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出去了,留下廖磊一个人反而有点睡不着,他点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徐州大战,杨俊昌未战先退,实是受第五战区之命而为,日军对徐州的合围已经形成,徒留无益,不如一走了之,只是这样一来,使老蒋消磨桂军保护嫡系的计划落空,因此才有罢免周祖晃,收监杨俊昌之举。此次合肥之战,绝对是莫敌的手笔,凭徐平那不到一千人的队伍,想对付合肥的坂井支队,谈何容易!莫敌走了一步好棋!廖磊暗自点头,这个莫天纵,真是日本人的得意门生,他把日本人的死脉拿了个十成十,日本人少,即使打下了的区域也无法系统的管理,一个满州,他们经营二十来年,在柳条湖事件之后,又是将近十年,还是不能全盘拿下东北的管理,还必须依赖没落的满州国政府。东北如此,华北也是如此,王克敏的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日本在华北的代言人。现在轮到了华东华,日本人照样也不能全盘管理,莫敌分出了一个皖东义勇军,很明显,是要在安徽这个地域,拿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让桂系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狼窝山,北是蚌埠东是明光,南是合肥西是阜阳,谁敢说这里不是一块风水宝地。***打到哪里占到哪里,这个莫天纵还真有点***的作派!廖磊笑了起来,好!既然原主已退,现在安徽已经是无主之地,别人占得,我们自然也占得,那我们好好的占一占,最不济,也能把安徽建成桂系的飞地。
莫敌不知道,在遥远的地方,竟然自己的军长已经把自己的行为树得如此之高,他完全没有想过要占地为王,只是想给弟兄们一个好的走向,不能打来打去还是个连长,永远都不能在阶级往前走一步,至于安徽这块地,过去不是他的,现在不是他的,将来也不是他的,打完这些该死的仗,回百寿那座小城,以一个旅长的资格,当个小县城的保安司令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合肥城里,教弩台下,酒宴正是高丨潮丨,合肥产好酒,味醇且浓,入口香绵,回味悠长。当地的乡老一来是高兴,第二个是巴结,第三个是想横竖都是要捐的,吃多吃少都不当回事,因此好酒好肉只管,吃完之后再吃穷。
只有黄天化基本一口没有喝,他与靳同轩两人在做功课,把这次成功撵走坂井支队占领合肥的全过程进行反思并笔录,找到其的亮点,检查其的不足,在明天的连以干部总结会要进行汇报。黄桂林开始还一个劲的喝酒,喝了一阵之后,发现了黄天化和靳同轩在做的事,觉得很有意思,放在酒杯,拿起靳同轩面前的笔,当起书记员来。
坐在对面的莫敌和龚庆元对视了一眼,龚庆元说:“黄桂林有前途。”
莫敌点点头,说:大家都有前途。
第七章 河山(三)
“这座寺院,最早建于南朝梁代,名铁佛寺。”合肥乡老陪着莫敌等人走在教弩台的参天古树之,指着有三分破败的主体建筑,一位颇具人风度的儒雅长者介绍说:“此次炮击,贵军很小心的避开了古迹和建筑,让大雄宝殿免受雷炮之灾,实是合肥之幸,之前日军占领合肥时散落四方的浮屠僧人已经返回寺院,正在收拾大殿,准备为贵军在这次作战战死的烈士做一次庞大的法事,以表达他们对贵军义举的谢意。”
“哦!如此甚好,和尚们有心了!既如此,我们先去给菩萨道个谢吧!”莫敌说:“我们这次在合肥作战,从五月下旬以来,一共与日军交手五次,经统计,歼灭日军二千余人,我军伤四十七人,死三十八人,其部分已经埋在板桥河边,只有昨天晚牺牲的十一个人还要送往板桥河边安葬,请寺院的和尚一并操心了。”莫敌称僧人为和尚,并没有称为大师或者师傅,却让合肥的乡老们高看了一线。在世俗,凡人喜欢称僧人为大师表示稳重,直呼和尚则有不尊之意,其实,在梵语,和尚本是一个尊称,是“师”的意思,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为和尚。莫敌直接称呼和尚,正好说明他是懂佛的。
“旅座,合肥乡老已经凑出了三十八副寿材,还派出仵作人员前往板桥河边重新装殓,并在北辰桥外另选吉地设一公墓安葬。”蒋春阳轻声对莫敌说:“弟兄们都十分感谢合肥乡老,认为为了这么仁义的百姓,死也死得值了!”
莫敌连忙转过身向乡老们鞠躬道谢,慌得乡老们回礼不迭。
走到寺院前,迎面三个大字:“明教寺”。莫敌问道:“明教?这个寺院信奉的不是佛教吗?”
“是佛教,途曾经改奉过摩尼教的那个明教,后来又改回了佛教。”一连靳同轩回答说:“南朝梁时的铁佛寺到隋末荒废了,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其实更多的楼台都被淹没在历史。初唐之时,摩尼教传入我国回疆,再传入漠北回纥,并于该地盛行。唐代宗大历三年,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当时在此地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
“呵呵,同轩还知道摩尼教,不错不错!”莫敌笑道:“那是一个特的宗教,结合了古代波斯的祆教教义及基督教、佛教思想,综合而成。在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理论及民间信仰,相信黑暗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从而改称明教。崇善光明崇善变革,因此敢惹事敢造反,据说朱元章的明朝,是由明教教徒建立,因此国号为大明。怎么?他们也做法事?宣扬轮回?”
“将军且听我解释,此明教非彼明教。此明教为彰明教义之意,非为当年的摩尼教。”当地的乡老连忙解释说:“此寺历经千年,迭经兴废,明朝的明教寺在清咸丰三年毁于战火。同治初年,长毛大将袁宏谟兵败之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紫蓬山西庐寺慨然出家,经多年苦行募化,终于在光绪十一年重建寺院,有了今天的规模。可惜,去年冬天,日军飞机轰炸合肥,部分建筑被炸毁,前些时候,日军炮轰徐源泉时又让教弩台有所损伤,竟然有了破败之意。此次贵军攻城,能尽力避护,实在让人感动。杓之将军已经在庄园里备下了盛宴,要老朽请各位将军在游完教弩台后,移步赴宴,还请各位赏脸。”
“杓之将军?那是哪位高人?”莫敌问,他是真不知道在合肥这个地方,除了包青天还有什么高人。
“是袁斗枢将军。”靳同轩回答道:“也是刚才说的长毛大将袁宏谟的嫡孙子,武昌举义时,他为合肥团练,率兵附义,次年,出任华民国南京政府步兵第十五师第30旅旅长,授陆军少将加将衔。如今赋闲在家。”
“杓之将军有心了,莫敌敢不从命!”莫敌拱了拱手,算是先行谢过。
进了大雄宝殿后,莫敌点九柱香,依尽礼数,叩谢佛门弟子为牺牲兄弟所做的善事,并手题一字,曰:大放光明。笔力雄劲,饱含沧桑,深得同行者盛赞。
离开大雄宝殿后,在听松阁屋井处逗留少许,当有人指着松柏下的躺椅,告诉莫敌,这是坂井德太郎最后静坐时,莫敌笑道:“没有想到,这个倭寇也是个雅人!可惜他不会审时度势,不知时过境迁。”
黄天化告诉莫敌,今天一早去下谷堆打扫战场,没有发现坂井德太郎的尸体,看来这个老鬼子又活过了这一劫,估计正是昨日在此静坐之功也说不定。
众人大笑。
离开教弩台,启程前往袁斗枢的私人庄园杓之园,杓之园在肥西,路程约三十来里,好在张克昌的后勤部队已经进了合肥,十数辆汽车也开进了老军营。以车代步,三十来里不算远距离了。
黄天化和龚庆元自觉留在了军营,这里万事待兴,不能缺人,莫敌想了想,徐平是必须去的,再带靳同轩也够了,与十来个合肥乡老,在卡车架了几块木板,算是客车,赵国龙带了一个排的警卫,坐在另一辆车。
刚想动身,只见机要处值班参谋送来一份电报,莫敌一看,是176师师部命令,要求莫敌及所辖526旅部,尽快赶到六安归建。莫敌想了想,告诉参谋,明天一早动身,前往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