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穿着华贵,一看便知是非常之人,非富即贵一句话说完,中年文士身旁数十个青年,为了这个仗打的值不值而吵闹起来。

“太惨烈了。”

“值吗?”

如今的大明政治开明,而且一般来说并不防民之口,只要不是瞎喷胡闹的,大可以畅所欲言。

各地除了观风使,还有各种报刊,供百姓往上头写东西,这样的风气、设置,让大明的政治前所未有的清明,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就是这样被揪了出来,同时也震慑住了许多潜在的贪腐。

不过,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随着民众风气开放而来的,是各种杂音。

马城的态度是听之,认之,一概不理,他相信大明人的智慧,更相信大明人骨子里的淳朴善良。

些许杂音只当是耳旁风。

如今明智已开,大明的路由大明人自己走,难不成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还能走歪了不成?

就算是走歪了,民族的底蕴也会慢慢回归正途。

当然了,若是有人造谣生事,中伤大臣,那可是要吃牢饭的,绝不能出现崇祯朝那种清流当道,指鹿为马的风气。

“难道,咱们现在还需要打仗吗?”

中年文士身旁,后生们吵的脸红脖子粗:“这仗,花了多少钱?”

如今大明的体制是财政分离,马城只管军,不管钱,他的军费都是南北两大总理衙门筹措而来的。

如今久攻不下,两大总理衙门里也颇有怨言,花钱花的太厉害了。

“须知,国虽大,好战必亡。”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得咧,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这些后生都是他家族的晚辈,惯坏了,于是他便带出来见见世面,受受教育,果不其然,他这些后辈自幼娇惯,惯坏了,惯坏了呀。

不只是他家这些后生,这锦绣大明,远在万里之外的江南人,对于明军还不肯放弃对外扩张……显得忧心忡忡。

读书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虽说西域有点叛乱,可毕竟已经可以走得通,并不影响通商,只要花点钱贿赂当地部族首领便可。

而贿赂的代价,又可以转嫁入商品之中,尤其是奢侈品,价钱高了也仍然是不愁销路的,只要确保商道安全就可。

但如果要打仗,那事情可就难说了。

如果明军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并实现全面的清明统治,那对商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天堂一般的时代,然而那个有些遥远,与其寄望于那个,还不如省点力气,少死点人。

对中小商人也就罢了,对于一些大商家来说,混乱与割据,其实也是他们得以谋取暴利的有利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马城还要对外用兵,不仅外部受到了阻力,而且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去年西征的时候,大明的农场主,士人,商人各个阶级却都是拥护的,因为谁都晓得叛军对大明的威胁。

但现在西部的边患已经解决,商路已经畅通无阻,明军耗费无数财力,民力进入这贫瘠的中亚,在许多人看来实在属于不必要。

尤其是在这个繁华的季节,大小商贩都害怕战争,如今中亚久攻不克,反对的声音更是大了起来。

因为战乱,过去两年商人们已经承受了相当长时间的不景气,他们急需一个稳定的环境,来赚回过去两年亏掉的钱。

因此坊间到衙门,到处都潜藏着反对战争的声音。

整体来说,反对战争的声音还是比较克制,大家都还不敢直接否定马城,只是以请愿的方式,希望殿下能够反省。

明军如今虽然强盛,但是西域诸部也不是好惹的。

“三叔,你得劝一劝殿下。”

“我?”

中年文士哈哈一笑,摸了摸鼻子,别有深意道。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他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的走了出去,扔下了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瞧着他有些不悦,那群后生不敢再多嘴。

中年文士轻道:“来人,拿我的帖子,去求见殿下。”

华贵的烫金帖子亮了出来,上书几个秀逸的字迹。

“大明南京总理衙门,方。”

城外,帅营。

“谁?”

马城看了看帖子,忙道:“方大人来了?”

亲兵忙道:“是,在外头候着呢。”

马城忙起身道:“请,财神爷来了呀。”

“哈哈,哈哈哈!”

老兄弟重逢,不胜欢喜。

“请,快请。”

将方世鸿迎入帅账,免不了一顿寒暄。

“上茶。”

寒暄过后,马城笑道:“方大人跑来这前线苦寒之地,该不是……来催债的吧?”

为了打这场仗,他欠了南京总理衙门好些钱,发了不少战争债券。

“哈哈。”

方世鸿翻了个白眼:“你还的起?”

马城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方大人说笑了,这地方没什么油水可捞,欠着,欠着吧。”

这都是玩笑话,他辽王殿下要借钱打仗,哪个敢不给?

方世鸿也不在意,军费这玩意嘛,鼎盛时期的大明帝国还出的起,再打几十年也问题不大。

马城端起一盏热茶,笑道:“全靠方大人了。”

方世鸿严肃起来,沉吟道:“我料到这个仗再打下去,必定会有人加以反对,方某自然和殿下保持一致。”

马城微微一笑:“好,好。”

他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身旁有这些大明朝的精英,理解他,支持他,还是无条件的支持。

大家伙都将他当做大明这艘巨舰的掌舵人。

瞧着方世鸿不紧不慢,马城奇道:“你来我这里,不是公干?”

方世鸿笑了笑:“是公干,也是私事,我来是为了家中那些……不争气的后辈。”

马城笑了笑,不再多言。

马城能理解他的想法,这年月大明子弟吃的太饱了,闲话也就多了。

“成。”

马城笑了笑,让那些吃饱了撑的小辈们,见识一下也好。

深夜,营帐里。

方家后辈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唐设安西四镇,结果呢?”

这话不假,盛唐时,汉人的兵锋确实抵达过这里,安西四镇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李世民时代。

说安西就想到四镇,一讲四镇就代指安西。

四镇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好,人多钱多、位置险要。

龟兹是丝绸之路上一个核心要点,横千里,纵六百里,土宜麻、麦、粳稻、葡萄,出黄金。

就算是李治上台十年后,唐朝扔保持了对外扩张势头。尤其西部边境,起用雪藏二十年的老将苏定方,一举击垮西域传统霸主西突厥。中华文明的范围,难得地突破西部天险帕米尔高原。

当时的情况,安西都护府是西域最高管理机构,下设昆陵、濛池两都护府,分别统领原西突厥十个部落,一家管五个。

其他丝绸之路和中亚一带的卫星国,大点的编设都督府,国王给他任命为都督,小点的编作州,首领给他封个州长。

再往下,照中国规矩设县,总共搞了一百多个县。

中兴皇明的征战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3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兴皇明的征战史第13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