想到这里,莫敌猛然间睁开了眼睛,他的心里仿佛打开了一扇窗,一道明光直透进来,他大概搞清楚日军左江联队的目的了!他们是想去撕破脸的。
昨天收到陈正信的电报,日军第九旅团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在十一月底到达龙州,在龙州只呆了一个晚,然后留下一个步兵大队继续在龙州前法领事馆驻守,大部队随即退出了龙州。陈正信派出一个连的侦察部队紧紧跟随离开的日军,想知道日军的去向,远远的吊在后面,不敢惊动。日军沿着平而河南岸到了鸭水村后,转向大连城,直杀入凭祥。在凭祥,广西的边境守卫部队日军与大打了一场,边境守卫部队人少火力差,但是占据地利,倚靠大连城,与来犯之敌血战。面对数千敌人,边防军牢记守边护民之责,浑不怕死,血战不退。日军被打得恼羞成怒,炮击凭祥,几乎将凭祥城夷为平地。
十二月二十四日,日军占领凭祥后,开赴镇南关,把外城墙的南疆重镇四个字撬走,三日后,声称要回援南宁,退往明州府。
陈正信的电报很清楚,日军并没有继续回援,而是撤到石圩呆了下来,兵分四路,一路占领明江府,一路向越边境的板兰搜索前进,一路继续在镇南关一带游荡,还有一路扎在龙州。
“日军想打越南的主意。”莫敌十分肯定的说:“这与早几年前华北日军在长城外找机会找茬完全一样,他们是想通过同样的手法进入越南。”
“进入越南?”唐如儒有点不解。
“对!”莫敌说:“从遥远的东北调一个第五师团来广西,不是为了占领桂南。是为了进入越南。但是他们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他们只能暂时占据桂南这一块地作为跳板,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在越边境寻衅闹事,然后找到进入越南的理由。”
唐如儒先是听了个摸头不知尾,当他完全明白了莫敌的思路后,哈哈大笑起来,指着莫敌的脑袋,说:“你这个小脑袋里,还真装了不少的东西。不过天纵,你错了,错得很离谱,如果日军也如同你一样的思想,同样错到他姥姥家去了。”
莫敌没有笑,待唐如儒笑完,很正色的说:“望解惑。”
“我承认,我们情报机构从来没有从你这个思路去理解日军进攻桂南这个问题,我承认,我们错了。”唐如儒说:“因为我们所知道的越南,完全不是你所理解的,更不是日本人所理解的。我想我有必要给你补补这一课。”
莫敌默默的望着唐如儒,说:“请道其详。”
“清光绪十一年,冯子材镇南关大战,国赢得了军事的胜利却在外交输得一塌糊涂。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以签订《法天津条约》为结局。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确认了1884年战局对国不利时法国和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其否定了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法国军队移交台湾,国军队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国,成为法国属地。”唐如儒学识不浅,很多数据张口来,如数家珍。
莫敌点点头,说:“这段历史我知道,但是之后的越南我不了解了,我想,在法国的管理下,越南应该有所发展吧。”
唐如儒摇摇头,又点点头,说:“法天津条约后,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正式成立,随后在法暹战争,暹罗、老挝也被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之。虽然法国拥有南半岛地区的实际统治权,但之前各王国的皇室仍被当作傀儡一般地被保留。在随后的二十年,这一地区曾经爆发过数次反法战争,但都被镇压下去。如果从经济而言,法属印度支那的确有了进步,滇越铁路是在这个时候建成,法国的商业影响通过铁路一直延伸到国的蒙自和昆明。如果从政治而言,越南可谓极度落后,国无主人,人无主权,越边境也形同虚设,外国人想进去进去,想出来出来,日本人想从凭祥进去,也一样,随便进去,绝对不会有人干涉,更不会发生喜峰口那样的事。”说到这里,唐如儒大笑起来。
莫敌仍然没有笑,说:“当年的长城,也形同虚设,日本人来关内做生意,也是进出自由的,但是,成建制的军队出入,情况不一样了,即便是越南,也不能允许成建制的日军进入吧,越南人可以忍,法国人也不能忍。”
唐如儒当场语塞。是啊,普通日本人随便进入,但是没有什么用,只有成建制的日军进入,才能达到截断滇越铁路的目的。情报部门又他妈的想差了!
把问题想通了,莫敌心十分的畅快,被莫敌把问题交,唐如儒变成一脸的惨淡。如果日军的目的地是越南而不是桂,如果日军占据昆仑关和高峰隘的目的是为了防守而不是进攻,我们如此大费周章的抽调人力物力去打一场气势恢宏的桂南战役是否合适。与其进行一次如此不惜生死的大肆进攻,不如采用游击手法,把第五师团撕零碎在桂南大地。
当唐如儒站起身,想拟电,把自己的看法向迁江行营汇报时,莫敌抢过了他的铅笔,按住他的手,笑说:“面不缺精明人,你也不要太精明。兄弟打了观光轮,已经有苦说不清。”
唐如儒愕然,望着莫敌,这位,经历了观光轮一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会打仗的匹夫,长大了,成熟了,这三个月,生硬把他熬成了一个油皮的兵痞。唐如儒知道莫敌说得对,有些事,自己不能一语道破,而是要通过旁敲侧击,让峰自己去发现,去证实他们的英明,再由而下按命令执行,这样才是为官之道,为政之道,为人之道。
第十章 安庆(三十三)
十二月三十一日,昆仑关战役大胜,国军恶战十四天,收复天险昆仑关,击毙敌二十一旅团旅团长村正雄少将,歼灭日军4000余人,击落、击毁日机20余架。消息传出,举国欢腾,各地媒体,纷纷出稿头条,誉之为昆仑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