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江南织造局自打天启朝便撤了内局的差事,一切织染都有外局承办,如此一来正好让南京一众官员上下其手,眼下他们已是铁板一块,任凭部堂如何做,都难撼动那冰山一角啊。”
李信由不得有些疑惑,这江南织造局不过就是一个纺织印染厂而已,如何就能将南京上下的官员聚拢成了铁板一块呢?听了李信的这个疑惑,荆凤吾竟是一阵苦笑,镇虏侯显然是对江南织染之利不甚了解,于是便娓娓道来其中缘故:
“我朝自洪武年开始,就在江南织染设内外两局,内局由二十四衙门直接督造。而外局则归工部都水清吏司领辖。嘉靖万历朝时以内局为主,外局形同虚设。江南织造局便由宫中派出的中官督造,所得之利皆由中官解往大内。崇祯朝以后,今上苦于中官参与地方税收盘剥甚巨,便将所有外监裁撤,江南织造局便又划归了南京工部的都水清吏司,如此一来南京工部又或一大财源,竟是比起南京户部来有了隐隐压上一头的架势。”
听荆凤吾讲到这里,李信更加奇怪了,说来说去也只点明了江南织造局的来龙去脉,以前归宦官管理,得钱直接送往皇帝内库。现在归了地方财政,按理说朝廷税收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才是。
却见荆凤吾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镇虏侯不必奇怪,可知江南织造局一年织染丝绸数十万匹,卖与西洋人得银数百万,我大明朝土地税赋年入也不过如此……”
荆凤吾的话让李信大为震惊,万想不到这江南织造局卖出了丝绸一年竟能得银钱数百万两,难怪孙鉁受了钦命南下,竟然在南京铩羽而归。
“本来朝廷的制度也十分完备,断不至使这数百万两的银钱成了一笔烂账。”荆凤吾对此似乎既是痛心疾首,又有些大惑不解的模样。“工部虽然手中掌握着江南织造局织染出的丝绸,可这贩卖却不归工部管,一切经由浙江市舶司出口,钱自然就经由市舶司转往朝廷国库。南京工部虽然有‘竹木抽分’的名义,能从上税上抽一笔钱,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可这些好经,让人一念出来就全都歪了。浙江市舶司与南京工部纵横勾连,一众官员上下其手,竟生生的将这数百万岁入折腾的只余数十万两上缴国库。”
听到此处李信更加震惊了,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贪官污吏遍天下,此言绝非危言耸听。这大明朝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几乎已经无官不贪,地方州县的官吏小打小闹和这些敢于公然侵吞公帑的大蠹虫们比起来,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但与此同时,李信也从中嗅到了机会的味道。荆凤吾讲完之后似乎仍旧沉浸在痛心疾首之中,久久不能恢复平静,李信也意兴索然,两人竟一齐的沉默了起来。忽然外围看热闹的百姓人群里起了一阵骚乱,紧接着便是呼天抢地的惨嚎,百姓们立时便四散奔逃。
突入其来的状况,让所有人同时都看向了外围看热闹的百姓。只见原本还一派懒散打闹嬉笑的百姓们,此刻便如狼入了羊群一样,竟四散奔逃。这时便有亲兵急急赶了过来,急急禀报:“大将军,是官军!”
“官军?”李信不禁问了一句。百姓们见了官军也不至于哭爹喊娘四散奔逃吧。“带几个人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亲兵得令之后,便立即有几十骑狂飙而去,很快那亲兵又飞马回报。
“禀大将军,前面是当地官军在抓水匪,咱们……”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一句:“咱们是不是也出手,帮他们一把!”
这等事在他看来或许义不容辞,可荆凤吾却突然上前一步劝阻道:“镇虏侯万万不可,当地官军的事,就让当地官军去解决,若是参与其中,恐怕反为不美……”
李信瞥了荆凤吾一眼,此人说话显然都爱留下半截,他剩下那半截没说出来的话,李信当然心领神会。不过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却不是三卫军的立身根本,若是当地官军力有不逮,自己必然会义不容辞的出手相助。
“走!去看看,是什么水匪,竟敢不知死活的一头撞到三卫军的驻地来!”
不少军将们听说来了水匪,一个个也都纷纷摩拳擦掌,在船上憋了十多天,他们早就手痒不已,眼下虽然只是水匪,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过过瘾也好。
码头上全是密密麻麻,却又整齐划一排成了方阵的三卫军,李信点了一营人马往那骚乱处奔去。等李信到了事发之地时,眼前所见却大大出乎预料。
只见两个瘦弱的身影没命的在人群中乱跑,身后上百官军有持刀者,有心急的甚至还不停放箭,几至误伤百姓,难怪人群里呼天喊地,四散奔逃了。
荆凤吾也跟了上来,瞧见眼前这般乱相,不由得问了一句:“这,这是水匪?”
两个瘦弱的人影其中一个显然还是般大孩子,另一个身子较为高大,可瞅那面貌年岁也当不过二十。在所有人的印象里,水匪不应该是膀大腰圆,持着一双大脚板,满脸的凶神恶煞吗?只眼前这两个人,却与想象中相差太远了吧!
一直跟在李信身边的李双财这时上前来,“侯爷,这情形只怕,只怕不是在追水匪啊!”
李双财地痞出身,自是比普通的小民百姓见识多一些,也看惯了各种龌龊勾当。李信听他如此说,饶有兴致的问道:“何以见得?”
“侯爷且看,这分明是两个孩子啊?再看他们穿的鞋子,虽然破旧,却是麻底布面,水匪断然不会穿这种鞋子,就算,就算佃户农民也轻易不会穿这等耐看不耐用的鞋子啊……”
荆凤吾口快,便跟着问道:“你,你是说,官军在强抢良民?”
李双财双眼紧盯着拼命逃窜的两个身影,却是摇了摇头。“是不是良民小人不知,却未必是水匪!”
一干人默不作声,只看着一高一矮两个水匪左冲右突,奈何数百官军冲进了人群中,四面围堵,眼看着包围圈越缩越小,若不是百姓们四散奔逃,只怕这二人早就束手就擒了。
突然,那落在后面半步个子稍矮的水匪一个趔趄扑到在地。荆凤吾竟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惊呼,却见已经奔出去数步的高个子水匪竟回转身来,去扶那倒地之人。
“此人也算有情有义,只怕耽搁这几步的功夫,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双双就擒了。”
荆凤吾惊呼之后,又语带惋惜的叹了一句。
陡然间却见两个人不再左冲右突,站起身子后竟直直的冲三卫军而来。很显然,他们也发现了与当地官军迥然不同的三卫军。这到大大出乎李信的预料,水匪不应该躲着官军才是吗,怎么还敢一头撞了上来?
双方距离本就不过几十步,狂奔之下也是眨眼就到的距离,早有三卫军军卒上前拦阻这两名水匪,只几下的功夫这二人便被轻易制服。只是他们口中却含混不清的狂喊着什么,三卫军中多时山西人听不懂这南直隶的吴语,倒是那荆凤吾面色一变,赶紧向李信道:“镇虏侯,这二人口称救命,直言有歹人杀人灭口,其中难保没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