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的营官正是此前屡次三番投降反复的于海,他自投了李信之后,日子过的再没有以前滋润,整日间憋在城外兵营里搞训练,弄的他一度都起了当逃兵的念头。不过投了官军和在刘国能手下当头目就不一样,现在他经李信一手提拔已经是正六品的把总,身份之别天差地远,若是就此还乡,当算得上是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对得起祖宗了。这类幻想成了他赖以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还有一点,他发现竟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适应了三卫军的生活与分为,这里没有强取豪夺,没有以上欺下,更没有克扣军卒饷银的军将。
当然,在刘国能军中时他们是没有饷银的,唯一得到的承诺是,每破一城,容许他们敞开了抢,敞开了睡娘们,贪财好色人人皆如此,他还睡了不少大户人家老爷的小姐,甚至连官员家的妻妾亦曾一尝滋味,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来,还不自禁的沉醉在那残忍的温柔乡中,难以自拔。而那些烧杀抢掠的日子,他其实并不觉得痛快,时间久了反而睡不着觉,每夜总觉得有厉鬼来找他讨债。
与此前相反,到了三卫军以后,再也用不着烧杀百姓以充军饷,随着再也睡不得富绅老爷家的娇娘子,但却吃的香,睡的香。自此之后,再也不用担心恶鬼讨债。
他唯一的心结就是总有人拿他此前反复投降的经历所取笑鄙视,认为这样一个没有节气没有骨气之人是三卫军的耻辱,三卫军中不该容留这样的懦夫和叛徒,但李信却执意将其留了下来,不但留了下来还一手提拔他做了一营的营官,升为正六品的把总。
于海夜半之时总在想,如果再遇到危急时刻,自己能够战胜内心的恐惧而坚持到底吗?一连数次他都没有答案。
但想到世事无常却总是唏嘘起来,两年之前他还是个差点饿死的逃难之人,一年前他便已经是流贼中的一个小头目,而如今又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军将,这是此前任何时候都不曾想到过的。
眼前这个顾十四就是诟病他懦弱没有气节那些人的其中之一。每每为难与他,令他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后来顾十四被调离了步战营,这种情形便大有改观。
在步战营所有营官里,此人亦是最为大胆,最喜欢冲击规则的不安分之人。开始于海还试图与其据理力争,可后来听说此人在加入三卫军之前,还曾与大将军李信做对过,甚至差点得逞的这个消息后。每逢遇到此人便退避三舍,忍让至极,只是没想到山不转水转,在此人离开步战营之后,居然又在此地遇上。
于海见到是顾十四以后,心头莫名一阵狂跳。他对顾十四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不敢有分毫造次。
“营官于海,奉命领第四步战营前来支援救火!”
顾十四点头,正眼也不瞧他。
“你们来晚了,参与善后吧!”
简单的一句话,便不再与于海有任何交流,于海暗骂了几句,牛什么牛,老子早晚有一天要骑到你脖子上去,看你到时候还敢如此不!等他进入别庄之后,便被其中的惨况所震惊,林立的粮仓焦糊一片,空气中充斥满了不知名的烧焦味道。
当务之急,第一点是确认不会再有明火复燃,接下来便是将没有烧毁的粮食尽可量的抢救出来,都是农民出身,他当然知道粮食浸水后,问题的严重性。
可于海很快也如顾十四一般,发现了现场的一些蛛丝马迹,但与顾十四不同,干惯了烧杀抢掠的他几乎可以立即判断,这场大火绝不是自然引起,而是人为造成的。
兹事体大,是谁竟敢公然烧了如此之多的粮食,这不是作孽吗?他本想找顾十四禀明此事,但是突然又想到最近卢金吉正在与大将军较劲,又是杀人案,又是罢市,还有纵火案,等等不胜枚举,难保这不是三卫军中有人在泄愤报复。想到此处,他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顾十四,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便让他有些难于理解了,亦或是说迷惑了。
只见顾十四几步来到他的身边,压低声音道:“我怀疑有人纵火,现场要保存好,让你的人封锁别庄,不相干之人悉数驱离,粮食的抢救工作你开个头,后续我会让卢金吉派他的人来,毕竟财产是他的,咱们没必要全替他做了。”
难道纵火之人不是他?
于海下意识的回答:“标下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别装粮仓乃人为放火!”
顾十四抬眼皮瞅了他一眼,惊讶道:“你是如何确定?”
于海有些尴尬,烧杀抢掠之事毕竟不光彩,说出来更得遭到此人的鄙视,但又不能不说,只好含糊其辞。
“标下以前在闯逆军中,见多了杀人放火,与此间情景一般无二!”
顾十四点头,不再发话,只让于海守住别庄,不许不相干的人随意进出。
“那卢金吉呢?他算不算不相干的人?”
顾十四翻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说呢?”
卢家别庄失火当天,太原府和提刑按察司联合调查了此案,宣布此案乃天干物燥,自燃而起。听到一府一司的联合调查结果之后,卢金吉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精神压力更加之大。
官府虽然不追究这一回的纵火之罪,但自此以后他在某种意义上却算是彻底丧失了自由,成为那黑衣人背后庞大势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与走狗。
其实,卢金吉心底里已经隐隐猜到了那黑衣人的来历,他虽然贪钱贪权,却从未想过要做汉奸,如今稀里糊涂的被逼上了梁山,如何能叫他甘心?
想来他这后半生不会再有安稳觉睡了,可他更加忧心的是,卢氏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的将来。
不过,很快便有另一则消息使他彻底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安置在别庄的眼线,获知了一则重要的秘密。
“官府已经怀疑是人为纵火,小人亲耳听闻那几个三卫军的军将在私下里议论!”
甚?卢金吉目瞪口呆!紧接着又不寒而栗,他立即便明白了,官府如此做,当是想稳住他们然后……
一想到自己上了贼船,卢金吉不觉遍体生寒,痛恨对方的卑鄙,却完全忘了自己的贪欲与权欲。而此时,让他焦头烂额的不单单是这一件事,连日来累积的不利事件,使得他所面对的局面已经大为紧张,罢市究竟还能否进行下去,儿子被抓了如何才能救出来,大批的粮食被烧了,损失如何能降到最低……左思右想之下,他似乎又抛开了此前的疑虑与纠结,毕竟很多事都没有证据,黑衣人又不会蠢到被李信抓住,何必承担了本不该由他承担的心理负担?
筹谋了整整一夜的卢金吉,叫来了心腹,详细叮嘱一番……
当李信得知粮食被烧,第一时间便警觉起来,这等事他不会去做,卢金吉也未必会去做,对他而言这些粮食将是数以万计百姓户口之物,而对于卢金吉则是白花花的银子,谁可能将此付之一炬呢?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可三卫军此时却毫无头绪。
李信并没有责备顾十四,而是让他全力追查此事背后的真正阴谋者,他已经隐隐的感到,或许太原城中连日来的动荡,如罢市,纵火等也未必没有那些人的影子。
所以,事到如今罢市必须停止,秩序必须恢复,老天留给太原城的时间不多了,时间进入六月份以后仍旧滴雨未下,虽然有了火力提水机为基础的灌溉系统,但终究是对地里麦子帮助不大,这个麦收时节的绝收,几乎已经成了定局。
他更担心别庄粮仓的粮食,究竟被烧毁了多少,还有多少能用。可经过筛选之后,得到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超过八成的粮食因为烟熏和水浸已经无法食用。就连剩下的不到而成粮食……